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餐店裡的老太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住在新竹一個客家小鄉鎮,街上共有三個自助餐店,其中這家生意特別紅火,中午11點就開始有顧客光顧而且要排隊,門口停滿來店的摩托車有時還真沒地方停。我觀察店裡生意好的主要關鍵是菜色符合大眾口味而且便宜,一個主菜(魚或肉類)加兩個青菜也就50~70元左右,在物價飛漲的今天,這樣的價格說明常常要排隊是有原因的。

這天去買便當,向往日一樣,我拿了個裝飯的餐盒開始排隊,快輪到我夾菜時,突然聽到前面有個女客人與一插隊的老太太爭論起來。女客人說:「你不要插隊,大家都在排隊!」 老婦人反駁她:「我不是插隊,我本來就有排隊。」 邊回嘴邊堅定的插到女客人前面,然後夾起一條秋刀魚放在餐盒,接著又退回她原來排的後邊隊伍中,還念叨著: 「你看我哪有插隊,我這不是在排隊嗎? 我是怕等會輪到我時魚被夾完了!」 終於,她自己把插隊夾菜的原因說出來了。

我也看不下去了,因為事實就是她插隊也影響到我,於是我好意的跟這女客人聊了兩句 :「很難跟老人溝通的,解釋不清的,就算了吧! 」她發現總算有人認同就向我抱怨: 「明明就是插隊還有道理!」

這一幕似乎周遭的客人也見怪不怪,每個人自顧自的夾菜、結帳、取餐然後離開,整個店沒有因為這個常發生的小插曲亂了節奏而影響營業。我心中琢磨著,是不是老人的思維是個不一樣的世界? 為何連基本的先來後到卻在他們的意識中有著另類解釋與理由? 每個人終將變老,我有沒有可能以後也像她一樣,變成大家生厭卻礙於敬老的社會習慣對你選擇諒解而不計較了?

今天我又去這家店買午餐了。看了看排隊人龍,還好,沒有很長隊伍, 也沒碰見那位老太太,鬆了口氣。主菜也點隻她深怕缺貨的秋刀魚吧!

