【職場】「你為什麼要當業務」?你以為的答案,其實不是真正的答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如果你曾應徵過業務工作,相信面試你的HR或主管,一定會問這一題:「你為什麼要當業務」?

我們最常聽到的答案:當然是為了啊,要不然呢?

是啊,當自己是業務主管時,也都特別愛找那種剛畢業的年輕人、夢想創業熱血滿腔的年輕人、再來才是有家累的、缺錢的跑不掉的已婚人士。

畢竟,誰不愛錢?誰不缺錢?你問任何一個人你想賺很多錢嗎?誰會跟你說不想呢?

那為什麼,有很多的人前仆後繼跑來當業務,但卻有更多的人很快離職玩不下去?離職率如果是一個kpi,搞不好這指標會比任何績效都容易達標,而且是高標。

主管老是很煩,HR老是很頭痛,只好一切歸咎於:現在的年輕人真是草莓族!命太好,都沒有奮鬥的心….等等以下省略100句哀怨。

的確,業務的高離職率是一種痛,企業又偏愛找年輕人,那我們來聊一下我對年輕人的觀察好了。

Z世代-也就是90後的年輕一代,是網路世界的原住民,他們生在資訊爆炸碎片化、追求立即享樂、又有太多不確定性的時代。這世代不像我的戰後嬰兒潮父母,是經濟剛起飛、充滿希望、努力就能成功、找個戲棚子待久了就是你的那種年代,你只要專心做一件事做個10年,就變專家了。找工作像古時候初夜才被掀開頭紗的新娘,眼一閉牙一咬,湊合著公司老公也就養你一輩子。

而現在呢?產業和資訊的變化幾乎10年就大掃除一次,你花了10年建立的專業,例如印刷廠,結果10年後的世界都趨向無紙化、電子書,只要押錯寶,所有努力訴諸東流。以前學英文找線下補習班,現在是老外透過網路教你,以後可能變成AI機器人教英文了。數位世代的字典裡沒有「穩定」兩字,「變化」是G世代的真理,所以,人心愈來愈不安定,所以,斜槓才會那麼夯。

Z世代是沒有安全感的世代,所以他們重視意義;現實沒有太多能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他們追求小確幸。

「你努力奮鬥就會成功」這句話,對他們來說意義可能不太大,因為,第一:這世代的善變可能讓人努力都無法成功;第二:有些孩子努力一下下就成功了(如果你所謂的成功就是業績達標的話),然後呢?

第三,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我到底為什麼要努力?如果一切都這麼不確定?

要是我聽到他們想當業務的理由是賺錢,我都會很有興趣再問一句:

「你想賺多少才叫夠?」

「如果賺到那麼多的錢,你想做什麼?」

「因為我家境沒有很好,我希望可以早日買棟房子給我家人一起住。」

「我希望之後不必再為錢擔心,退休之後可以到處去旅行。」

「我喜歡聽到客戶買單刷卡的聲音。」

第一個想當業務的理由,是為了讓家人過更好的生活,是親情驅動了他;第二個想當業務的理由,是對自由的渴望;第三個想當業務的理由,是成就感。

賺錢只是他們達到目標的手段,不是目標本身。

一個重視家庭的人通常重感情,如果公司可以讓對方有家的感覺,那才會是吸引他繼續待下去的理由;渴望自由的人通常有心靈的小宇宙需要滿足,這樣的人需要造夢給他,幫助他快一點達成夢想;而追求成就感的人,基本上他成交腎上腺素就會飆升,為了享受達標快感,這種人比較願意拚,此時對方比較需要的是肯定和空間,只要方向對,找出他自己的成功方程式,要把對方訓練成超級提款機應該不難。

我很喜歡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的黃金圈理論:「找到你的為什麼」(Find your why)。

西奈克告訴我們,無論是組織的運作,或是人的生涯運行,無非圍繞著3件事:做什麼(what)、怎麼做(how),以及為何而做(why)。一般人的做法比較是由外而內做什麼、怎麼做,最後才是為何而做,或從來沒想過。但真正能夠使人成功和幸福的,是做事之前,先找到你的核心:為什麼,然後才是做什麼,以及怎麼做。了解自己的初衷,所做的事,才有依據及核心,而做什麼以及怎麼做,就是通往目的地的過程,專家的養成,就是在通往心之所向的路上,持續精進。

