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十日談》談與人類歷史共存的情瘤感菌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維納斯的誕生》的作者波提且利(Sandro Botticelli, 1445-1510)筆下的《十日談》(1487)

《維納斯的誕生》的作者波提且利(Sandro Botticelli, 1445-1510)筆下的《十日談》(1487)



  在距今673年前、1348年的佛羅倫斯,同樣發生一場難以控制的瘟疫(黑死病)。當時瘟疫(Pandemic)席捲全歐洲,至少造成7,500萬~2億人死亡(占當時歐洲人口30%~60%)。《十日談》(Decameron, 1351)的背景,內容講述為了躲避黑死病而前往佛羅倫斯郊區居住的7女3男(最大28歲,最小18歲),藉由每日午覺醒來至傍晚的酷暑之間,每人分享一則故事作為消遣,而故事的主題由前一天故事結束後所選出的新國王決定,《十日談》便紀錄(薄伽丘說:人家怎麼說我就怎麼寫下來)了這10天的共100則故事。


  我想《十日談》之所以能與但丁的《神曲》並稱為《人曲》的原因在於,其生動細膩的紀錄了當時代面對瘟疫的態度,以及超越瘟疫的愛情。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 1313-1375)說本書是給閒暇無事的太太小姐們看的,我倒認為這本書應該是給所有人看的、給目前同在瘟疫下的我們看的。看好了世界,佛羅倫斯(薄伽丘)只示範一次!在疫情下看見人性愛情的光輝。《十日談》翻轉了愛情與倫理規範、宗教信仰的關係,將愛情「自成一類」的置於另一個平面(世界)上。如同書中有段話說:「愛情的法律比任何法律的權力都來得大,它連神的法律都不放眼裡,何況不過是一些友誼呢?」男女間愛情的目的不再以是傳宗接代為首(當時天主教不准許離婚,必須有一方死亡才能再婚),而是愛情本身。此人性面的思考,甚至較宗教、較16世紀的英國新教早了200年。


  書中最常出現的一段話是:「我愛你甚於愛我自己的生命。」將愛情放在高於一切的位置。又說:「人生最大的悲痛莫過於辜負青春。」、「要是你不懂得愛情,那我倒要把你看做一個沒出息的孩子。」青春是愛情的催化劑,然而我們的社會卻又不鼓勵青春的愛情,這完全是違反人性的。青春的可貴在於,讓我們有源源不絕的動力學習、感受、體驗愛情。我們不知道愛情什麼後會來、什麼時候會走,但當愛情來臨時,我們卻又千真萬確的感受到,並且其力量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亦不受他人所扭轉或打消。我們清楚的明白,這就是愛情。


  然而,本書也提醒我們,單有愛情是不夠的,愛情的力量還必須佐以機智,如此的愛情才有可能長久、幸福。如同書中有段故事描述為了保住性命,而不能對別人說出孩子是誰的。或是為了測試妻子的忠誠,謊稱將孩子殺了(當然以目前性平的角度,會問為什麼不是妻子測試丈夫?或愛情為何需要測試?)。愛情本身就是盲目的,其目的必須透過智性的輔佐,來為愛情合理化與賦予意義。


  「一個有智慧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偶爾遭遇到幾件不如意的事,也很難學到忍耐的功夫;而現在,經過了這場空前的浩劫,顯然連最沒有教養的人,對一切事情也都處之泰然了。」


  當時佛羅倫斯瘟疫嚴重到─「斷氣的一剎那沒有一個人在場」時。尚未發明抗生素以對付黑死病(抗生素於1928年由英國科學家弗來明發明)。人們發展出三種面對瘟疫的心態;一種是小心翼翼(還不知道傳染源是老鼠),如:一律不碰病人用過的東西。過著節制、清心寡欲的生活,吃著精緻的食物、聽著音樂來消磨時光。一種是荒淫無度、及時行樂,彷彿無政府狀態般的為所欲為(法神父與執法人員無從執行職務),還有一種是前兩者的折衷。


  對比當今的新冠疫情,雖然我們的空氣中未瀰漫著病人、藥物和屍體的味道,不需要時時拿著鮮花或香料聞一下,但在種種的自由限制與生命流逝下,亦徹底顛覆了我們原先面對生命、工作、家庭的態度。我很難想像,在生命的最後,不管是無法見親人最後一面或只能獨自面對,那無疑是最不符合人性的一刻。而人性,不是只有光明的一面,在社群軟體充斥的時代,將「自己」曝光,吸引目光的同時,也要避免越迷失自己、追求流量與淹沒在他人意見的惡性循環中。正是在越來越注意他人眼中的自己的時代,我們越無法看見、理解、分享自身與他人的苦難。然而,正是因而有面對目光之外的自己、面對幽暗的人性,愛才顯得獨一無二且具有力量。我們的未來才不會像五月天在〈晚安地球人〉唱的:「多害怕 在未來 人類對一切習慣 拿著字典一頁頁的翻 始終找不到的字 是不是愛」。