avatar-img
0會員
1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Henryhs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上了年紀,難免都有些大小疾病要去找醫生。 最近腸胃不舒服,所以到新竹台大掛號看病。 像往常一樣,一共有5~60號的人, 大家都按診間燈號排隊, 每個人看的當然是自己快輪到了沒有, 以及過號後還要等幾個人才輪到自己。 約莫過了一個多小時,這時候候診人群中出現了狀況: 「護士,我44號, 剛剛去上
陽春麵,台灣最普遍的庶民麵食。 在讀小學時代鄉下,街上有座宮廟, 廟的正後方一條街有間外省伯伯三人合開的一間麵館 。一早開店後開始忙碌的一天: 和麵桿麵, 切菜熬湯, 每當下課放學路過, 總會被店裡特有的食物香氣所吸引,記得那時如果正好有5塊錢,就會走進去吃上一碗最熱賣的陽春麵。 我每次點完麵坐
一位中國網友曾這樣評論這齣電視劇: 「就是演一位中年大叔吃飯的故事」。 2012年無意中初次觀賞「孤独のグルメ」, 起先把重心放在主角「井之頭五郎」每集所選的食堂以及點選注文的菜色,看著五郎從街道中四處張望尋找店家, 經過思考想吃的料理後走進店裡,環看四周氣氛並細看牆上菜單,不時眼觀耳聽周圍食客點
小時候在台灣的鄉下地方, 只有過年節的時候母親買來雞隻煮成白斬雞祭祀才有可能喝到鮮美的雞湯。 那雞湯的香氣遠遠的在外邊就聞到, 會令人好奇地跑去廚房一看究竟, 自多年前媽媽生病去世, 這兒時美味記憶也就隨著消失了。 2003年的冬天, 因工作初到上海, 整個人還在適應當地的工作環境以及飲食文化,
我生於1960年代的台灣客家小鎮, 小時候的印象是只有老三台電視節目, 晚上祖父會偶而收看國劇, 看文戲因為演員唱慢板較耗時會睡著, 但演到打鬥精彩的武戲不覺著了迷就忍住睡意跟著看; 後來上了專科, 聽了收音機那時候很有名的魏龍豪吳兆南相聲二人搭擋, 其中有些國劇段子聽他倆一唱一和很有味道而且有趣
人上了年紀,難免都有些大小疾病要去找醫生。 最近腸胃不舒服,所以到新竹台大掛號看病。 像往常一樣,一共有5~60號的人, 大家都按診間燈號排隊, 每個人看的當然是自己快輪到了沒有, 以及過號後還要等幾個人才輪到自己。 約莫過了一個多小時,這時候候診人群中出現了狀況: 「護士,我44號, 剛剛去上
陽春麵,台灣最普遍的庶民麵食。 在讀小學時代鄉下,街上有座宮廟, 廟的正後方一條街有間外省伯伯三人合開的一間麵館 。一早開店後開始忙碌的一天: 和麵桿麵, 切菜熬湯, 每當下課放學路過, 總會被店裡特有的食物香氣所吸引,記得那時如果正好有5塊錢,就會走進去吃上一碗最熱賣的陽春麵。 我每次點完麵坐
一位中國網友曾這樣評論這齣電視劇: 「就是演一位中年大叔吃飯的故事」。 2012年無意中初次觀賞「孤独のグルメ」, 起先把重心放在主角「井之頭五郎」每集所選的食堂以及點選注文的菜色,看著五郎從街道中四處張望尋找店家, 經過思考想吃的料理後走進店裡,環看四周氣氛並細看牆上菜單,不時眼觀耳聽周圍食客點
小時候在台灣的鄉下地方, 只有過年節的時候母親買來雞隻煮成白斬雞祭祀才有可能喝到鮮美的雞湯。 那雞湯的香氣遠遠的在外邊就聞到, 會令人好奇地跑去廚房一看究竟, 自多年前媽媽生病去世, 這兒時美味記憶也就隨著消失了。 2003年的冬天, 因工作初到上海, 整個人還在適應當地的工作環境以及飲食文化,
我生於1960年代的台灣客家小鎮, 小時候的印象是只有老三台電視節目, 晚上祖父會偶而收看國劇, 看文戲因為演員唱慢板較耗時會睡著, 但演到打鬥精彩的武戲不覺著了迷就忍住睡意跟著看; 後來上了專科, 聽了收音機那時候很有名的魏龍豪吳兆南相聲二人搭擋, 其中有些國劇段子聽他倆一唱一和很有味道而且有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紅衣的大姐約莫五十多歲的年紀,一個人幫客人們點餐、結帳、做餐、出餐,忙裡忙外就她一個人。我不知道之前的日子裡有沒有其他人幫她,也不知道為什麼這個時段只有她一個人在扛一家店…..
Thumbnail
