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西建築十講》談建築經驗如何重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兩千年前的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威(Vitruvius)於《建築十書》(De Architectura)提及建築的3原則「堅固、實用、美觀」,後來發展成為「持久、便利、愉悅」。相同的是建築必須具備堅固、持久的兼顧結構「安全」,符合使用習慣的「適用」,及讓人產生主觀愉悅、樂趣的「生活美學」。


維特魯威提出了此3原則有其時代性,在以「石文化」為主的西方,相較於「土文化」的東方,看出古羅馬時期更講求「永恆性」,因此選擇較不易腐壞的石頭而非木頭做為建築的主要材料。維特魯威不是第一位建築師,但卻是公認西方第一位將建築理論化的建築師,其《建築十書》被譽為是西方古代唯一的建築著作。但關於建築理論,或任何理論,皆是從觀察及經驗而得,因此理論必然隨著時代對於不同材料發明、價值的發展而有不同的詮釋,以下我將提出我對建築原則的新詮釋。


什麼是當代的建築原則?相較於「堅固、實用、美觀」的價值,是否有不堅固卻安全、不實用卻有趣、不美觀卻讓人印象深刻的建築?此3原則必須同時兼具嗎?有堅固卻不實用不美觀(如高跟鞋教堂)、有實用卻不堅固不美觀(如組合屋)及美觀卻不堅固不實用的建築(如修復前的歷史建築),任一元素皆可獨立,且建築也不單只有這3元素,建築的原則來自我們有多少的建築經驗?這背後牽涉到我們是如何經驗建築。


問建築師如何經驗建築,建築設計像是劇本,引領著使用者的知覺,但是多數使用者的經驗卻是;看不懂、感覺不出、分辨不出那些是設計、那些不是設計。修歷史建築不需要設計嗎?不設計的設計算一種設計嗎?建築是建築師(作者)與使用者(讀者)對話的文本,使用者能夠讀不懂建築,或自我詮釋建築,這是使用者在使用(閱讀)時與建築師(作者)設計建築(文本)之間產生的一種「距離」使然。當建築(文本)完成時,建築師(作者)便與建築不再有了關係,因為自始後建築有了自己的「效應歷史」,使用者的歷史成為建築歷史的一部分,建築的歷史也成為使用者歷史的一部分。


設計的本質便是─「讀不懂」;一眼看就知道什麼反而覺得沒設計,但其實背後可能有其發展脈絡,最後呈現的不過是建築師的其中一個方案。我們不需要知道建築師設計了什麼,亦如我們不需要知道作者到底想說什麼,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理解建築、如何經驗建築、如何讓建築成為自我歷史中重要的一部分。


維特魯威的建築原則其實談的是建築與人的關係,「堅固、實用、美觀」對應於人就是追求「健康、致用、魅惑」。好的建築能夠考量物理環境,藉由建築創造使人舒適健康的環境;好的建築能夠讓人的本質如同因材施教般的發揮其本性,如同後現代主義建築喚起人們記憶的親切感,讓人有所「適」、有所措其手足;好的建築所散發的美感,誘使人們感性的動機,追求理想生活的可能。


刀子的本質是切東西、椅子的本質是拿來坐,什麼是建築的本質?建築不同於刀子是純粹的物,建築具有如同文字般的象徵性,每個人所閱讀、經驗的建築,都是他人讀不懂的、個人的、無法分享的「自我知識」。因此,如何讓建築經驗重要,問的是個人如何體驗此經驗,進而將此經驗成為改變個人生活的經驗。


