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3|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好好說話,從親子溝通開始】

    昨天,我和小兒子發生了一場讓我深感省思的對話。阿嬤來電告知孩子還沒到家。當下看一下時間,已經超過了正常到家時間兩個多小時了!打電話給他後,他告訴我他迷路了。我當時感到焦慮,但我選擇在冷靜後再與他好好談談。以下是我們的對話:


    媽媽:(生氣地)你怎麼這麼晚才回來?

    兒子:(委屈地)我迷路了,我一直在找回家的路,不是故意的。

    媽媽:(不相信地)迷路?我才不信,你是不是在外面偷偷玩?

    兒子:(更加委屈)我真的迷路了,你都不擔心我!


    經過一晚的反覆思考,我意識到可能有些事情我沒有理解。


    媽媽:(反思地)兒子,我先跟你道歉!昨天晚上我可能太生氣了,我應該好好聽聽你的解釋。坐下來,我們好好談一談。昨天你跟我說你迷路的時候我沒有接住你擔心、害怕、惶恐的情緒是我不對,我想了一晚上,可能我沒有理解你的處境。告訴我,昨天你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兒子:我真的迷路了,我一度以為找不到回家的路。我感到很害怕,也很難過。

    媽媽:(理解地)嗯,對不起,我昨天可能太激動了, 只顧著生氣卻沒有給你足夠的理解和支持。


    我來自一個斯巴達教育體制下的家庭,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我也都是用高壓的斯巴達教育教育他們。有天,我兒子直接跟我說:媽媽,你知道有很多事我都沒有告訴你嗎?因為,你會罵我,說我不對。當時我真的整個傻眼!為了這件事情,我開始注重親子溝通,也會希望自己在跟孩子對話的時候先接住他的情緒,而不是著墨在事情的對或錯上。經過幾次的練習之後,我開始慢慢地注意整個對話是否先接住他的情緒、先了解問題發生的原因,而不是先批判對或錯。更希望透過開放、尊重、理解的溝通氛圍,培養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更加懂得尊重和體諒他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和特長。這些才能和技能是我們與眾不同的地方,也是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發揮影響力的關鍵。當我們發揮自己的才能和技能時,我們會感受到成就感和自我價值的提升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