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康德美學 (一) - 鑑賞判斷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前言

如果想對於康德美學有更準確、完整的了解,當然不可不讀《判斷力批判》,而主要關於美者的討論則在於前半部。不過本篇文章基於一種科普的目的,希望以比較簡單的方式向大眾介紹,康德美學中的關鍵部分之一——「鑑賞判斷」。

康德之所以書寫第三批判,其目的是想將知性與理性之間彼此獨立的鴻溝做出聯繫,將認識能力 (知性) 及欲求能力 (理性) 聯繫起來,將「判斷力」作為自然概念領域向自由概念領域的過渡。並透過「自然的形式合目的性」作為人之判斷力的先天原則,而當我們以此原則放諸自然之上時,就會產生愉快的情感。這個來自判斷力的先天原則之愉快的情感,也就是我們在審美時所出現的愉悅感。因此,康德口中的「判斷力」,也就可以解讀成為人的「審美能力」。

raw-image

鑑賞判斷的四大機竅

要認識康德的鑑賞判斷,可從四個大主題來討論,也就是所謂鑑賞判斷的四大機竅,同時作為康德論述鑑賞判斷的順序,以下內容將挑選比較核心、重要的部分,且希望透過比較易懂的文字、舉例來介紹鑑賞判斷。

第一機竅:無利害關心性

「鑑賞是通過不帶有任何興趣的愉悅或者不悅而對一個對象者的表象方式作評判的能力,這樣的一種愉悅的對象就叫做美的。」《判斷力批判注釋本》

美的區分:審美判斷

在討論什麼是美,康德切入的方式是「區分某個事物是不是美的」這件事,這件事情就像是我們要對審美去下一個判斷,而「以審美的方式下判斷」之概念,被康德稱作「鑑賞判斷」。對康德來說,我們不是透過知識或概念去判斷一件事物是不是美的,而是透過想像力。

由於美者並不是透過知識或概念來判斷是否為美,因此審美不具備任何知識或規則作為客觀的標準,所以鑑賞判斷只能是「主觀的」。對於美者的判斷是透過審美過程,藉由辨別能否從該對象的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來評判該對象是否為美。

用知識來區分事物,大家可能比較容易理解。像是我們可以基於數學的概念,去判斷 1+1=2 為正確的;或基於物理的知識,明白蘋果會落下是因為萬有引力,而不是魔法。那麼,如何透過想像力來區分美呢?

康德所謂的「透過想像力來判斷美者」的意思是,當我們在對某對象進行審美、欣賞時,激發我們想像力活動的過程,就是康德所說的「鑑賞判斷」,並且在這個過程中獲得的愉悅感受,就稱作「美感」。而激發起我們發生鑑賞判斷的對象,就稱作為「美者」。

美的價值

美的價值在於我們能從對事物的審美中激發起我們想像力的活動,而所帶來的愉悅——也就是美感,是隨之而來的。

不是某事物令我們獲得了某種愉悅,我們才判斷該對象是美的。此種情況,就被康德稱作為有興趣、有利害的愉悅。有興趣的愉悅,總是基於某種「欲求」關係。而有利害的愉悅是經驗的、是感官的,它是不自由的,因為必須透過感官的滿足作為前提條件。

而康德認為,當我們在討論「某事物是否為美」之問題,若是基於經驗的,則就沒有討論的必要,因為經驗的事物是個人的、不具有普效性的。但當我們在提出一個事物能夠被稱作「美」的時候,總是帶有一種期待、一種要求,期待著他人的同意,也就是說,在美這件事情上的討論,人們是追求普效性的。

因此,要判斷一件事物是否為美時,必須對於該事物沒有任何的「興趣」,因為若有興趣及利害關係,則將落於個人的、經驗的討論,是沒有意義的。鑑賞判斷的首要前提就是所謂「無利害」、「無興趣」的概念。

三種愉悅:感官的愉悅、善的愉悅、審美的愉悅

對於人獲得愉悅的方式,康德將其區分為三種,感官上的愉悅,被稱作「適意」;理性上、概念上的愉悅,被稱作「善」;審美上的愉悅,被稱作「美」。

美不是適意者,不是感官的滿足。因此美就不是感官享受;美也不是善者,不是透過理性或概念來滿足,因此美是「沒有目的」的。因此美就不是善。也就是說,康德很明確的將美與適意、善分開討論,看到這邊你可能不一定理解康德的美到底是什麼,但至少你該知道,康德的美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美有所差異,且條件挺嚴格的。

