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好好說話的藝術:非暴力溝通技巧與實踐(上) 所談的,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3.需要
發現了嗎,上面說的感受,背後隱藏的都是我們的需求,行為就是為了滿足需求而採取的策略,唯有真實的表達感受,才能滿足我們自己的需求:『妳怎麼又在咳嗽?』
變成
『我很在乎妳的健康,如果有需要,可以去看醫生』
表達了我在乎妳的需求,或是安全感的需求,
或是:
『妳可以不要在一直滑手機了嗎』
變成
『我想要妳多陪陪我,可以放下手機陪我看電視嗎?』
表達了陪伴的需求。
切記,錯誤的表達方式可能帶來錯誤的效果,例如:
『妳為甚麼不陪我去吃牛排』
聽起來就像是在指責,但其實我們的需求是『妳陪我』,所以用比較好的方式說:
『我喜歡和妳一起吃飯,今天晚上去吃牛排好嗎?』
這樣即便對方不想要吃牛排,也會知道我的需求是想要『妳陪我』。『妳為甚麼不…』的口氣,不論用在哪裡,聽起都像是在指責。
要盡可能用直接明白的方式告訴對方自己的需求,告訴別人妳不要甚麼,不表示他知道妳要甚麼,例如大熱天對方帶妳去公園散步,但其實妳想要吹冷氣,心裡覺得自己委屈的妳只說我不想要去公園,覺得對方應該為猜的透自己的心思,結果他帶妳去動物園,反而讓妳臭臉,對方百思不解的問妳怎麼了,又迂迴不答地說:
『沒是啦』『就很熱啊!』
說出自己感受的時候,一定要說清楚講明白,不要拐彎抹角,慾言又止.妳可能心裡會想:
『這裡和公園哪裡不一樣?還是很熱啊,你這樣還不知道我是因為不想在戶外嗎?你還帶我來這裡!』
我們常常把自己的憤怒怪罪在對方的行為上,但其實真正的原因是我們的需要沒有被滿足.
『妳又沒有說妳不要來動物園,妳是說不要去公園耶!』
人只要一受到指責,自尊心就會啟動防禦,接著就開始吵架了,其實只要一開始我們表達清楚自己的需求,一切就沒事了。
『我覺得今天很熱,我想要去有冷氣的地方』
4.請求
要如何請求對方來滿足我們的需要?書中提到一個請求的大前提,就是請求不是單方面的,也不是硬要強迫別人接受的,真正的請求必須是對方也可以理解,並且心甘情願的接受。就算對方拒絕也會試圖去了解原因,不會讓雙方的連結中斷.
一定要理解,請求不是要求,對方可以說不,我們也不能刻意施壓,要對方知道說不的時候,也是可以獲得諒解的。請求不是命令也不是要求,而且包含三個要件:
- 明確
- 正向
- 具體
『我覺得今天很熱,我想要去有冷氣的博物館,這樣我們可以開開心心待一整天』
說出請求時要傾聽對方的疑問或想法,允許對方說不,才有辦法開始交流,否則就變成命令或控制了,當一個人說不的時候,可能不是要馬上拒絕妳,而是心理上似乎想給自己一些退一步的空間,不想要馬上做出甚麼承諾或決定,所以千萬不要求追不捨的,心急的要求對方完成自己的請求,最終可能帶來反效果。
人只要感覺到我們在強迫他,他就會不太想滿足我們的願望,明明對方本來就計畫要買生日禮物給妳,妳向他請求的時候對,方可能卻會說沒有準備的詞彙來反駁,對方會因為自己並沒有這麼好說話,而感到優越,卻也容易埋下導火線,所以千萬不要讓對方感覺到我們在強迫他,盡量用一個討論的方式來表來自己的需求。
對於父母而言,如果孩子不聽話,就對他發脾氣或給他臉色看,那就是命令,或是給予孩子情緒上的施壓,讓他們感覺到愧疚,那也是命令的一種,這種壓迫式的溝通方式,難免會造成孩子心生不滿卻不敢表達,埋下日後的麻煩。
溝通這門課看起來不是那麼簡單,但看完這本書妳一定可以更明白甚麼是好的說話方式,並且透過慢慢的練習,改善與人相處的摩擦,滿足自己和別人真實的需求,希望這樣的分享,大家會喜歡~。

作者: 賴佩霞
出版社:早安財經
出版日期:20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