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很可能沒有)如是說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前圖紙2024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康德(很可能沒有)如是說〉2024-01-07


  「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這句期許人「莫生氣」的格言,出現在國小社會科的教師專用課本後面的補充資料,並被標示「哲學家康德說」。在教科書出版業工作的朋友知道我們是「哲學朋朋」,詢問這是康德在什麼背景下說的話?有沒有前後文?


  我也好奇,所以查了一下。確實,網路上有非常多各式各樣的資料寫著「康德說過」,但沒有一個人指出康德在哪裡、什麼情況下說過。同時,也有少數文章寫著「愛迪生說過」;以及,我認為看起來更有道理的「證嚴法師說過」。畢竟,比起說它是某種「實踐理性原則」,怎麼看都更像是一句「靜思語」。



  很快的,我們能在搜尋引擎中找到一篇名為〈康德說過這句話嗎?〉的文章。該文提到,數以千計的中文圖書中都冠名收錄了「康德的」這句話。除了大眾讀物外,這些書中甚至包含了《新華句典》、《康德的批判哲學》等應該要更嚴謹的書籍。


  然而,該文的作者指出,沒能找到那句話任何的中德對照版,常見的對應英文也無法從康德著作的英文翻譯中找到。在一些英文網頁上,有相近意思的格言被標註出自「佛陀」,但幽默的是,連那些說法也被人質疑說是假的引用。不只康德或愛迪生沒說過,佛陀也沒有。


  該文的作者找到了一些相似的說法,分別出自英國的詩人亞歷山大.蒲柏與參與了蘇格蘭啟蒙運動的亨利.霍姆,兩位與康德時代重疊,但生卒年都略早於康德的英語世界作家。後續,這名作者也闡述了他對於這段話的理解,試圖去從義理的角度考慮這段話,以及康德是否可能有這樣的表述。


  他的結論是偏向否定的。無論從文獻證據還是思想理路,康德大概沒有說過這句話,也不會說這句話。



  單就這句話而言,或許我們都能同意「是誰說的不那麼重要」,這句話就是某種「講身體健康的」民間智慧。但糟糕的是,它就這麼地以訛傳訛,被塞進康德的口中。就像那句整天被各式各樣的人掛在嘴邊的名言「我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我會誓死捍衛你說它的權利」一樣,伏爾泰根本就沒有說過。


  隨著更多人開始使用AI來輔助寫作(或甚至人去輔助AI寫作),這樣偏頗甚至胡編亂造的錯誤資訊會比過去來得更多,也會有更多人不假思索地引用與傳播這些有問題的資訊,讓「三人成虎」在每一瞬間發生。


  另一方面,一些刻意編造的假資訊也用類似的邏輯進入我們的日常。當所有人都知道我們的電視台與網路媒體會去抄論壇中網民的言論當新聞時,那些(無論境外或境內)想要散播假訊息的人只要在ptt上po文,爆料自己「夢到」什麼什麼事情,只要夠聳動,不用多久那件事情就會被根本不查證的媒體從業人員快速地傳播出去。「叮」一聲,洗稿自動完成。


  接下來,極端思想的義勇軍會自動地轉發那些「貨真價實的新聞」,義憤填膺地把那些根本不存在的事情當作真實事件傳播出去。即便會被闢謠、會被查核與釐清。但只要一度有傳統媒體「背書」,會相信的人早就已經相信。在這種糟糕的媒體模式下,效果早就達成,甚至不需要太多成本。



  〈康德說過這句話嗎?〉的文章尾端,署名為復旦大學古籍所教授蘇傑。查詢復旦大學古籍所網站,教授確有其人,但他主要的研究領域似乎是希臘羅馬文獻。有沒有可能基於興趣,或某些其他原因寫過這篇文章呢?我不知道。


  就像那些寫著「哲學家康德說過: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的書籍可能是錯的,那篇文章提供的資訊也不見得完全正確(但我們也還是不必拿他們的錯誤懲罰自己)。當然,這裡的所有文章也是一樣。讀者在每一次閱讀的時候需要自己去判斷、自己去查證、自己去思考。


  「為你們自己防備查拉圖斯特拉!他也許已經欺騙你們。」不要輕易相信查拉圖斯特拉,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到粉絲專頁閱讀:

https://www.facebook.com/PreBluePaper/posts/pfbid0HvKV52Xo7Gg4GXqnRVzfS5xZXuBwomy657LuPd92qEtd6ACqKASvhn9rfJA9fJERl

