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劇《火神的眼淚》昨日精彩大結局,印象最深刻的是第4集中,有個在婚宴的場景,雙方親家相互起了衝突。
「嫁給這個沒前途的,以後你等著吃苦了!」
「你在說什麼啊?我兒子好歹是個博士喔」。
「哲學博士有個屁用啊!」
本劇果然真實性十足,除了反映一般人對消防員的刻板印象之外,順帶反映了一般人對於哲學的刻板印象(台灣哲學學會是否出來平反一下XD)。誠如台大哲學系苑舉正老師所言:「今天的物理學,我們講最先進的,他們有一個問題是,他們的場論跟弦論在自然世界中無法討論,為什麼無法討論?因為沒有自然語言,沒有一個語言能夠理解Σ√開平方@#$%^什麼的代表什麼,沒有這種語言,我們的快樂是來自於自然語言。……他們完完全全脫離了自然世界。」、「有時候人家講說我們哲學沒用,高等物理學才沒用。高等物理學看起來很酷而已,很像很會數學,其實有什麼用,我們哲學基本還可以拿來編輯一下書、寫人家講的東西,物理學我不知道能幹嘛。」
今天的高等物理學早已脫離了經驗世界,反倒突顯了哲學的務實。尤其在疫情爆發的時刻,哲學提供了一方心靈寧靜的世界,前提是,我們要去思考、接觸、理解不同哲學思想,理解哲學中所創造的各種不同世界。例如:柏格森的哲學便是為了對抗黑格爾指向同個目的、精神化的哲學。這之間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有的是跨思維、跨世界的可能性,在跨的過程中看見自身的不足與創造的可能。筆者身為一位大學學建築,研究所念哲學的跨領域者,本文想分享跨領域的刻板印象與跨領域的不易。
首先,跨領域的刻版印象在於,建築人覺得你是哲學人,哲學人覺得你是建築人。如同建築人看學士後建築碩士(生),刻版印象覺得其建築專業基礎不夠扎實。而跨領域正是要打破這種以專業分科下所細分的「人」。
在過去,跨領域是常態,如發明微積分的萊布尼茲(Leibniz, 1646-1716)既是律師,又是哲學家、數學家。或現代哲學之父笛卡兒(Descartes, 1596-1650)既是哲學家、數學家又是物理學家。近期一點的如現象學之父胡塞爾(Husserl, 1859-1938),原是數學博士,博士論文《算術哲學》卻受哲學家弗雷格(Friedrich Frege)高度關注,最後反倒進入大學教授哲學。故在近代大學分科以前,因為知識本身就是跨領域的,只要對某方面有興趣,肯學習、肯研究,就有可能成為該領域的專家。而正是因為跨領域知識的相互對話,讓差異的學門有了發現自身不足及創造進化的可能。
第二,跨領域之所以不易,在於跨之前先要有東西「踩」,而踩的基礎便是原先的本科。若本科不穩,也就跨不出去了。因此,跨領域者所跨之領域的基礎是否充足倒不一定,但可以確定的是,其在本科上必定有一定的專業能力、一定的理解。如此,才可能跨得過,並且知其(本科)不足而批判、補充、改善之。或藉由所跨之領域的知識輔助、創造本科的新領域、帶入新思維。
筆者從建築跨哲學,相較於一般建築跨法律、跨都市計畫、跨地政、跨文化資產等,的確不太一般。然而,哲學作為一門思考的學科、探究本源與普遍性的學科,本身就是跨領域的。例如:筆者的指導教授本科便是心理學,甚至念了心理碩士,直到博士才轉哲學。故建築與哲學的關係並非天壤之別,相反的,筆者認為以空間為專業的建築,與哲學是非常相關的。建築是一個由精神(概念)物質化(建築物)再到精神(使用者感受)的過程,介於實在與觀念之間。如同哲學從主觀知識轉為客觀知識的過程。而透過跨領域的整合,時而站在建築的立場思考哲學、時而站在哲學的立場思考建築,將建築哲學化與哲學建築化,以期透過建築實踐哲學、創造新建築的形上學。
跨領域不代表就要離開本科,就像筆者從未離開過建築,還再靠建築專業吃飯(但又沒那麼建築,而是又跨到了文化資產領域XD)。即便哲學碩士畢業,除了碩士論文,也沒有真正打進哲學專業領域(投稿哲學期刊)。反倒是透過哲學,不斷有看見建築創造進化的可能,並連續三年在臺灣建築學會發表論文。關於哲學,不該只有哲學論文的「哲學性」文章才是哲學。博士之所以稱為哲學博士(PhD),在於任何學門不能不透過哲學思考、探究各領域的本質(形上學)。哲學亦不能只關在象牙塔裡自娛,而必須努力走向大眾、走向跨領域,將哲學的影響力擴及生活。
在《火神的眼淚》最後一集中,王議員說:「我希望在救災現場的民眾,不要隨意地指責,或者是指揮消防隊員,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他們當時的任務是什麼。」我們亦不應該隨意地指責、鄙視專業跨領域者,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他們看到了什麼樣的世界。每個人都應該要是跨領域者,不是跨家庭與工作,而是跨出自我的舒適圈;不斷挑戰自我、批判自我,進而超越自我。
202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