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說話的藝術:非暴力溝通技巧與實踐(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延續好好說話的藝術:非暴力溝通技巧與實踐(上) 所談的,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3.需要

發現了嗎,上面說的感受,背後隱藏的都是我們的需求,行為就是為了滿足需求而採取的策略唯有真實的表達感受,才能滿足我們自己的需求

『妳怎麼又在咳嗽?』

變成

『我很在乎妳的健康,如果有需要,可以去看醫生』

表達了我在乎妳的需求,或是安全感的需求,


或是:

『妳可以不要在一直滑手機了嗎』

變成

『我想要妳多陪陪我,可以放下手機陪我看電視嗎?』

表達了陪伴的需求。


切記,錯誤的表達方式可能帶來錯誤的效果,例如:

『妳為甚麼不陪我去吃牛排』

聽起來就像是在指責,但其實我們的需求是『妳陪我』,所以用比較好的方式說:

『我喜歡和妳一起吃飯,今天晚上去吃牛排好嗎?』

這樣即便對方不想要吃牛排,也會知道我的需求是想要『妳陪我』。『妳為甚麼不…』的口氣,不論用在哪裡,聽起都像是在指責。

 

要盡可能用直接明白的方式告訴對方自己的需求,告訴別人妳不要甚麼,不表示他知道妳要甚麼,例如大熱天對方帶妳去公園散步,但其實妳想要吹冷氣,心裡覺得自己委屈的妳只說我不想要去公園,覺得對方應該為猜的透自己的心思,結果他帶妳去動物園,反而讓妳臭臉,對方百思不解的問妳怎麼了,又迂迴不答地說:

『沒是啦』『就很熱啊!』

說出自己感受的時候,一定要說清楚講明白,不要拐彎抹角,慾言又止.妳可能心裡會想:

『這裡和公園哪裡不一樣?還是很熱啊,你這樣還不知道我是因為不想在戶外嗎?你還帶我來這裡!』

我們常常把自己的憤怒怪罪在對方的行為上,但其實真正的原因是我們的需要沒有被滿足.

 『妳又沒有說妳不要來動物園,妳是說不要去公園耶!』

人只要一受到指責,自尊心就會啟動防禦,接著就開始吵架了,其實只要一開始我們表達清楚自己的需求,一切就沒事了。

 『我覺得今天很熱,我想要去有冷氣的地方』

 


4.請求

要如何請求對方來滿足我們的需要?書中提到一個請求的大前提,就是請求不是單方面的,也不是硬要強迫別人接受的,真正的請求必須是對方也可以理解,並且心甘情願的接受。就算對方拒絕也會試圖去了解原因,不會讓雙方的連結中斷.

一定要理解,請求不是要求,對方可以說不,我們也不能刻意施壓,要對方知道說不的時候,也是可以獲得諒解的。請求不是命令也不是要求,而且包含三個要件:

  1. 明確
  2. 正向
  3. 具體
『我覺得今天很熱,我想要去有冷氣的博物館,這樣我們可以開開心心待一整天』

 

說出請求時要傾聽對方的疑問或想法,允許對方說不,才有辦法開始交流,否則就變成命令或控制了,當一個人說不的時候,可能不是要馬上拒絕妳,而是心理上似乎想給自己一些退一步的空間,不想要馬上做出甚麼承諾或決定,所以千萬不要求追不捨的,心急的要求對方完成自己的請求,最終可能帶來反效果。

 

人只要感覺到我們在強迫他,他就會不太想滿足我們的願望,明明對方本來就計畫要買生日禮物給妳,妳向他請求的時候對,方可能卻會說沒有準備的詞彙來反駁,對方會因為自己並沒有這麼好說話,而感到優越,卻也容易埋下導火線,所以千萬不要讓對方感覺到我們在強迫他,盡量用一個討論的方式來表來自己的需求。

 

對於父母而言,如果孩子不聽話,就對他發脾氣或給他臉色看,那就是命令,或是給予孩子情緒上的施壓,讓他們感覺到愧疚,那也是命令的一種,這種壓迫式的溝通方式,難免會造成孩子心生不滿卻不敢表達,埋下日後的麻煩。

  

溝通這門課看起來不是那麼簡單,但看完這本書妳一定可以更明白甚麼是好的說話方式,並且透過慢慢的練習,改善與人相處的摩擦,滿足自己和別人真實的需求,希望這樣的分享,大家會喜歡~。