第一機竅的小結

從第一機竅中可以得知康德將「美」的存在,建立於一種審美的活動之上,而此審美活動就被特稱為「鑑賞判斷」。獲得美感,是透過鑑賞判斷;辨別美者,也是透過鑑賞判斷。且鑑賞判斷不是基於知識或者概念的判斷,因此是主觀的。這樣的研究方式與我們一般認知的美的研究有所區別,我們一般認知美的研究可能會放在客體上的討論,研究什麼樣的性質、條件、形式會讓人感到是美的;相反的,康德則將美的研究著重在人的心智能力之上,提出了鑑賞判斷的概念來進行闡述。

以及區別了美者與適意者、善者的分別,適意的愉悅透過感官的滿足來判斷;而善的愉悅則是透過符合道德規則或滿足目的的實踐來獲得,因此都是不自由的,是基於對某事物的興趣、利害或實存而確立。而美者是自由的,不依賴於特定概念或特定事物的存在,美的愉悅是透過想像力這般心智活動的過程中獲得。屏除對事物感官上及實存上的需要,也就是所謂無利害、無興趣之概念。


第二機竅:無須概念的普遍性

「無須概念而普遍地讓人喜歡的東西,就是美的。」《判斷力批判注釋本》

鑑賞判斷的共通性

美感是在鑑賞判斷的過程中,將注意力投入在某對象中,想像力自由發揮時所獲得的愉悅。承接第一機竅的討論,我們知道它不可能是基於任何私人的條件或興趣作為愉悅的根據。那麼我們則可以相信,從鑑賞判斷中獲得的愉悅,也能期待其他人在經歷與自己相同的鑑賞判斷時,能夠獲得相同的愉悅,我們有去預設著這個判斷的有效性的資格。

適意是主觀的,且不具普效性

適意的滿足,建立於個人的感官、情感偏好之上,因此它對於某事物喜愛的判斷,就是個人的、主觀的。就像每個人對於美食、美景的偏好一樣,可能都有所差異。即便感官的鑑賞能夠找到與部分的人有共通點,但總不是對於所有人適用的。

善是客觀的,且具有普效性

善的滿足,則是建立於理性、概念或道德法則之上,它對於某事物喜愛的判斷,就是客觀有效的。

當然,對於道德或者善的討論不一定有所定論,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不見得那麼客觀有效。但就邏輯、理想上,因為善的滿足是建立在一種目的、規則之下,因此具備了客觀有效的基礎。

美是主觀的,但仍有普效性

如上所述,美感的獲得是基於鑑賞判斷的過程,它有點類似一個心智活動的狀態。而這就是為什麼之所以雖然審美判斷是基於一種個人的、主觀的判斷過程,但卻具備普效性。因為人們具有一樣的心智能力。(在此所謂一樣的心智能力,並不是說擁有一樣的思考速度或大腦發達的程度相同,而是人們都有知性及想像力的能力是一樣的、是人們都共同具備的。)

且要注意,普效性不在於人們對於同一事物,就會一定有一樣的審美判斷。而是我們能夠相信著、期待著,若其他人都經歷了一樣的鑑賞判斷的活動,則都能從此獲得愉悅的普效性,以及我們能夠期待著其他人贊同我們此判斷的普效可能性。因為對於一個事物是否為美的判斷,康德將所有的重點都強調是在「人的主體之上」,基於人的一種「共通屬性」而存在其普效性。

美不具有概念、不牽涉客觀普效性

簡單來說,美者不像善者,美不具有概念。這是美者與善者最主要的分別。

善者包含了對於客體或規則有了概念的界定,因此對於善的判斷總是普遍有效的;美是沒有概念的,美的判斷僅僅是透過鑑賞判斷後獲得美感而得知。因此對於美的判斷是主觀的,並不涉及客體的任何討論。必須經由鑑賞判斷之後,我才能宣布某事物是不是美的。而如果對方要確認某事物是不是真的為美或不美的,那麼對方則也同樣要透過鑑賞判斷才能同意。值得注意的是,對鑑賞判斷來說,在對方同意自己的判斷之前,我們就已經能期待著對方也會同意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鑑賞判斷的鑰匙:審美判斷「邏輯地」先於美感的發生

也就是說,鑑賞判斷「邏輯上」優先於美感的發生。我們是先進行了判斷,才伴隨著美感的獲得。

當然對於一個現實中的情況來說,判斷與美感的發生可能幾乎是同時發生的。而這一點卻相當的重要,從這一點來說,美的愉悅將與感官的愉悅更明顯的劃分出界線,因為感官上的判斷是先有了滿足及愉悅,而才有了對於某事物判斷。美感的判斷產生邏輯的優先於感受的發生,康德說這是解決美者的判斷的一把鑰匙,值得高度注意。