avatar-img
86會員
764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對康德「正義」觀點之我見 -《Justice.正義》讀後   哈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Michael J Sandel邁可.桑德爾所著《Justice-What is the Right Thing to Do?》(正義.陳信宏譯),內容描述的論證方式,邏輯推理循序漸進,是部解構一般人對社會公平正義
Thumbnail
在康莊大道上,想盡辦法要活出自己,不然就只能過古人的所指引的道理過日子。 因為既然有最好的道理存在,只有照著做,才算珍惜生命。 如果以浪費為前提,我們什麼也不必討論。
Thumbnail
這是一篇介紹康德倫理學中關於建立原則和行動的文章,內容涉及了康德哲學中的概念和論點,以小明和阿牛之間的互動,與小明提出的反駁舉例,從中解釋了康德哲學對於倫理行為的看法,也透過思想實驗來練習標準化一個原則。
最近這種講法甚囂塵上,意思是別去管任何閒事! 我在一段時間前,曾聽過有位易學教授講這句話,但他的本意是別過度左右別人的想法。有人執意要做某件事,如果自己覺得不妥,勸一下,點一下就好了。對方如果不聽,那就是他的因果了。不是說有人掉下河了,不去救也不報消防隊,那人會生會死都是他個人的因果! 實際上,
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此句無啥問題:「…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廣德如否,建德如偷,質真如渝…」。此一小段前後(從「建言」起始)都是四字句,老子寫書(或古人寫書)會那樣突來一五字句麼?難道是,「廣德如不足」無法用四字表達麼?可能麼? 橫書思考不易發覺,直書思考就能略猜一二。當「不口建」依序縱排且建字不完
Thumbnail
透過比較易懂的文字,介紹康德美學中的關鍵部分之一——鑑賞判斷,以及透過說明鑑賞判斷的四大機竅,以窺其全貌。
Thumbnail
本文試著將《論述設計》中提及現今工業設計發展所面臨的八項挑戰,透過康德的「鑑賞判斷 (又譯:審美判斷)」嘗試說明工業設計的實踐與此哲學思維的連結。透過這位18世紀哲學家提出的觀點,透過此篇文建立起一種連結,以反思現今工業設計面臨的八項挑戰,包含:功能主義、形式主義、商業主義等方向。
Thumbnail
  海德格(Heidegger)提出存有論,認為存有(Being)是形上學的本質、是形上學的形上學,他以此對比康德(Kant)知識論的形上學,認為從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以降,到康德、德國觀念論等的形上學都是「特殊」形上學,而非「普遍」形上學,因為傳統的哲學對「存有」遺忘。如同笛卡兒(Desca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對康德「正義」觀點之我見 -《Justice.正義》讀後   哈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Michael J Sandel邁可.桑德爾所著《Justice-What is the Right Thing to Do?》(正義.陳信宏譯),內容描述的論證方式,邏輯推理循序漸進,是部解構一般人對社會公平正義
Thumbnail
在康莊大道上,想盡辦法要活出自己,不然就只能過古人的所指引的道理過日子。 因為既然有最好的道理存在,只有照著做,才算珍惜生命。 如果以浪費為前提,我們什麼也不必討論。
Thumbnail
這是一篇介紹康德倫理學中關於建立原則和行動的文章,內容涉及了康德哲學中的概念和論點,以小明和阿牛之間的互動,與小明提出的反駁舉例,從中解釋了康德哲學對於倫理行為的看法,也透過思想實驗來練習標準化一個原則。
最近這種講法甚囂塵上,意思是別去管任何閒事! 我在一段時間前,曾聽過有位易學教授講這句話,但他的本意是別過度左右別人的想法。有人執意要做某件事,如果自己覺得不妥,勸一下,點一下就好了。對方如果不聽,那就是他的因果了。不是說有人掉下河了,不去救也不報消防隊,那人會生會死都是他個人的因果! 實際上,
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此句無啥問題:「…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廣德如否,建德如偷,質真如渝…」。此一小段前後(從「建言」起始)都是四字句,老子寫書(或古人寫書)會那樣突來一五字句麼?難道是,「廣德如不足」無法用四字表達麼?可能麼? 橫書思考不易發覺,直書思考就能略猜一二。當「不口建」依序縱排且建字不完
Thumbnail
透過比較易懂的文字,介紹康德美學中的關鍵部分之一——鑑賞判斷,以及透過說明鑑賞判斷的四大機竅,以窺其全貌。
Thumbnail
本文試著將《論述設計》中提及現今工業設計發展所面臨的八項挑戰,透過康德的「鑑賞判斷 (又譯:審美判斷)」嘗試說明工業設計的實踐與此哲學思維的連結。透過這位18世紀哲學家提出的觀點,透過此篇文建立起一種連結,以反思現今工業設計面臨的八項挑戰,包含:功能主義、形式主義、商業主義等方向。
Thumbnail
  海德格(Heidegger)提出存有論,認為存有(Being)是形上學的本質、是形上學的形上學,他以此對比康德(Kant)知識論的形上學,認為從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以降,到康德、德國觀念論等的形上學都是「特殊」形上學,而非「普遍」形上學,因為傳統的哲學對「存有」遺忘。如同笛卡兒(Des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