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6/25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上古漢語的邏輯結構 004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raw-image

公元十八﹑十九世紀之交,歐洲文化的擴張邁向高峰期。

始於十六世紀的金銀通貨主義 (Bullionism) 促成對自然資源 (尤其是貴金屬﹗) 的追求。金銀通貨主義很可能是歐洲諸國對外殖民擴張的其中一個根本原因。差不多同期出現的重商主義以金銀通貨主義為其貨幣政策 (包括貴金屬及後來用於工業化的原料),而此政策要求國家規管外匯和貴金屬交易,以期保持本國的貿易順差。在這個規管過程中,亦即追求利潤的過程中,儲備貴金屬需要開採更多外地的自然資源,另一方面則以輸出製成品來換取這些自然資源。這一切都需要開拓新市場﹕在當地售賣本國的製成品,並以從當地賺得的利潤購買當地的自然資源。

按此解讀這段歷史,現代歐洲殖民主義 (即起於十七世紀的法蘭西殖民帝國﹑荷蘭帝國﹑英國海外領地等) 或許是一個貨幣政策的副產品。

伴隨殖民擴張,歐洲強大的文明亦自然而然地向外擴張。在政治制度﹑社會制度﹑科學技術以至知識整體各個方面,當時的歐洲文明的確優於歐洲以外地域的文明系統。

或許可以這樣說,文明因優而強大。這種強大使相對弱者 (文明系統) 更脆弱。

__________

待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