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8|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我才30歲,請問現在就考慮養老會不會太早?

親愛的讀者朋友,我不知道你的年紀,也許你從未思考過「養老」這個問題,或甚至覺得「養老」或「退休生活」距離自己還很遙遠。

但只要從社會結構宏觀的角度來看,若現在的你沒有未雨綢繆的思維和規劃,很可能就要一輩子為錢工作到老。

無論你現在是20歲、30歲、還是40歲。

根據UN的定義,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7%以上為「老齡化社會」;14%以上為「深度老齡化社會」;20%以上為「超老齡化社會。

台灣預計會在2025年左右正式邁入超老階段,並隨著老年人的壽命越長,再加上少子化導致年輕勞動力下降,採用「現收現付」的養老金制度會逐漸失去平衡。

就拿歐洲的德國來說,1972年的時候平均4.2位青壯年養1位老人,到了2014年已經變成2位青壯年養1位老人。

未來可以預見的是養老金制度會變成1位青壯年養1位,甚至是更多的老人。

再加上當代社會的家庭結構多半是421模式,意味著一對夫妻要照顧4位老人和撫養1位小孩,可見壓力之大。

老齡化和少子化幾乎成為全球化的現象,因此各國政府面對這樣的危機大多只能延後退休年紀。

退休後的養老金該如何規劃呢?

有些網紅達人會端出複雜的數學計算公式和excel表單,又或是各種APP來幫助,這些都不是不好,但是對於像我這樣數學不好的文科小資上班族來說,簡直不要太痛苦。

其實想知道該怎麼規劃很簡單,我們只要將退休後所需要的錢減去公共保險和企業保險後,就能大略得出自己需要準備的退休金。

至於退休後需要多少錢?

這個問題因人而異,首先你需要思考自己退休後想過上什麼生活。

一般來說養老的支出可分為硬性支出,例如吃飯生活和醫療;以及軟性支出,例如旅遊、興趣愛好和傳承。

我們可以從以上兩種養老支出的類型來規劃養老金投資的準備,以兩種不同類型的投資策略,對應cover這兩種支出。

想要解鎖接下來的內容嗎? 體驗價只需要8元,即可暢讀《哲思隨筆俱樂部》超過130篇文章,涵蓋8 大主題: 財經、職場、商業、生活、創作、斜槓、投資、哲學。

好了,工商時間結束,接著聊聊這兩大投資類型。

第一種是保守型投資,用於覆蓋退休後的硬性支出,主要的追求就是長期穩定,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雪球滾滾-兩岸觀察家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