插隊,是忽視他人的權益,而為利己的滿足個人的行為,為什麼有人要插隊?
Thumbnail
某日,在自助餐買便當時,我聽到老闆娘和一位客人說起了一樁匪夷所思的奇聞......
Thumbnail
-某日買包子 排隊買包子時前面有一對老夫妻,阿姨排在我前面,視覺看上去阿姨大概60歲上下,阿伯大概70歲。
Thumbnail
穿著貼身運動服裝的婦女,在魚攤前和老闆娘聊天,回到家充當自由的家庭保姆,照顧食材、烹飪和家務。她反思成年和照顧者的角色隨時間的變化,並享受家人在一起烹飪和聚餐的時光。
「我要火腿肉鬆蛋吐司,大冰奶,內用。」 早上七點多,我坐在早餐店的最角落,吃著美味的食物,開著最近總會路過的少婦。 果然,在不久之後,那長相甜美的少婦,帶著她的一對子女,進來點了早餐,然後在等餐點的空檔,我們眼神交會的打量著彼此, 但是,在這個人多口雜的場所,我並不想落人話柄,也就
Thumbnail
採買的時候,你常去超市賣場還是菜市場呢?以前,上班的路線會經過菜市場,我總是趕著上班匆匆路過,只有週末才特地去一趟。一日三餐的食材,大部分的時候,我是去超市採買。但是,超市裡的食物越來越貴,現在我也是菜市場的常客之一。
喜歡三不五時在街頭巷尾的小吃攤一邊吃美食,一邊欣賞店家一起為生活打拼,合作無間的場景。街頭巷尾的美味,不只提供了餵飽肚子的食物,他們的敬業樂群,認真生活的態度,一家人胼手胝足,分工合作的無間融洽讓我們吃進去的食物,飽含滿滿溫暖的能量。肚子餓時,多出去走走,去品味大街小巷中的美味與滿滿和諧溫暖的能量。
Thumbnail
中午來到母親大人的愛店~陶板屋,吃遍各處美食唯獨陶板屋的牛排,會讓母親大人念念不忘,會喜歡陶板屋也是因為店家會不定時變換菜單° 今天幫我們點餐的竟然是位外國人😀,過客的沙拉是燻鴨胸胡麻沙拉(多了胡麻醬口感更好了)、前菜是百吃不膩的醬燒杏鮑菇、湯是蒜魷海鮮清湯(有蝦、魷魚),名符其實很清淡
Thumbnail
紅衣的大姐約莫五十多歲的年紀,一個人幫客人們點餐、結帳、做餐、出餐,忙裡忙外就她一個人。我不知道之前的日子裡有沒有其他人幫她,也不知道為什麼這個時段只有她一個人在扛一家店…..
Thumbnail
插隊,是忽視他人的權益,而為利己的滿足個人的行為,為什麼有人要插隊?
Thumbnail
某日,在自助餐買便當時,我聽到老闆娘和一位客人說起了一樁匪夷所思的奇聞......
Thumbnail
-某日買包子 排隊買包子時前面有一對老夫妻,阿姨排在我前面,視覺看上去阿姨大概60歲上下,阿伯大概70歲。
Thumbnail
穿著貼身運動服裝的婦女,在魚攤前和老闆娘聊天,回到家充當自由的家庭保姆,照顧食材、烹飪和家務。她反思成年和照顧者的角色隨時間的變化,並享受家人在一起烹飪和聚餐的時光。
「我要火腿肉鬆蛋吐司,大冰奶,內用。」 早上七點多,我坐在早餐店的最角落,吃著美味的食物,開著最近總會路過的少婦。 果然,在不久之後,那長相甜美的少婦,帶著她的一對子女,進來點了早餐,然後在等餐點的空檔,我們眼神交會的打量著彼此, 但是,在這個人多口雜的場所,我並不想落人話柄,也就
Thumbnail
採買的時候,你常去超市賣場還是菜市場呢?以前,上班的路線會經過菜市場,我總是趕著上班匆匆路過,只有週末才特地去一趟。一日三餐的食材,大部分的時候,我是去超市採買。但是,超市裡的食物越來越貴,現在我也是菜市場的常客之一。
喜歡三不五時在街頭巷尾的小吃攤一邊吃美食,一邊欣賞店家一起為生活打拼,合作無間的場景。街頭巷尾的美味,不只提供了餵飽肚子的食物,他們的敬業樂群,認真生活的態度,一家人胼手胝足,分工合作的無間融洽讓我們吃進去的食物,飽含滿滿溫暖的能量。肚子餓時,多出去走走,去品味大街小巷中的美味與滿滿和諧溫暖的能量。
Thumbnail
中午來到母親大人的愛店~陶板屋,吃遍各處美食唯獨陶板屋的牛排,會讓母親大人念念不忘,會喜歡陶板屋也是因為店家會不定時變換菜單° 今天幫我們點餐的竟然是位外國人😀,過客的沙拉是燻鴨胸胡麻沙拉(多了胡麻醬口感更好了)、前菜是百吃不膩的醬燒杏鮑菇、湯是蒜魷海鮮清湯(有蝦、魷魚),名符其實很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