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誌銘又叫墳記或壙(音同礦)記,是哀悼文的一種,就像訃聞是哀悼用的書信。墓誌銘則是刻寫在墓碑上的哀悼文體。墓誌銘的內容大多是簡述逝者的生平事蹟,如果該逝者生前有豐功偉業,後人更會大書特書。當然墓誌銘並不一定是後人所寫,也有不少名人在生前就先寫好自己的墓誌銘,待過世後再要求後人刻寫於墓碑之上。
古代中國將墓誌銘作為一種文體,所以墓誌銘的書寫上有固定格式。內容除了逝者的人生大事之外,逝者的世系、姓名字、生前官位、壽年、子孫概略和卒葬年月等都會簡單記述。此外墓誌銘這三個字其實是能拆開解讀的,誌多用散文體來書寫,銘則以韻文來撰寫。在中國歷朝歷代中,韓愈算是撰寫墓誌銘的佼佼者。曾有文人評韓愈:「退之(韓愈字退之)諸墓誌,一人一樣,絕妙。」
可能有些人會覺得,墓誌銘就是在寫一個人的人生事蹟,哪有什麼特別的價值呢?其實仔細去拆解墓誌銘的內容,除了能一窺逝者的生前樣貌外,更能了解逝者生存的年代可能經歷過哪些事務,甚至能反映時空背景的變化。以北魏時期的元景為例,他的墓誌銘寫道:洛陽男子,姓元名景。有道無時,其年不永。表達了自己身不逢時的感慨,也反映出當代政治鬥爭及內亂頻仍的社會現象。
有趣的是也有幾個古人的墓碑上是不刻一字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武后武則天了。武則天在過世後與唐高宗合葬,該處有兩塊石碑,其中一塊刻上唐高宗的豐功偉業,另一塊屬於武則天的石碑上則不刻一字。不過在近代考古中有發現一塊墓誌銘《閻庄墓誌》,其內容寫道武則天謀殺太子的事蹟,也讓學者能用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這位中國唯一的女皇帝。
東晉名人謝安的墓碑也屬無字碑,因為後人認為他在世時的功績太多,無法全面的書寫在墓碑上,不如立一無字碑表示其功德無量。與謝安相反的是南宋奸臣秦檜,由於他害死岳飛,所以沒有人願意幫他寫墓誌銘,因此秦檜墓也屬無字碑。
墓誌銘不只是記誦功德的文體,有些文豪或是古人還會利用墓誌銘來自娛娛人,表現自己豁達面對死亡的心境。以下來盤點幾個古今中外名人的墓誌銘,便可窺知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