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詹育杰
《我的完美日常》(Perfect Days,2023)終場,役所廣司所飾演的平山在經歷這一切後,照舊天剛亮就起身出門上工,他開著車、聽著爵士女伶 Nina Simone 溫潤的〈Feeling good〉,越是微笑越是不由自主地熱淚盈眶。此時,晨光忽地流瀉在他臉上,隨著樂音,電影緩緩結束在陽光灑落的空鏡。步出戲院時,筆者心中的確千言萬語,除了七〇年代溫德斯創作初期的公路三部曲(《愛麗絲漫遊》、《歧路 1975》、《公路之王》),亦想起另一部聚焦於同世代的德國重量級藝術家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的紀錄片《安塞姆:廢墟詩篇》(Anselm,2023)。該片中,基弗回顧他極其成功的創作生涯,最後卻也自言總覺得「尚未抵達、還在路上」。此外,更憶起筆者當年第一次看完《慾望之翼》(Wings of Desire,1987)的錄影帶之後,學會品嚐日常時光的第一口菸的滋味。
藝術大師的人生哲學與廁所清潔工的夢,距離似乎沒有想像中的遙遠。一方面,從安藤忠雄等知名建築師所設計的超美公廁,到講述一個廁所清潔職人的故事,這正如當代藝術圈曾經流行的「參與性藝術」,不少藝術家都曾邀請美術館的勞動員工「成為」作品主角。再者,繼溫德斯在八〇年代向小津安二郎致敬的紀錄片 《尋找小津》(Tokyo-Ga,1985),與知名服裝設計師山本耀司的《城市時裝速記》(Notebook on Cities and Clothes,1989)之後,溫德斯再次將鏡頭對準另一個日本「藝術家」:在人手一機、按下快門即刻分享的時代,還堅持用傻瓜相機和膠卷底片紀錄光影(而且不看景框)的平山。他處理影像的儀式感、只看二手經典文庫小說、只用卡帶聽音樂的日常,與其說是懷舊,或許更應該說他是不愛說話的觀察者,是如樹木般謙虛地吸收光線、「記錄」時光,夜夜夢見光影搖曳的攝影家(另個角度而言,這也是影像工作者無法避免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文德斯的創作生涯後半段,仍繼續左手拍劇情片、右手拍紀錄片,跨界音樂、舞蹈、攝影等其他領域的大師紀錄片似乎都比劇情片還要叫好叫座。疫情之際,溫德斯才終於將鏡頭對準相識三十年的老友,獲獎無數的德國藝術大師安塞姆・基弗。
同樣出生自戰後,與溫德斯同年(1945 年) 的基弗在德國戰後的廢墟中成長,其創作命題總以巨幅裝置、雕塑圍繞著戰爭、暴力和戰後時代的變革,並時刻控訴著德國戰後面對納粹罪行的集體失憶症,以致於長期在德國飽受爭議。除了瓦礫、布料碎片、枯萎的向日葵、稻草、灰燼、石板等材料,還有龐大的破爛飛機、火箭,破敗的塔樓和隧道。一切創作幾乎都生於德國的戰後廢墟,反覆地解構壓抑的德國歷史和創傷陰影,企圖喚起衰敗、破壞、壓抑和遺忘。
如果與平山這個無名的創作者兩相對照,會發現他們的故事離奇地互補。片中一筆帶過平山斷絕的家庭關係,只留給觀眾想像的創傷過去,平山或許是個年少逃家、一心創作卻未能功成名就的富家子弟,遂放下富貴,堅持以自己的修煉方式生活。反之,在《安塞姆:廢墟詩篇》中溫德斯以藝術家的兒子和導演的孫子來重演基弗人生中的不同時代,過去的大小歷史並不缺席,這正是片中的材料,而畢生投入創作便是自我療癒。這個德國創傷顯然也是時代的集體創傷,如同溫德斯電影中常見的莫名憂鬱和不堪的過去。