raw-image





作者: 賴佩霞

出版社:早安財經

出版日期:2020/04/0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思潮行者的道路
5會員
31內容數
觀察財金生活議題,累積思辨能力; 偶爾寫寫小說小詩,抒發生活壓力; 期望和讀者共成長,也會保持正經。
思潮行者的道路的其他內容
2025/03/09
掌握市場週期,如同理解鐘擺的擺盪,從低點到高點,再回歸中點,週而復始。文中闡述週期本質、風險與機會,以及投資人心理因素如何影響市場,並強調在投資中應比他人更早預知市場趨勢,才能在市場週期中獲利。
Thumbnail
2025/03/09
掌握市場週期,如同理解鐘擺的擺盪,從低點到高點,再回歸中點,週而復始。文中闡述週期本質、風險與機會,以及投資人心理因素如何影響市場,並強調在投資中應比他人更早預知市場趨勢,才能在市場週期中獲利。
Thumbnail
2025/02/23
本文探討如何透過非暴力溝通改善人際關係,並提供具體步驟,例如觀察、感受、需求和請求,幫助讀者學習良好的溝通技巧,避免誤會和衝突。
Thumbnail
2025/02/23
本文探討如何透過非暴力溝通改善人際關係,並提供具體步驟,例如觀察、感受、需求和請求,幫助讀者學習良好的溝通技巧,避免誤會和衝突。
Thumbnail
2025/02/21
這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故事方式,闡述財富累積的關鍵在於理財決策與習慣,而非收入高低。書中涵蓋戀愛、婚姻、生育、教育、住房及日常消費等面向的財務規劃,並提供一系列實用的理財法則,例如:早存錢、設定儲蓄目標、避免衝動消費、分散投資等,適合親子共讀,做為孩童的理財啟蒙讀物。
Thumbnail
2025/02/21
這本書以淺顯易懂的故事方式,闡述財富累積的關鍵在於理財決策與習慣,而非收入高低。書中涵蓋戀愛、婚姻、生育、教育、住房及日常消費等面向的財務規劃,並提供一系列實用的理財法則,例如:早存錢、設定儲蓄目標、避免衝動消費、分散投資等,適合親子共讀,做為孩童的理財啟蒙讀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以自身和旁人的經驗,來分享如何良好溝通。建立良好的溝通,不僅能在初期過濾掉不適合的案件,也能在過程中達到最佳的效果。
Thumbnail
以自身和旁人的經驗,來分享如何良好溝通。建立良好的溝通,不僅能在初期過濾掉不適合的案件,也能在過程中達到最佳的效果。
Thumbnail
說話的語氣對人際關係的影響至關重要。本文介紹瞭如何改變說話的語氣,從親子關係到夫妻、同事間的溝通,作者提出了多種方法。例如,從微細的細節做起,重視感恩、透過傾聽提高溝通品質,以及使用三明治溝通法。該文章的內容豐富且討論深入,對維護良好人際關係很有參考價值。
Thumbnail
說話的語氣對人際關係的影響至關重要。本文介紹瞭如何改變說話的語氣,從親子關係到夫妻、同事間的溝通,作者提出了多種方法。例如,從微細的細節做起,重視感恩、透過傾聽提高溝通品質,以及使用三明治溝通法。該文章的內容豐富且討論深入,對維護良好人際關係很有參考價值。
Thumbnail
你是個很會溝通的人嗎? 相信很多人說是 那你的溝通有效嗎? 相信回答是的人沒這麼多的 而今天我想針對自認很會溝通的人 他們的溝通為什麼有時沒有用 來做個小小的探討 ​ 當你已經有一些溝通的經驗 你或許會為所有溝通做好準備 做好所有沙盤推演 誰問你什麼問題 你要怎麼回答
Thumbnail
你是個很會溝通的人嗎? 相信很多人說是 那你的溝通有效嗎? 相信回答是的人沒這麼多的 而今天我想針對自認很會溝通的人 他們的溝通為什麼有時沒有用 來做個小小的探討 ​ 當你已經有一些溝通的經驗 你或許會為所有溝通做好準備 做好所有沙盤推演 誰問你什麼問題 你要怎麼回答
Thumbnail
『我-語句』看似簡單其實不簡單,隱含了多個溝通重點。相信瞭解這些之後,能運用的更得心應手,助於有效溝通。
Thumbnail
『我-語句』看似簡單其實不簡單,隱含了多個溝通重點。相信瞭解這些之後,能運用的更得心應手,助於有效溝通。
Thumbnail
透過書中教導我們的問話技巧,可以協助對方順利表達內心想法、釐清談話重點,並且令自己也可以確實明瞭對方意思~
Thumbnail
透過書中教導我們的問話技巧,可以協助對方順利表達內心想法、釐清談話重點,並且令自己也可以確實明瞭對方意思~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溝通技巧很重要,但是要注意,只有外在的技巧改善溝通並不夠。本文分享從《同理心對話》學到的技巧,分成『說話者』及『聽者』,讓你從內心開始改善溝通,並達到更深層次的對話。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溝通技巧很重要,但是要注意,只有外在的技巧改善溝通並不夠。本文分享從《同理心對話》學到的技巧,分成『說話者』及『聽者』,讓你從內心開始改善溝通,並達到更深層次的對話。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肯定存在著歧異,但造成人際關係的紛爭多半是「表達方式」出了問題,雖說我們時常說「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但有沒有可能盡量在表達的時候避免他人誤解或感到不舒服呢? 《換個方式說,壞事也能變好事》這本書便直指「表達技巧」中最重要的是顧慮對方的感受。無論是拒絕、建議、提問或是讚美,其實都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肯定存在著歧異,但造成人際關係的紛爭多半是「表達方式」出了問題,雖說我們時常說「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但有沒有可能盡量在表達的時候避免他人誤解或感到不舒服呢? 《換個方式說,壞事也能變好事》這本書便直指「表達技巧」中最重要的是顧慮對方的感受。無論是拒絕、建議、提問或是讚美,其實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