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9|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實習日誌 113.04.29_你看到什麼_楊晟】

    【你看到什麼】

    自然課,老師在帶著孩子檢討著上禮拜的自然總測驗,孩子們用自學和討論的方式,逐題檢視自己的錯誤,老師則在一旁確認孩子的狀態,整個過程的互動性和學習性是高的,但我覺得好像有哪裡怪怪的。

     

    經過觀察和詢問,才發現原來有些狀況是容易被忽略的,例如:答對題目的孩子並沒有意識到檢討和自身的連結,注意力開始渙散了;老師下的指令有衝突,讓學生不知道該討論題目還是觀察岩石樣本;回答老師問題的音量很大,實際上卻只有不到一半的孩子回答,有些孩子就靜靜的坐在位子上,等待著時間過去。

     

    Tony老師提醒我在觀課時,要更注意老師的「目的」,老師提出的問題及指令的「目的」是什麼?有達到想要的效果嗎?如果有,我能夠複製這個經驗?如果沒有,是出了什麼問題?試著以「球員」而非「裁判」的身分觀課,會有更深入的學習。(同時觀察孩子們的狀態,尋找預評點)

     

    下午的國文課,阿亮老師也帶著孩子們檢視上禮拜的國語總測,而孩子們的狀況有明顯的不同,除了亮師的個人魅力(在孩子們心中的地位),最大的不同就是亮師在發下考卷前有帶著孩子們進行「對話」,例如:解釋不同分數區間的意義與反映程度、重述實人考卷的目的(不是為了比較,而是為了檢核學習)、特別肯定某些有大進步的孩子(時間花在哪裡,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預評發下考卷之後的可能問題(能不能看別人的?能不能關心別人?),當我用「球員」的角度去看每一堂課時,在結合到我自身的經驗與能力,我可以感受到我自己也是在進步的。

     

    【是誰的問題】

    今天在實人其實有爆發不少衝突,尤其是阿樺,因為其過於有攻擊性的言語與態度,讓老師不得插手處理,阿樺常常因為他人的回應(他說都是別人先不聽他的話、別人先用兇的語氣)而會有過激的反應,甚至他今天還當面說出:「看到他那樣我就很不爽」,阿樺的問題也一直困擾著我,加上我和他沒有足夠的關係可以很嚴肅地處理問題,所以我有留意老師跟阿樺的對話重點。

     

    Tony老師一直問阿樺:「別人態度不好,是誰的問題?」
    「別人的」
    「那既然是別人的問題,你為什麼要把它變成自己的問題?」


    的確在實人,有很多孩子會面臨在人際互動,尤其是在提醒別人時,自己也會遇到相當的挫折,有些孩子會將這些挫折轉化為負面的行動,用更直接、兇的方式去回應對方,這是錯誤的,我會開始試著告訴孩子,你有提醒,很棒,但當對方還是不聽時,應該讓老師出馬,而不是讓你的情緒帶著你走。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