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3/06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家長自身的成長,優先於:讓孩子去學習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圍繞,連只是凝視孩子都充滿愛的日子。

但,在二寶妞出生後,我與燁之間的連結和相處,一切不知不覺地...不知怎的,就變調了...

那是一段,一打二無後援、媽媽的情緒經常處在崩潰邊緣的日子。但,也是我開始學習阿德勒的起點,和後來踏上薩提爾--與自己和解之療癒旅程的轉捩點。

學阿德勒半年後,我發現要做到 #溫和堅定,根本是一條要將自己打掉重練的旅程,這是一個長遠的目標,根本要花好久的時間...而且,還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做到?

可是,我擔心孩子等不到我「重新修煉好」啊!

既然如此,在我fix好自己之前,不然...就讓孩子去上課吧!如果我已經「整組害了了」,那我也勢必得盡我所能,給孩子最好的!

若我當不了孩子的好榜樣,就幫他找適合的團體,讓他能有別的好榜樣可以學習!

對!就是這樣!

所幸,當時我的孩子年紀尚小,而多數給3-5歲孩子的課程,規定幾乎都是:必須「親子一起上課」。不論是雲門舞集的兒童舞蹈課、或是阿德勒學習團體的「親子團」,都必須是「親子共同參與,一起學習」。

因此,我不得不地踏上了 #阿薩母 之旅,開啟了:覺察、自省、改變、行動、挫敗、再調整、再行動...的自我悅納與學習旅程。

就這樣且走且戰、挫敗了,就抱著孩子哭一哭,跟宏爸討完抱抱後,再繼續為孩子、和為自己奮戰!

日子就這樣持續著...

直到有一天,我停下來回頭看時

突然間...發現自己

已經變得跟以前的我,

不一樣了!

後來,跟這位來提問的家長分享我的經驗:

「最早我開始開課的時候,是講 #正向教養,教家長們教養的方法、及如何“溫和堅定”。教了三期之後,我就決定教課要轉方向了,改成主要教導:自我鼓勵、自我認識、與自我成長...等,這方面的課程。

因為,當家長還沒辦理 #悅納自己,則學越多教養方法、卻又做不到的時候,爸爸媽媽們會更容易自責,心裡就會內耗。甚至最後,就乾脆放棄了,因為...實在太難了!

但,當家長足夠認識自己,能夠開始學習重新接納自己,對孩子的 #包容 就會是由內而外的,而不只是學習溫和堅定的「表面語言」。

畢竟,內外不一致的“溫和”言行,長久下來,是會讓人感到內心很不和諧、感到疲乏、不像自己的,或是,也可能會為了一定要自己做到溫和地待孩子,內在有了更多的委屈。」

學習教養,當然是需要的,但我們自己的學習與成長,是在學習教養的同時,甚至是更重要的!

若還子學,家長沒學,則孩子在家庭端,會很難“用”他學到的。而因為「學的」跟「現實使用」上落差太大,孩子可能容易因體驗不到學習的好處和必要性,反而想放棄了,認為:“反正我爸媽就是這樣,我學了也沒用!”

「所以,家長(或孩子的主要照顧者)的自我學習和改變,是最重要的!孩子的生命力和適應力是很強的!在一個家庭中,照顧者(通常是爸爸媽媽)對孩子的影響力最大,當照顧者改變了,孩子的改變,跟上的速度,是很很讓人出乎意料的!」

想要讓孩子學習的想法和心意,我也曾有過。如果孩子也一起學習,當然很好!然而,在教養的路上,我也發現,最重要的,依然是身為父母的我們自身。

我們自否在學習成長?對孩子是很好的示範。

我們的日常言行,對孩子來說就是所謂的“不教而教”。」

媽媽聽完後,點了點頭,似乎理解了,今天講座中我不斷提及的,不論是:情緒管理、七個好習慣、或是在薩提爾的學習上,#回到自身#自我覺察 的重要性

「妳想讓孩子也學習,妳一定是個用心的媽媽,要記得欣賞自己!」我對媽媽這樣說,彷彿也在對當年,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的自己說。

學習和運用阿薩母,第七年了。事實證明,我真的能夠是孩子心中的一畝田。

在媽媽(我)這裡,孩子得以有一個後盾、一個避風港、一個修復之處。也許在行動層次,我依然有做的不夠好的時候,可是,孩子需要的,那種被愛,被包容,被支持著的穩定力量,我,孩子的媽,就是最適合,也是少數能給孩子的人。

而您:孩子的爸、孩子的媽、孩子的照顧者、孩子的老師...,妳很可能也是孩子生命中,能給他力量與溫暖的那個 #重要他人

.

回家後看照片,發現我有一個「症頭」,就是在到學校講課時,會先欣賞校園、再將校園景色拍照留念,然後講完課到家後,就會發現...我竟然忘記要拍有學校大名的「學校大門」了,怎麼會這樣

好,我...下次改進!

圖為小而美~充滿芬多精味、

和滿滿熱情又溫暖的人情味的

#尚仁國小 校園二隅

#高小露的阿薩母教養

#停課同伴問鼓棒

#高小露 #高佳均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