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花一篇來分享《思考101》給我的啟發,主要來說說「確認偏誤」
畢絲瑪(化名)是作者曾指導過的學生,她很生氣地打電話給作者訴說她所發生的事:去看了一位新的醫生,並且剛剛氣沖沖地離開診間。
畢絲瑪從高中開始就有神奇的健康問題,只要吃東西就會感到反胃,尤其是早上,有時甚至吐到暈過去。也因此她骨瘦如柴,看過的醫生排除了眾多常見的疑症,例如乳糜瀉、潰瘍、胃癌,但就是無法判斷症狀從何而來。
她這次去看這位新的醫生,是因為她剛搬到新的地方,需要重新開她的抗噁心藥物處方簽。那位醫生客氣地聽她描述症狀,然後問:「妳喜歡吐嗎?」
畢絲瑪感覺到他懷疑她得了厭食症,這讓她猝不及防,說道:「不喜歡,我不喜歡吐。」
醫生(心想,她當然會否認她的問題):「妳喜歡吃東西嗎?」
畢絲瑪(懷疑世上有哪個像她一樣患有慢性消化問題的人會喜歡吃東西):「不喜歡。」
醫生(心想,果然,我就是懷疑那個,我們有進展了):「妳想自殺嗎?」
畢絲瑪:「不想!」
對話進行到這裡,畢絲瑪已經氣到走出診療室,醫生想必會把她的反應詮釋成情緒激動地否認,對自己的診斷深信不疑並認定她在逃避自己的問題。他跟著畢絲瑪來到候診室,當著其他病人面前對她大叫:「回診間!妳的問題很嚴重!」
畢絲瑪便直接衝出去回到車上,打電話跟作者傾訴。
多數厭食症引發的症狀常見因素已經過排除,可以確定的是那位醫生的診斷是錯的,而這位醫生偏離正軌的原因在於,他只問了能證明自己的懷疑無誤的問題,以先射箭再畫靶的方式問,也因此不管畢絲瑪怎麼回答都得到這位醫生心裡想的結果。這正是「確認偏誤」。
第二個故事是過去歷史很重大的確認偏誤。從古代到十九世紀末,西方治療者都相信,如果妳能取出病人的「壞」血,他們的病情就會好轉。據說喬治.華盛頓是在治療喉嚨感染時,被醫生抽出 1.7 公升的血液而喪命,想像一下,兩隻酒瓶裝了滿滿的血!
2000 多年來我們的祖先對放血的習俗深信不疑,但在華盛頓出生的時候,就已經明白地球是圓的、牛頓已經闡述三大運動定律,但他們依舊相信放血有奇效。
這是因為在他們的歷史背景下,聽說過 1820 年時,英王喬治四世放了 150 盎司的血,又活了10 年,還聽說了放血治好鄰居的失眠。更重要的是,聽說整體而言,有四分之三生病的人在放血後好轉 。這些資料似乎令人信服,但,回到現實中,假設有 100 人生病且沒有去放血,也會有 75 個人病情好轉,同樣是四分之三的機率好轉,這是因為人體多數時候是有自癒能力的。然而人們卻忘了查明沒去放血的人會發生何種情況,僅僅著眼於眼前支持性的證據。
只考慮先浮現腦袋的假設,是無法讓我們找出正確答案的。
與我們心裡想要的證據吻合,其中會有非常多種可能解釋,因此可以做的解決方法是:考慮那些可能說出「不是」的問題。
以畢絲瑪的例子來說,想要驗證究竟是不是厭食症的可能性,醫生該問她的是「別人說妳瘦,妳會覺得自己很胖嗎?」、「妳覺得飽的時候會讓自己吐嗎?」如果是這些問題,畢絲瑪會很高興地回答「不會」,有了這些證據,醫生就會對初始診斷感到沒那麼有把握了。
以放血的例子來說,就去驗證看看沒有放血的人會發生何種情況,不過難處就在於,有沒有人願意「不」放血,因為這表示得去承擔和過往經驗不同的風險。
這邊作者來一個關於確認偏誤的隨堂測驗,引用自《理性商數:關於理性思考測驗》,或許能闡明辨識確認偏誤的難度。
一位研究人員對「自尊」和「領導特質」之間的關係感興趣,抽樣1000名被鑑定領導力優秀的人,其中990位有高自尊,10位為低自尊,在沒有其他資訊的情況下,從上述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1) 自尊與領導特質之間有強烈正相關
(2) 自尊與領導特質之間有強烈負相關
(3) 自尊與領導特質毫無關聯
(4) 無法從這些數據得出任何結論
有興趣的話可以來試著答答看😆
~
~
~
~
~
~
~
~
~
~
~
那就繼續說下去囉
如果選 (1),那跟3分之1學生一樣,並不是正確答案。選了 (1) 的人當中不乏俗稱的神童、畢業生代表、數學和辯論競賽冠軍。但確認偏誤的威力還是很驚人,就算他們才剛學過。
高自尊與高領導力有關的假設貌似是有理的初步假設,而且看起來有 99% 數據支持,那怎麼可能是錯的呢?