當我們回想建築的經驗,不是只是分得出歐洲建築哪些是仿羅馬時期、歌德時期、巴洛克時期或洛可可時期;也不是分得出中國建築傳統結構(斗、拱、昂)、宗教樣式(塔、堂)、屋頂等級(歇山頂、廡殿頂)等,而是感受人們在其中的生活,甚至推想過去不同時期人們如何看待建築。比如中國的遼金時期,其屋頂上用彩色琉璃瓦是過去所沒有的,反映當時活力、自由的氛圍及其中價值的轉換,從中找到屬於自己適當的生活、看世界的方式。建築,讓我們去閱讀(詮釋)各種「讀不懂」的經驗,其唯一的原則,便是增進人與建築關係的原則。如何看待建築經驗,就是如何看待自我,藉由拓展自我的理解,讓此經驗成為生活能更從容、更有趣的動力。

2018/3/29

avatar-img
51會員
584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什麼是城市?一想到城市最先想到的是哪座城市?紐約、東京還是台北?腦海中是否浮現出交通便捷、商業活動發達、高樓大廈林立、人車多擁擠等畫面?城市為什麼美好,多數人為什麼都嚮往城市?城市是自然產生的的嗎?還是被設計的呢(都市設計)?有可能設計城市嗎?有可能設計只有市中心而沒有郊區的城市嗎?或者說城
國家文藝獎得主、創辦建築改革社的陳邁建築師,日前遭法院判決圖利廠商,依採購法恐遭停權投標公共工程3年,引起包括李祖原等國家文藝獎得主等近700名建築學者、建築師連署呼籲採購法修法,認為採購法第101條及103條規定一審有罪即罰,不符比例原則。我想談的不是國家文藝獎得主是否就不會圖利廠商?採購
建築史在建築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以鄙人在淡江建築時的必修學分表為例,建築史系列課程包含二年級上下學期的〈中國建築史〉、〈西洋建築史〉,三年級上下學期的〈現代建築史〉、〈當代建築設計思潮〉,及4年級的〈台灣建築史〉,畢業門檻為五選三(每科2學分,合計6學分)。比較其他學校的建築史課程,建築
「宜蘭不是指行政疆界,而是個狀態。」 當前最夯的便是在地學,例如:台北學、桃園學等,但台灣就這麼小,哪來的這麼多學、那麼多的差異。學跟學之間除了地域的名稱之外,除了談在地、自明性的東西之外,更重要的尋找一種不同於西方城市發展價值的台灣學的普遍價值,讓台灣學成為一論述台灣價值的基礎,再依
本書提出101個關於建築的問題,與精簡扼要的答案,但精簡的答案只能回答精簡的問題,如同懶人包片段的回答,看似將重點論述了一番,實則宛如船過水無痕。完全印證了老苑所說的「學建築的人,就是沒有膽量學哲學的工程師。」這兩位瑞典的建築師,也不過是站在哲學的大門前,手指著哲學然後不敢踏入哲學之門。當然
都市有可能被設計嗎?猶記得我當初選擇市府都市發展局都市設計科,便是懷抱著能夠「拯救」「改變」都市的理想而進去的,但事實上,公務員或說基層公務員要有參與到設計的案子幾乎不可能。我曾好奇的問了科內的同仁們,「是誰或者如何決定了都市的這一區要這麼發展?例如:決定此區規劃為藝文特區,然後將桃園展演中
什麼是城市?一想到城市最先想到的是哪座城市?紐約、東京還是台北?腦海中是否浮現出交通便捷、商業活動發達、高樓大廈林立、人車多擁擠等畫面?城市為什麼美好,多數人為什麼都嚮往城市?城市是自然產生的的嗎?還是被設計的呢(都市設計)?有可能設計城市嗎?有可能設計只有市中心而沒有郊區的城市嗎?或者說城
國家文藝獎得主、創辦建築改革社的陳邁建築師,日前遭法院判決圖利廠商,依採購法恐遭停權投標公共工程3年,引起包括李祖原等國家文藝獎得主等近700名建築學者、建築師連署呼籲採購法修法,認為採購法第101條及103條規定一審有罪即罰,不符比例原則。我想談的不是國家文藝獎得主是否就不會圖利廠商?採購
建築史在建築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以鄙人在淡江建築時的必修學分表為例,建築史系列課程包含二年級上下學期的〈中國建築史〉、〈西洋建築史〉,三年級上下學期的〈現代建築史〉、〈當代建築設計思潮〉,及4年級的〈台灣建築史〉,畢業門檻為五選三(每科2學分,合計6學分)。比較其他學校的建築史課程,建築
