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4|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從《我們的島》談當海不再寧靜

raw-image



  上上週去爬了大棟山(林口台地稜脈最高峰,台灣小百岳之一),在海拔405公尺的一等三角點上,展望層層雲霧與象徵台北的穿雲劍─101。喔不,原來那不是雲霧,而是霧霾,望眼所及之處,從桃園、新北到台北,都彷彿在戴了副體驗霧霾的3D眼鏡之下,好不朦朧。難道這一代出生的人,已經沒有呼吸新鮮空氣的權利了嗎?


  《我們的島》,副標題是「臺灣三十年環境變遷全紀錄」,作者柯金源,除了是位紀錄片導演,同時也是公共電視新聞部製作人。本書猶如作者的田野筆記,從1980年蹲點至2017年,以照片及文字紀錄了台灣各地環境37年的變遷,堪稱一部近代台灣環境變遷(破壞)史。


  「最終我們必將發現,唯有符合這片土地健康的經濟體系,才是島嶼未來想像的方向。」─柯金源


  如何兼顧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什麼才是符合這片土地健康的經濟體系?是柯導這37年不斷反問的,也是在這個以資本主義市場為導向的世界所不能迴避的問題。例如:福島核災,其輻射塵與核電廠廢水,影響的不僅是日本東北,而是整個北半球。身為地球公民,地球的未來你我有責。柯導便是藉由照片及文字紀錄,試圖影響政策,以維護環境正義與自然平權,及重新喚起生命價值。


  本書透過柯導詼諧、自我調侃的語氣描述故土遭破壞的景象。例如:台灣的「永續」工程,意指「永」遠持「續」不斷補破洞的工程。1980年代的高雄旗津海岸,曾是南台灣最優美親民的海水浴場,1991年高雄市政府開始規劃高雄旗津海岸公園。1998年,海岸公園的觀海平台完工,耗資8億4千多萬元。卻因部分結構體位於高潮帶的海浪衝擊區,短短不到2年,部分設施的基礎已發生侵蝕崩塌、基樁裸露。2003年,高市府再花了2千3百萬元補強塌陷及裂縫處。觀海平台是保住了,但天然的沙灘已被礫石與消波塊取代。2016年高市府以「旗津區海岸線保護工程」,填實110萬立方米的砂土補養沙灘,但旗津海岸侵蝕的原因還是沒有解決(高屏溪大量開採砂石、台電冷卻水進出口工程、第二港口突堤、高雄港區長期抽砂、南星填海造陸計畫等)。這樣挖東牆補西牆,不斷以新工程搶救失敗工程的「永續」工程,成就不斷虛擲、浪費人民納稅錢的「黃金」海岸。


  台灣本島的海岸線長度約1338公里,但人工海岸的長度已超過753公里,自然海岸的比例只剩下約43.7%。為了發展,我們在海岸地帶建置大量人工設施,但若將外部成本考量進去,這些人工海岸真的有比較經濟嗎?例如:雲林的六輕工業區。六輕於1993年4月動工,台塑以1/4左右的價格,跟經濟部買了850公頃的海埔地,再以填海造陸方式,開發了2600多公頃的陸地,整座園區南北長8公里,東西寬4公里。六輕的興建,讓附近海水溫度升高,影響附近的養殖產量。突出的人工島,亦影響了海岸沙源流動與自然平衡,加速海岸侵蝕。而六輕的外部成本更是長期被忽略,例如:溫室氣體排放、勞工及附近居民健康、土地與水資源等。自1998至2010年7月六輕累計高達136件違規汙染案件,罰款超過2770萬元,而其中有關空氣汙染罰處案件就有92次(68%),金額高達1797萬元(65%)。台大公衛系詹長權教授於2012年「沿海地區空氣汙染物及環境健康世代研究計畫」報告中指出:「住在距六輕10公里範圍內至少滿5年的居民,其肺、肝與腎功能以及心血管系統都會受到影響。」


  在長期未考慮環境外部成本的經濟發展型態下,面對環境,我們永遠在用工程的思維思考,用工具理性而非價值理性做決策。然而,人真能勝天嗎?水泥真能敵擋的過大自然嗎?例如:台東的大武漁港。1953年,政府為了安置大陳義胞(指1955年2月自浙江省沿岸的大陳島〔今屬台州市椒江區大陳鎮〕、漁山列島〔今屬寧波市象山縣〕、披山島〔今屬玉環市〕、南麂列島〔今屬溫州市平陽縣〕撤退來到台灣的居民,這段歷史事件史稱大陳島撤退),在台東興建大武漁港,但因突堤效應,導致北岸堆積、南岸侵蝕,漁港因而經常淤砂阻塞,漁船動彈不得。然而,政府在地方民代與民意的壓力下,卻年年編列港口改善工程與清淤費,為攔截沿岸漂沙,北防波堤不斷向海岸延伸、港區防沙牆越蓋越高,南岸卻因缺乏沙源補充而不斷侵蝕後退。公路總局東部濱海工務所,在1995年至1997年間測量顯示,大武漁港南岸每年侵蝕9公尺,已逼近南迴鐵路。為保護行車安全,養護單位遂以離岸堤與突堤養灘,再以水泥消波塊及港口沙石填海護岸,光3公里的護岸工程,經費共9億2千萬元(1公里1億元)。


  一座蓋了60年的漁港,人們依然不想放手。回顧台灣海岸生態系統性的崩壞源頭及演進脈絡:從海埔地農墾、魚塭、濕地鹽田、填海造陸、港口建設與工業區、到海濱公路與新市鎮的開發,晚近還有國家風景區、國家公園與溼地保護區的設置。應該是水走的地方,人們終究必須退讓。政府真要為漁民謀福利,建再多漁港,沒有魚也是枉然。關鍵在於海洋資源調查規畫及海洋教育。


  台灣近山靠海,有1338公里的海岸線及268座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但我們對於海與山的認識,一般人除了到漁港吃海產、到山上吃野味;到海水域場戲水、到林場遊憩;住海、山景第一排外。是否有看到背後長期的漁業、林業資源逐漸減少、海岸、山坡地逐漸侵蝕、及地層逐漸下陷、土石流、地下水鹽化等問題?錢財帶不走,污染卻會留下,不過短短37年,台灣山海景觀已快速流逝。一塊20噸重的水泥消波塊,從模具、製造到頭放成本,每一塊平均約需3萬元,而全國離岸堤約263座,每座造價3~4千萬元,總計花費79億~105億元。然而,水泥原料除了取自於山林,一時的消波塊,亦永遠擋不住大自然的平衡。當人們與海之間被消波塊隔離時,除了認為海是難以親近的之外,在形塑暫時安全的假象下,反而對災害的預防鬆懈,導致因應災難能力降低。


  歐盟指出,森林面積所帶來的損失,每年高達65兆到163兆台幣。全球化的破壞是長期的,改變亦是。從故土台灣形塑永續的文化價值、實踐永續的環境教育與資源調查規畫,才是可長可久的。期望留下來的故土,能夠持續供養後人,讓人們能夠在星光熠熠、清澈的海邊漫步,感受心靈平靜如洗的喜悅。

2020/3/15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