事實上,問題出在那位研究人員手上沒有任何領導特質不佳者的資料。如果 99% 領導力不佳者也有高自尊,那我們就不能做出領導力與自尊正相關的結果了。因為研究人員沒有那些資料,正確答案是 (4) 無法從這些數據得出任何結論。
我自己在看到這邊的時候覺得非~~~常驚訝,因為我就是選了 (1) 的人 🫣,內心更多的是興奮,覺得自己腦袋真的有盲點啊!
其實確認偏誤具有適應力,讓我們做為一位「認知吝嗇鬼」,目的是保留腦力,保留「認知能量」給生存、更為急迫的事。假設過去祖先已經建造好房子了,那麼就不必要費心去思考怎麼使用水泥來蓋出房子(除非是相關專業)。
未來有很多的可能性足夠讓我們去考慮,但如果現實已足夠滿意,我們的腦就需要停止去搜尋、思考,以避免我們持續耗費過多能量,這也稱作「滿意即止」。然而,與之相反的是「最大化」。
「最大化者」永遠再尋求更好的工作、簡單的 Email都要打好幾次草稿,即使滿意現狀,仍會幻想不同的生活。「滿意即止者」不會在挑禮物時經歷太多選擇障礙、會勉強去接受次佳選擇,也不認為人的關係必須先測試很多關卡才決定要不要投入。
有趣的是「滿意即止者」通常比「最大化者」來得快樂,不會執著於追尋完美伴侶,而會和足夠好的人定下來,享受關係;與其執著去到最知名、評價最高的餐廳,不如在附近一間看起來足夠乾淨的小吃攤享用午餐就好。也因此,確認偏誤或許就是我們「滿意即止」需求的副作用,當現狀已經夠好了,阻止我們搜尋無窮無盡的選擇,也讓我們感到比較開心。
會出問題的地方在於,即便已經適應不良或是給出錯誤答案,我們依舊一直使用它(確認偏誤)。例如,不追求完美伴侶很好,但如果已經不斷有問題發生了,卻依舊持續保持原先做法和想法。這邊書裡提供的解決方式是,可以試著為兩種可能都提出證據,給兩邊想法公平的意見很重要!
假如,這個「伴侶並非完美」的信念是位於自身信念中,也就是知道自己不完美。但這並不是說可以一直仗著自己不完美而不去做出改變,也試著從「最大化者」角度思考:「怎麼樣可以與對方的相處好一些呢?」像這樣為兩邊想法都提出意見。
我自己其實是一個會有各種想法冒出來的人,也可以說是有時候想很多吧,像是在做選擇的時候,決定要買A課程或B課程,我第一個念頭可能是:A!因為我現在很需要他的內容!但隨後可能又會冒出,可是A課程有點貴、時間點不太好,倒是B課程的評價看起來不錯。稍微分析完A、B優缺後,也有可能再去其他平台搜尋有沒有其他 C D 課程。
像是這樣的念頭在打架,有一陣子會覺得自己這樣好像不太好,有些猶豫不決又耗費時間、精神,但後來了解到其實這也能幫助自己不會過於衝動,或是過於偏頗的想法。
所以重點或許在於讓自己有一個平衡,就像是讓內心中的「滿意即止者」與「最大化者」都提出意見,因此我在看書裡這一段的時候就覺得:哇~~~原來這是好方法!
另外來分享,在讀的過程中腦海裡聯想到很多認知偏誤在我生活中的例子。
像是看到星座網站、社群媒體提到各種星座資訊 (以下舉例非常偏頗,故舉較正面特質🤣):
水瓶座 → 想法跳躍有創意
雙魚座 → 情感豐沛
金牛座 → 穩重務實
基於這個腦袋偷懶的機制,就會替不同人貼上屬於該星座特質的標籤,其實為了方便認識不熟的朋友或是當個話題,這樣也不錯。但會出問題是在於,即便對方已經展現出相反特質了,卻依舊不撕下這些標籤,持續認為對方就是自己當初想像中的樣子。
另一個我想到的是關於感情。我朋友(其實就是自己🙈),因為過往有被背叛的經驗,導致在與下一個伴侶相處上,會有點過度揣測對方的行為
咦?他/她明明回家了卻沒有回訊息,是不是背著我幹嘛?跟異性聊天?玩遊戲?
即便現在的伴侶已經和過去不同,但自己卻緊抓著過去的認知,不斷從對方身上找出任何能夠驗證自己想法的行為,來證明自己的想法是對的。想到這個例子真的讓我冒出冷汗😓,也很感謝自己後續的覺察和探索,包括尋找各種資源,看書、影片並實際做出改變,還有很重要的,和伴侶說明與分享想法。
我自己對於這本書覺得很佩服🙏,因為用了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我們有各式各樣偏頗的想法,而且還能夠聯想到其他自己腦袋中曾有過的盲點。推薦給想要更認識自己思考方式或想法的朋友~🧠💬
-
是說第一次在文章中加入了生成圖片,很有趣的體驗😆
這裡也找的到我歐 歡迎追蹤👇
Instagram: ezra.share.inj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