「宜蘭不是指行政疆界,而是個狀態。」 當前最夯的便是在地學,例如:台北學、桃園學等,但台灣就這麼小,哪來的這麼多學、那麼多的差異。學跟學之間除了地域的名稱之外,除了談在地、自明性的東西之外,更重要的尋找一種不同於西方城市發展價值的台灣學的普遍價值,讓台灣學成為一論述台灣價值的基礎,再依
本書提出101個關於建築的問題,與精簡扼要的答案,但精簡的答案只能回答精簡的問題,如同懶人包片段的回答,看似將重點論述了一番,實則宛如船過水無痕。完全印證了老苑所說的「學建築的人,就是沒有膽量學哲學的工程師。」這兩位瑞典的建築師,也不過是站在哲學的大門前,手指著哲學然後不敢踏入哲學之門。當然
都市有可能被設計嗎?猶記得我當初選擇市府都市發展局都市設計科,便是懷抱著能夠「拯救」「改變」都市的理想而進去的,但事實上,公務員或說基層公務員要有參與到設計的案子幾乎不可能。我曾好奇的問了科內的同仁們,「是誰或者如何決定了都市的這一區要這麼發展?例如:決定此區規劃為藝文特區,然後將桃園展演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懂得那麼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的作者李笑來認為,問題不是「知識」或「雞湯」本身不好,而在於「你自己」! 就像學生們天天去上學,坐在一樣的教室,讀一樣的課本,聽相同的老師講課,學習成果卻天差地別。根本的原因,當然是出在學生自己呀!
Thumbnail
非詐騙,純粹不希望被方格子抽成。我的LINE名稱是:萬年班長-賢弟(Dawson) 日進斗金不是問題,問題在於你願不願意來學習。我已經快要帶完第二梯次的學生,目前依然持續在教學,依然在改善策略,研發新的技法。我有講義會發給學生,讓學生可以複習。同時,也歡迎你加入免費的大群組觀摩,如以下QRcode
Thumbnail
新北市雙溪區東榮街上的一個不起眼的小巷,一座售票口就隱身在巷內,原來是日治時期以來新北市雙溪區曾經繁盛時期兩家戲院之一東和戲院的舊址。戲院的主建物已經拆除,只留下東側與南側的兩面牆,東側的牆面爬滿草藤,圓形的拱門與斑駁的牆壁散發著滄桑美感。 東和戲院遺址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雙溪區東榮街3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許多菜市場與二書店,只會打一折的價錢給你賣。你還不如自己珍藏。現在看到誠品在賣黑色膠捲就是一個例子。高雄的駁二是也在賣黑色膠捲與古董。蹭一波文藝復興的流量,但這就是藝術投資。現在別人不要的東西,以後會有人需要。如同我前天要把鑽孔機賣打破銅爛鐵的商人,他只想用很少的錢換取我的回收物。結果有一個水電
Thumbnail
建築師考試的學習與考試中,立面圖、剖面圖、平面圖及透視圖對於考生而言,是展現其設計能力和理解深度的關鍵工具。這些圖形不僅幫助考生展示具體的設計想法,也是溝通設計意圖與實現建築概念的基礎。
Thumbnail
建築的目的是為了甚麼? 如何和大自然共生。 平凡而不平凡。 What is the purpose of architecture? How to live in harmony and prosper with nature is something worth contemplating
Thumbnail
閱讀歷史上的建築大師,最重要是將這些大師當「人」看。當我們將所謂的「大師」視為一個人時,才能平靜而不盲從地看待他被譽為「偉大作品」的背後所代表的意識,以及更深入的理解為什麼這些作品可以被視為一個時代的經典作品,而這樣的理解同樣適用在現在諸多建築獎項的受獎名單上。
Thumbnail