我們都天真的以為,當業務是為了賺錢這個答案,就是問到你的為什麼了。不是,這是公司的why,對個人來說只是what and how。

只要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一般人在工作的時候,通常都是先問老闆:「我的績效是什麼?」「我的任務是什麼?」,再進一步思考:如何達成?想盡辦法做到位,就算是企業中表現不錯的員工了。但,有人曾經想過:我為何而做嗎?我為什麼要賣房子給客戶?是因為我相信我給他的,就是最理想的,可以幫助他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嗎?別傻了!當然是因為當月的kpi 是5千萬,如果我沒達標我就GG了。

從來沒想過自己的why,或誤以為人云亦云的答案就是答案了,這才是一份工作做不久的根本原因;反過來想,當一個公司員工離職率一直居高不下時,是不是該想想:如果用一個打不到真正靶心的目標在找人,遲早會因誤會而入職,因了解而分開。

兩造雙方,一個找不到自己的why,一個搞不對別人的why,就像瞎貓碰上死耗子,找到對的人真的只是湊巧,來來去去錯的人,都是損耗。

如果想要解決問題,先從找到「為什麼」開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莎解結-生涯諮詢師的養成之路
189會員
206內容數
我是一名畢業於心理所的資深生涯諮詢師。在這裡除了專業文,更希望分享原生家庭如何影響我對世界、對職涯的看法,從對職涯追尋、對育兒教養的過程中,找到真正的自我。
2024/12/27
將吃的虧化為自己的真實能力
Thumbnail
2024/12/27
將吃的虧化為自己的真實能力
Thumbnail
2024/11/26
當你掌握住自己的價值,公司和市場自然會重視你。
Thumbnail
2024/11/26
當你掌握住自己的價值,公司和市場自然會重視你。
Thumbnail
2024/07/09
職場上的主管難為,面對Z世代總總與自己年代不同的價值觀,究竟該如何面對? 閱讀完整文章,請看 這裡
Thumbnail
2024/07/09
職場上的主管難為,面對Z世代總總與自己年代不同的價值觀,究竟該如何面對? 閱讀完整文章,請看 這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人為什麼想創業? 你理想中創業的模樣是什麼? 是為了錢嗎?還是為了自由?或是為了實現理想? 如果用以終為使的方式去探討目的性 你可能會更有方向是為何而戰 在電影寒戰中講到 會讓一個人做出重大轉變不外乎四個原因 「權力、金錢、家庭、個人」 如果硬要選一個最重視
Thumbnail
人為什麼想創業? 你理想中創業的模樣是什麼? 是為了錢嗎?還是為了自由?或是為了實現理想? 如果用以終為使的方式去探討目的性 你可能會更有方向是為何而戰 在電影寒戰中講到 會讓一個人做出重大轉變不外乎四個原因 「權力、金錢、家庭、個人」 如果硬要選一個最重視
Thumbnail
  這些年出社會闖蕩,也陸續換了幾份不同類型的工作,漸漸地對於追求夢想與現實生活間如何取捨,有了自己的一些體悟和感想,試著透過文字整理,除了送給十年前的自己,也希望可以帶給所有還抱著夢想在職場闖蕩的人,一點想法和方向。
Thumbnail
  這些年出社會闖蕩,也陸續換了幾份不同類型的工作,漸漸地對於追求夢想與現實生活間如何取捨,有了自己的一些體悟和感想,試著透過文字整理,除了送給十年前的自己,也希望可以帶給所有還抱著夢想在職場闖蕩的人,一點想法和方向。
Thumbnail
我從來沒有聽過一個二代曾經說過志向就是要接班。在職涯發展的追求上,動機跟目的也許是薪酬、職稱、權力、成就感,「回家幫忙」卻常常被他人甚至二代自身用來描述回家工作,我們鮮少用幫忙來形容自己的工作,為什麼回家工作就變成了幫忙呢?當回家接班的為什麼都不清不楚時,我們到底為何而努力?
Thumbnail