2021/7/23

avatar-img
48會員
576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本月的大誌雜誌(The Big Issue)主題為「16歲的我」。   「假如可以乘坐時光機,回到16歲的那一年,你想對當時的自己說什麼?未成年的小大人,是以何種眼光看待發生在周遭的事物?這個世界曾經讓你失望嗎?有足夠的勇氣向未來提案你的夢想嗎?」   16歲,2004年(民
  在平均7天寫一篇評論的生活,評論已與生活不可劃分。然而,為何需要評論?評論有標準嗎?評論與作品是什麼樣的關係?作品的評論與時事評論又有何差異?而評論作為自我辯證的運動,其運動對生活又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評論與作品的關係:   當我們閱讀一件作品時,所看到的、感受到的都不同,
  為歡慶第300篇評論的誕生,將推出以評論人生為主題之系列作,藉此機會反思評論與自身的關係百大評論計畫─編號201-300の6大數據: 1. 時間:2019年8月12日~2021年7月1日。 2. 歷時:690天,平均6.9天一篇。相較第1~200篇評論的平均6.38天略高(不過還是有
  在宛如世界末日的當下,能夠窩在家專心「讀夢」,真是莫大的小確幸。村上春樹的長篇小說《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下簡稱《世界末日》)看似是由兩個故事組成(世界末日、冷酷異境),實則是同一個故事。時間上,一個是在末日之前,一個在末日之後。空間上,一個在城外,另一個則在城內。書中描繪了什麼樣子的末
  本書作者Miriam Meckel(1967-)是位事業成功的教授,就在每天被大量的工作與訊息淹沒時,突然一夕之間垮了,被診斷為專業估竭(Burnout或譯過勞)。本書便是描述Meckel在山上醫療機構治療的過程,並將其書寫成文字,紀錄反省與思考自身的人生。   在山上治療,讓人想
  當我們問他人為何登山時?得到的回答常常是:「因為山就在那裡。」那麼,海同樣在那為什麼不是去航海、球在那為什麼不是去打球、樹在那為什麼不是去爬樹?這看似沒回答的回答,背後是什麼樣的邏輯?《心向群山》作者羅伯特‧麥克法倫(Robert MacFarlane, 1976-)是位英國的自然(旅遊
  本月的大誌雜誌(The Big Issue)主題為「16歲的我」。   「假如可以乘坐時光機,回到16歲的那一年,你想對當時的自己說什麼?未成年的小大人,是以何種眼光看待發生在周遭的事物?這個世界曾經讓你失望嗎?有足夠的勇氣向未來提案你的夢想嗎?」   16歲,2004年(民
  在平均7天寫一篇評論的生活,評論已與生活不可劃分。然而,為何需要評論?評論有標準嗎?評論與作品是什麼樣的關係?作品的評論與時事評論又有何差異?而評論作為自我辯證的運動,其運動對生活又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評論與作品的關係:   當我們閱讀一件作品時,所看到的、感受到的都不同,
  為歡慶第300篇評論的誕生,將推出以評論人生為主題之系列作,藉此機會反思評論與自身的關係百大評論計畫─編號201-300の6大數據: 1. 時間:2019年8月12日~2021年7月1日。 2. 歷時:690天,平均6.9天一篇。相較第1~200篇評論的平均6.38天略高(不過還是有
  在宛如世界末日的當下,能夠窩在家專心「讀夢」,真是莫大的小確幸。村上春樹的長篇小說《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下簡稱《世界末日》)看似是由兩個故事組成(世界末日、冷酷異境),實則是同一個故事。時間上,一個是在末日之前,一個在末日之後。空間上,一個在城外,另一個則在城內。書中描繪了什麼樣子的末
  本書作者Miriam Meckel(1967-)是位事業成功的教授,就在每天被大量的工作與訊息淹沒時,突然一夕之間垮了,被診斷為專業估竭(Burnout或譯過勞)。本書便是描述Meckel在山上醫療機構治療的過程,並將其書寫成文字,紀錄反省與思考自身的人生。   在山上治療,讓人想
  當我們問他人為何登山時?得到的回答常常是:「因為山就在那裡。」那麼,海同樣在那為什麼不是去航海、球在那為什麼不是去打球、樹在那為什麼不是去爬樹?這看似沒回答的回答,背後是什麼樣的邏輯?《心向群山》作者羅伯特‧麥克法倫(Robert MacFarlane, 1976-)是位英國的自然(旅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啊...最近肺炎好像越來越嚴重了,到處都有人染疫。」