第二機竅的小結

在這邊大家應該開始能夠感受到美是什麼,並且開始能夠理解到鑑賞判斷,就是一種心智活動的過程——一種想像力自由發揮的過程,而這樣的心智活動的過程,則被康德說成是一種「判斷」的過程,原因就是康德研究「美」的方式,就有點像他研究「知識」以及「道德」的方式,他研究的重點在於人的思維能力、認識能力之本質及基礎規則,所以透過一種「判斷」過程來進行分析。研究下判斷的規則、基礎是什麼,並基於著什麼樣的理由。

對於鑑賞判斷來說,普效性不在於對於客體的概念上的區別作為基礎,而是每個人都具備的相同的心智能力之基礎,因此美是無須概念、主觀的,但同時有普遍有效的可能性之存在。


第三機竅:無目的的合目的性

「美是一個對象的合目的形式,如果這形式無須一個目的的表象而在對象身上被感知到的話。」《判斷力批判注釋本》

什麼是目的、目的性

簡單來說,我們看到世間上所有的對象,我們都替其設想有一個目的存在,作為它的根本原因、根據。而這個原因 (目的) 符合著我們設想結果的這種性質,就被稱作「合目的性」。

無目的

愉悅的根據,則被視為愉悅的「目的」。而此目的是基於對象是否造成愉悅的判斷作為根據。而感官愉悅的判斷,總是基於個人對於某事物的目的而存在,期待著透過某事物來獲得滿足、享受。但就像上述討論的,美者並不能基於一種個人的、感官享受的目的而存在。因此關於美者的判斷則該是「沒有目的」的

合目的性

同時審美的愉悅也不是善的愉悅,因此它不基於邏輯的、概念的方式去評判其合目的性。所以,對於美者的合目的性的根據,只能基於「美的對象與自身的愉快情感相結合」作為根據,成為一種主觀的合目的性形式。(「主觀的」是由於它是透過個人情感的愉快與否作為判斷的標準)

第三機竅的小結

鑑賞判斷以「主觀的合目的性」的形式存在著。而合目的性在於鑑賞判斷與主體內部情感的關係——透過審美想像力遊戲的活動獲得愉悅之關係。

且因為其合目的性不能是基於概念的,因此我們可以解讀成,對美者下判斷的過程是「自由的」、「無所限制的」。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則能夠更進一步的明白康德所謂的審美狀態——想像力自由遊戲的狀態,也就是當我們的心智,不斷處於一種自發性創造、自由自在探索的遊戲過程。

因此,康德所界定的「美」,則是有自由、遊戲、創造、多樣的、想像力等關鍵的元素組成,並透過這樣不斷發生判斷的過程——想像力自由遊戲的過程,獲得不帶有興趣的愉悅。而鑑賞判斷中「判斷」二字,並不像我們一般理解的,是很武斷、結果單一的;相反的,鑑賞判斷是在雜多的概念中不斷探索、不斷想像且充滿著可能性的過程,所以稱作此活動為「遊戲」。


第四機竅:無須概念的必然性

「無須概念而被認識為一種必然的愉悅之對象的東西,就是美的。」《判斷力批判注釋本》

共感

共感,也翻成共通感。是鑑賞判斷的所設定的一種先決條件。之所以鑑賞判斷能夠擁有客觀的必然性,則是因為有這一前提假設。

這個假設不是基於理性的概念,而是基於情感的,是一種感性的存在。康德認為,心智上想像力的活動,處於一種形成概念之前的認識能力,若雜多的表象收束成為一個明確的概念之後,則想像力的作用就停止了,接著就由理性接管。

知識的產生

因此,一個知識要產生,它必須經歷一個感性及想像力作用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想像力不斷作用,不斷的創造、生成、比對...等來形成單個或多個概念。最後,感性及想像力終於從雜多的自然中收束成一個明確的概念,而這時候,透過人的理智,變可將諸多的概念進行整理、分類、歸納,就漸漸形成了知識庫、或者像是學科一般的存在。

而康德認為,若我們同意知識具備普遍有效的傳達性的話,那麼沒有理由在共感這個條件上卻不具備普遍有效的傳達性。因為共感的這個條件是知識成為可能的先決條件。也可以說,至少就知識的發生,康德認為感性先於理性,或者至少作為理性的基礎。如果知識具備普效性的話,那共感又何嘗不可?