現代人因工作壓力大,透過網路購物所獲得的「片刻」舒壓,似乎也不算是個好方法。當隔個月看到卡費帳單上金額的那一瞬間,壓力又隨即上漲,莫名的恐懼再次浮現,腦海立刻閃過:「我要更努力工作、賺錢!」這樣其實只是惡性循環,並沒有改變任何事,對吧?所以告訴我們三個值得我們留意之處。
Thumbnail
建築再美? 還是需要由你自己去感知。 Because it is your home.
Thumbnail
建築是什麼? 朝天際線發展之結構物體...... 由水平綿延伸的結構物體......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懂得那麼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的作者李笑來認為,問題不是「知識」或「雞湯」本身不好,而在於「你自己」! 就像學生們天天去上學,坐在一樣的教室,讀一樣的課本,聽相同的老師講課,學習成果卻天差地別。根本的原因,當然是出在學生自己呀!
Thumbnail
非詐騙,純粹不希望被方格子抽成。我的LINE名稱是:萬年班長-賢弟(Dawson) 日進斗金不是問題,問題在於你願不願意來學習。我已經快要帶完第二梯次的學生,目前依然持續在教學,依然在改善策略,研發新的技法。我有講義會發給學生,讓學生可以複習。同時,也歡迎你加入免費的大群組觀摩,如以下QRcode
Thumbnail
新北市雙溪區東榮街上的一個不起眼的小巷,一座售票口就隱身在巷內,原來是日治時期以來新北市雙溪區曾經繁盛時期兩家戲院之一東和戲院的舊址。戲院的主建物已經拆除,只留下東側與南側的兩面牆,東側的牆面爬滿草藤,圓形的拱門與斑駁的牆壁散發著滄桑美感。 東和戲院遺址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雙溪區東榮街3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許多菜市場與二書店,只會打一折的價錢給你賣。你還不如自己珍藏。現在看到誠品在賣黑色膠捲就是一個例子。高雄的駁二是也在賣黑色膠捲與古董。蹭一波文藝復興的流量,但這就是藝術投資。現在別人不要的東西,以後會有人需要。如同我前天要把鑽孔機賣打破銅爛鐵的商人,他只想用很少的錢換取我的回收物。結果有一個水電
Thumbnail
建築師考試的學習與考試中,立面圖、剖面圖、平面圖及透視圖對於考生而言,是展現其設計能力和理解深度的關鍵工具。這些圖形不僅幫助考生展示具體的設計想法,也是溝通設計意圖與實現建築概念的基礎。
Thumbnail
建築的目的是為了甚麼? 如何和大自然共生。 平凡而不平凡。 What is the purpose of architecture? How to live in harmony and prosper with nature is something worth contemplating
Thumbnail
閱讀歷史上的建築大師,最重要是將這些大師當「人」看。當我們將所謂的「大師」視為一個人時,才能平靜而不盲從地看待他被譽為「偉大作品」的背後所代表的意識,以及更深入的理解為什麼這些作品可以被視為一個時代的經典作品,而這樣的理解同樣適用在現在諸多建築獎項的受獎名單上。
Thumbnail
現代人因工作壓力大,透過網路購物所獲得的「片刻」舒壓,似乎也不算是個好方法。當隔個月看到卡費帳單上金額的那一瞬間,壓力又隨即上漲,莫名的恐懼再次浮現,腦海立刻閃過:「我要更努力工作、賺錢!」這樣其實只是惡性循環,並沒有改變任何事,對吧?所以告訴我們三個值得我們留意之處。
Thumbnail
建築再美? 還是需要由你自己去感知。 Because it is your home.
Thumbnail
建築是什麼? 朝天際線發展之結構物體...... 由水平綿延伸的結構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