Thumbnail
原本每年10月開始到隔年2、3月是流感好發時節, 今年流感到了夏天還在流行,😟 由全球暖化及新冠疫情後免疫負債所致, 具體流感季節的變化待持續觀察,🗣 也使國內流感疫情持續中, 外出一定要多加留意!📍 讓我們來更加了解流感及預防方式~ 流感是什麼? 流感(Influenza)又
Thumbnail
本月會員限定桌布來囉!最近病毒🦠又再流行了,仙子們不要生病了啊!!趕快下載起來提醒自己吧~
Thumbnail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環保學家毛杭表示,1970年代,抗生素、疫苗及殺蟲劑的發明,使人類相信自己戰勝了傳染病;然而,1980年愛滋病毒的出現,粉碎了這種樂觀心態。1980年以來,傳染病的數量增長了四倍,其中75%是人畜共通傳染病。隨著全球化,人口快速流動,傳染病傳播速度更快,對公共衛生構成嚴重威脅。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鼠疫(The Plague; 法文:La Peste)係由荒謬主義小說家卡繆( Albert Camus)於1947年所著。
Thumbnail
當初那霸共管區是在元月十六封城,今日是二十六,已經過了十天。 小強其實對「流行病學」沒什麼研究,只是依稀記得流感的潛伏期三天,感染力會持續到發病後七天。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這幾天只剩下零星新發病者就醫,表示疫情的擴散已經獲得大幅控制,該感染的人都感染過。
Thumbnail
          談到歷史上與人類共存最久的疾病,決不能跳過肺結核,早在九千年前地中海海底城市的遺骸中,就已經有結核菌的蹤跡。三千多年前,印度的文獻就開始描述相關的症狀,中國過去以癆病來稱呼這個疾病,在明清小說中,大量相關的疾病描述,像西遊記中,孫悟空被老者罵癆病鬼,就是骨瘦如柴的意思。
Thumbnail
肺炎鏈球菌已經在台灣銷聲匿跡二十幾年有了!如今好像死灰復燃了?
Thumbnail
這是關於莫拉克風災十週年的故事,講述了災區原住民的故事、生存智慧和教育問題。
Thumbnail
「啊...最近肺炎好像越來越嚴重了,到處都有人染疫。」
Thumbnail
原本每年10月開始到隔年2、3月是流感好發時節, 今年流感到了夏天還在流行,😟 由全球暖化及新冠疫情後免疫負債所致, 具體流感季節的變化待持續觀察,🗣 也使國內流感疫情持續中, 外出一定要多加留意!📍 讓我們來更加了解流感及預防方式~ 流感是什麼? 流感(Influenza)又
Thumbnail
本月會員限定桌布來囉!最近病毒🦠又再流行了,仙子們不要生病了啊!!趕快下載起來提醒自己吧~
Thumbnail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環保學家毛杭表示,1970年代,抗生素、疫苗及殺蟲劑的發明,使人類相信自己戰勝了傳染病;然而,1980年愛滋病毒的出現,粉碎了這種樂觀心態。1980年以來,傳染病的數量增長了四倍,其中75%是人畜共通傳染病。隨著全球化,人口快速流動,傳染病傳播速度更快,對公共衛生構成嚴重威脅。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鼠疫(The Plague; 法文:La Peste)係由荒謬主義小說家卡繆( Albert Camus)於1947年所著。
Thumbnail
當初那霸共管區是在元月十六封城,今日是二十六,已經過了十天。 小強其實對「流行病學」沒什麼研究,只是依稀記得流感的潛伏期三天,感染力會持續到發病後七天。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這幾天只剩下零星新發病者就醫,表示疫情的擴散已經獲得大幅控制,該感染的人都感染過。
Thumbnail
          談到歷史上與人類共存最久的疾病,決不能跳過肺結核,早在九千年前地中海海底城市的遺骸中,就已經有結核菌的蹤跡。三千多年前,印度的文獻就開始描述相關的症狀,中國過去以癆病來稱呼這個疾病,在明清小說中,大量相關的疾病描述,像西遊記中,孫悟空被老者罵癆病鬼,就是骨瘦如柴的意思。
Thumbnail
肺炎鏈球菌已經在台灣銷聲匿跡二十幾年有了!如今好像死灰復燃了?
Thumbnail
這是關於莫拉克風災十週年的故事,講述了災區原住民的故事、生存智慧和教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