第四機竅的小結

鑑賞判斷是主觀的,但若有「共感」作為必然性的前提條件的話,那麼鑑賞判斷則能夠成為如同知識那般客觀的存在。這就是第四機竅的無須概念卻具備必然性的關鍵因素。

要注意,我認為康德口中的「無須概念」的意思不是說鑑賞判斷與概念沒有關係,僅僅是表示它不是透過單一的、確定的概念進行判斷、辨別;相反的,鑑賞判斷與「概念」這件事有很大的關聯性,鑑賞判斷正是描述人們的一種感性能力,是一個透過我們的感覺、知覺以及想像力的作用,不斷自由的創造、生成、比照許多概念的過程,我們的心智能力在雜多而似乎沒有規律、沒有規則的世界中,一種企圖分辨、收束成確定的概念之過程,是一種主體與事物獲得的感覺表象協調作用的狀態。這個狀態所產生的感受,就是美感。


總結

這篇文章,或許第一時間會覺得不是很容易理解,主要的原因是文字意義本身的陌生感,比如說「美」、「美者」或「審美」等詞彙,可能都不像是我們一般日常所使用的意思。相比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認識的美,康德在鑑賞判斷中所界定的「美」,真的是非常狹小的一個範圍。

而鑑賞判斷中的美,也被康德稱作「狹義美」,或稱作「自由美」。康德美學當然不只這些內容,還有像是依附美、自然美、崇高等概念。透過更明確的範疇分類,這是康德把美說清楚的方式。

礙於篇幅以及文章設定,本篇文章將所有篇幅來討論康德美學中的核心概念——鑑賞判斷。認識鑑賞判斷這個概念,我認為對於每個人的認知、思維來說都有一定的啟發性。因為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待美總是含混的、或是看輕它,但我覺得這件事情反映的是我們的思維,這才是關鍵的。在思考、思維層面上,如果我們都能這麼的嚴謹看待,並剖析事物的時候都思考著它的根本原因,那麼我認為將有助於我們更好的面對雜多而混亂的現實。

尤其對於藝術工作者、設計師、作家等具有創作性質的活動或是工作,我們怎麼能將藝術、設計以及美看輕呢?這件事情如果總是含混的看待它,那麼我認為則會造成工作上許多的不順暢,以及衝突無法解決的情況。用詞含混,則會發生雞同鴨講的情況;思維含混,腦袋就真的是一大糊塗。總之,這含混的情況總是不利於創作、感性性質的工作。

因此,透過鑑賞判斷的了解,我認為不僅僅是學會一個哲學、美學概念,而是效法此種精神,並落實於實踐、工作之中,我相信一定有所幫助。而關於康德美學的其他概念,將於日後貼文的更新。