我從來沒有聽過一個二代曾經說過志向就是要接班。在職涯發展的追求上,動機跟目的也許是薪酬、職稱、權力、成就感,「回家幫忙」卻常常被他人甚至二代自身用來描述回家工作,我們鮮少用幫忙來形容自己的工作,為什麼回家工作就變成了幫忙呢?當回家接班的為什麼都不清不楚時,我們到底為何而努力?
Thumbnail
幽默大師林語堂先生說:「每個人都想成為另外一個人,只要那個人不是現在的自己。」如果你也是這樣想,那麼你的困擾,應該不在於你現在的工作。
Thumbnail
幽默大師林語堂先生說:「每個人都想成為另外一個人,只要那個人不是現在的自己。」如果你也是這樣想,那麼你的困擾,應該不在於你現在的工作。
Thumbnail
從來沒想過自己的why,或誤以為人云亦云的答案就是答案了,這才是一份工作做不久的根本原因;反過來想,當一個公司員工離職率一直居高不下時,是不是該想想:如果用一個打不到真正靶心的目標在找人,遲早會因誤會而入職,因了解而分開。
Thumbnail
從來沒想過自己的why,或誤以為人云亦云的答案就是答案了,這才是一份工作做不久的根本原因;反過來想,當一個公司員工離職率一直居高不下時,是不是該想想:如果用一個打不到真正靶心的目標在找人,遲早會因誤會而入職,因了解而分開。
Thumbnail
我在當業務之前,是一個對「業務」兩字有負面觀感的人。 「業務」在我心目中,就是一張嘴胡累累、油腔滑調、強迫推銷、華而不實的代名詞。但,直到誤打誤撞進了業務界,才了解成為業務,是培養自己全方位能力,最好的方式之一。
Thumbnail
我在當業務之前,是一個對「業務」兩字有負面觀感的人。 「業務」在我心目中,就是一張嘴胡累累、油腔滑調、強迫推銷、華而不實的代名詞。但,直到誤打誤撞進了業務界,才了解成為業務,是培養自己全方位能力,最好的方式之一。
Thumbnail
偶爾會有人問我不清楚自己該做什麼,要如何選擇工作,也有人對於目前的工作感到不快樂、無趣,可是擔心換了工作未必比較好。我們聽過很多想要離職的理由,不管是多麼冠冕堂皇的理由,然而最關鍵的原因通常是錢給太少、工作太多或是老闆主管太討人厭。
Thumbnail
偶爾會有人問我不清楚自己該做什麼,要如何選擇工作,也有人對於目前的工作感到不快樂、無趣,可是擔心換了工作未必比較好。我們聽過很多想要離職的理由,不管是多麼冠冕堂皇的理由,然而最關鍵的原因通常是錢給太少、工作太多或是老闆主管太討人厭。
Thumbnail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當你從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父母希望你每天的目標就是好好讀書,而你也很乖巧地想滿足父母對你課業上的期待,於是你開始想辦法在每一次的考題中填入標準的答案、想辦法記下一些你不是這麼認同的觀念、想辦法在只有一次機會的學測中展現最好的一面;
Thumbnail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當你從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父母希望你每天的目標就是好好讀書,而你也很乖巧地想滿足父母對你課業上的期待,於是你開始想辦法在每一次的考題中填入標準的答案、想辦法記下一些你不是這麼認同的觀念、想辦法在只有一次機會的學測中展現最好的一面;
Thumbnail
工作裡應該有很多複雜的東西吧,舉凡:金錢、權力、名望、成就感、意義、價值等,人之所以這麼汲汲營營,所要追求的,有時候或許早已不是原來的那個初衷。如果此刻靜下心來,問問自己的努力究竟為了什麼呢?或許可以明白一二,當然,每個人答案都不同,也沒有所謂的好壞對錯,只是那個階段的選擇而已。
Thumbnail
工作裡應該有很多複雜的東西吧,舉凡:金錢、權力、名望、成就感、意義、價值等,人之所以這麼汲汲營營,所要追求的,有時候或許早已不是原來的那個初衷。如果此刻靜下心來,問問自己的努力究竟為了什麼呢?或許可以明白一二,當然,每個人答案都不同,也沒有所謂的好壞對錯,只是那個階段的選擇而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