在大到必須以腳踏車代步的工作室中,基弗使用堆高機和升降平台工作,使用火焰、融化金屬創作必須用起重機才能移動的巨大畫作,更在不同地點買下舊磚廠或大片倉庫,只為了以自己的方式創造自我的藝術世界。而《我的完美日常》裡的平山,不只對清潔工作費心,更投入在自己的日常儀式當中。每天在黎明前起床,給家裡種的樹苗澆水,然後走出家門,抬頭仰望天空,重複喝著家門前的投幣咖啡,邊聽音樂邊開車上工⋯⋯下班光顧同樣的公共浴池、餐廳、酒吧和書店⋯⋯慣例性地拍下樹梢照片,最後儀式性地歸檔。當平山仰望樹梢,而基弗則自比向日葵仰望星塵,他倆處於互補的兩極,卻都竭盡所能地以自己的方式創造世界。
雖說將清潔工作視為藝術實踐的創作者大有其人,例如在 1978 年曾用將近一年的時間,與紐約清潔隊的每一位工人握手、將「照護」(care)的哲學觀念與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相互連結的行為藝術家/女性主義者烏寇絲(Mierle Laderman Ukeles),但溫德斯迷戀的顯然是日本勞動職人如同禪宗修行般的儀式性實踐,以及極簡主義的儀式性日常。即使這不免落入一廂情願的日式情調,但這的確比我們想像的更貼近時代的脈動。在這個「錯失恐懼症(FOMO,Fear of missing out)」的時代,患有社群恐慌症的我們,經常湧出不安與焦慮,深怕自己缺席時就會發生不能錯過的事情,更恨不得有千萬個分身。我們無時無刻都在計劃、關注即將發生卻尚未發生的、更時刻預測明天與未來。網速無疑地成為這個時代的痴迷,活在當下的慢生活就是大不易。平山的姪女逃家寄居、「體驗」他的修道慢生活,他倆在橋上望著遠方看不見的出海口,譜出「下次就是下次,現在就是現在」的短語,充滿青春、希望,同時也適用於職人的每日修行,面對苦差事,更要享受其中樂趣,活在當下。
實際上,沒有哪一天是完美的,但每一天都有各自的紋理,這也道出樹梢搖曳、光影綠意洩漏,其實永遠不會相同的秘密。日語「木漏れ日」(komorebi)意指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隨風搖曳產生的閃爍的光影,稍縱即逝。 komorebi 不只是最初禪意的電影片名,更意指平山每晚睡前只讀文學經典所淬煉出的攝影哲學,還有夢中黑白運動的影像交織。只存於片刻且永不重複,正如他一箱又一箱的黑白照片,每一張都是獨一無二的。《慾望之翼》中的天使在無形中觀察著一個個凡人的心事,平山則在所有事物中看見獨特性,面對姪女一語道破的問題,他也樸實無華地直言「樹是朋友」,更多次注意街上同樣也是樹朋友的流浪怪叔。
對總是獨自一人的平山而言,孤獨並非匱乏,而是一種自給自足的淡然。如同樹木之間,他與其他看似熱愛工作卻也獨自一人的專業職人之間也淡如樹朋友,無形之間,一個相知相惜的常客人際「網絡」便由此形成。甚至他與媽媽桑的前夫之間、字字珠璣的對話,平山也能含蓄內斂地以樹朋友的方式,靜靜地頃聽後,以影子遊戲作答。
終場,役所廣司的表演固然值一個坎城影帝,然而我們同時更看到,陽光傾瀉之刻,旁若無人的道路。這正是樸實職人、無名藝術創作者所走出的那條「道」。有趣的是,這也恰巧與腦科學家出身的自我成長大師 Andrew Huberman 所一再強調的,完美一天之於日常關鍵「儀式」,與早晨陽光和視覺「前進感」的重要影響。共勉之。
劇照提供/甲上娛樂
責任編輯/黃曦
核稿編輯/張硯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