avatar-img
9會員
48內容數
歡迎交流討論!目前文章主題內容:設計、哲學與美學、空中花園、書評、當兵小記。部落格行銷服務合作歡迎以 email 聯繫:javiisdesign@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aviis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康德的鑑賞判斷提供了對美的具體且深入的理解,同時化解了「美是什麼」、「美的主客觀問題」之衝突。本文透過介紹康德美學中鑑賞判斷的概念,藉由此概念解決上述的問題,並闡述了鑑賞判斷雖為主觀,但具有普遍必然性基礎的可能,使得創造「美感」的工作者有了實踐的依據。
康德的鑑賞判斷提供了對美的具體且深入的理解,同時化解了「美是什麼」、「美的主客觀問題」之衝突。本文透過介紹康德美學中鑑賞判斷的概念,藉由此概念解決上述的問題,並闡述了鑑賞判斷雖為主觀,但具有普遍必然性基礎的可能,使得創造「美感」的工作者有了實踐的依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理性、感性、靈性,此三種人類與生俱來擁有的性質,就在我們的本性裡。 其中的變幻無窮、巧妙搭配,讓我們不勝感激,感激著一切。
Thumbnail
形象的直觀方式有很多種:視覺的直觀、聽覺的直觀、觸覺的直觀、嗅覺方直觀、味覺的直觀等等。但是直觀並非都產生美感。因為美感的直觀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織和補充,全方位、多感官的體驗,最能感知到形象事物的美感。
Thumbnail
講到國文課本的時候,有不少人覺得「文言文比較美」,但真的探討「美」卻又不知所以然。現在文學理論講到的美粗粗略略大概有三個方向
Thumbnail
  「我們的知識都是從感覺開始,經過理解,最終達到理性。沒有任何事物是高過理性的。」-康德   在苑舉正老師經年累月的教學經驗與活用哲學的資歷下(曾擔任財經台評論員、目前經營YT(苑舉正的正舉苑)與b站(bilibili:苑舉正)),哲學不再是艱澀難懂的學問,而是有用且與生命有關的學問
Thumbnail
  在本書後記中,作者顏擇雅提到,羅蘭‧巴特〈艾菲爾鐵塔〉是她很喜歡的散文,讀第一遍充滿推理上的驚喜,讀第二遍雖不再驚喜,卻仍然可感受到詩意美、哲思美,於是期許自己也能寫出這樣晶瑩剔透的思考文。我想,她成功了,本書由許多篇小散文構成,書名「向康德學習請客吃飯」,便是其中一篇談論康德的最高道德
Thumbnail
美感,或說美,是一種如同痛感、涼感等單一的感受,亦或是一種綜合的感受?8大藝術中,文學、音樂、繪畫、彫塑、舞蹈、建築、戲劇、電影,有7大是跟視覺有關的藝術,僅有音樂是非視覺性的藝術。美感是僅屬於視覺與聽覺的嗎?亦或味覺也因美食而有了美感?近來社會上大推美感教育;從教科書、字體、以及鼓勵學生參
Thumbnail
精神層面受外在環境影響而情感流竄的同時,藝術可以作為我們的內涵,我是這樣理解這本書的。
Thumbnail
我們怎麼判斷一個人活得好不好?最簡單的判斷標準就是:看這個人有沒有選擇 對於「選擇」所寫下這樣的感悟:正因你遇過那樣迷人的靈魂,所以更加確信「時間的取捨與有意識的選擇」是如何堆疊出,生活和自己的,如果能擁有更多的籌碼與資格,就有條件選擇而不是被選擇,如如此也就不用在一個沒那麼理想的選擇中猶豫。
Thumbnail
理性、感性、靈性,此三種人類與生俱來擁有的性質,就在我們的本性裡。 其中的變幻無窮、巧妙搭配,讓我們不勝感激,感激著一切。
Thumbnail
形象的直觀方式有很多種:視覺的直觀、聽覺的直觀、觸覺的直觀、嗅覺方直觀、味覺的直觀等等。但是直觀並非都產生美感。因為美感的直觀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織和補充,全方位、多感官的體驗,最能感知到形象事物的美感。
Thumbnail
講到國文課本的時候,有不少人覺得「文言文比較美」,但真的探討「美」卻又不知所以然。現在文學理論講到的美粗粗略略大概有三個方向
Thumbnail
  「我們的知識都是從感覺開始,經過理解,最終達到理性。沒有任何事物是高過理性的。」-康德   在苑舉正老師經年累月的教學經驗與活用哲學的資歷下(曾擔任財經台評論員、目前經營YT(苑舉正的正舉苑)與b站(bilibili:苑舉正)),哲學不再是艱澀難懂的學問,而是有用且與生命有關的學問
Thumbnail
  在本書後記中,作者顏擇雅提到,羅蘭‧巴特〈艾菲爾鐵塔〉是她很喜歡的散文,讀第一遍充滿推理上的驚喜,讀第二遍雖不再驚喜,卻仍然可感受到詩意美、哲思美,於是期許自己也能寫出這樣晶瑩剔透的思考文。我想,她成功了,本書由許多篇小散文構成,書名「向康德學習請客吃飯」,便是其中一篇談論康德的最高道德
Thumbnail
美感,或說美,是一種如同痛感、涼感等單一的感受,亦或是一種綜合的感受?8大藝術中,文學、音樂、繪畫、彫塑、舞蹈、建築、戲劇、電影,有7大是跟視覺有關的藝術,僅有音樂是非視覺性的藝術。美感是僅屬於視覺與聽覺的嗎?亦或味覺也因美食而有了美感?近來社會上大推美感教育;從教科書、字體、以及鼓勵學生參
Thumbnail
精神層面受外在環境影響而情感流竄的同時,藝術可以作為我們的內涵,我是這樣理解這本書的。
Thumbnail
我們怎麼判斷一個人活得好不好?最簡單的判斷標準就是:看這個人有沒有選擇 對於「選擇」所寫下這樣的感悟:正因你遇過那樣迷人的靈魂,所以更加確信「時間的取捨與有意識的選擇」是如何堆疊出,生活和自己的,如果能擁有更多的籌碼與資格,就有條件選擇而不是被選擇,如如此也就不用在一個沒那麼理想的選擇中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