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我才30歲,請問現在就考慮養老會不會太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親愛的讀者朋友,我不知道你的年紀,也許你從未思考過「養老」這個問題,或甚至覺得「養老」或「退休生活」距離自己還很遙遠。

但只要從社會結構宏觀的角度來看,若現在的你沒有未雨綢繆的思維和規劃,很可能就要一輩子為錢工作到老。

無論你現在是20歲、30歲、還是40歲。

根據UN的定義,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7%以上為「老齡化社會」;14%以上為「深度老齡化社會」;20%以上為「超老齡化社會。

台灣預計會在2025年左右正式邁入超老階段,並隨著老年人的壽命越長,再加上少子化導致年輕勞動力下降,採用「現收現付」的養老金制度會逐漸失去平衡。

就拿歐洲的德國來說,1972年的時候平均4.2位青壯年養1位老人,到了2014年已經變成2位青壯年養1位老人。

未來可以預見的是養老金制度會變成1位青壯年養1位,甚至是更多的老人。

再加上當代社會的家庭結構多半是421模式,意味著一對夫妻要照顧4位老人和撫養1位小孩,可見壓力之大。

老齡化和少子化幾乎成為全球化的現象,因此各國政府面對這樣的危機大多只能延後退休年紀。

退休後的養老金該如何規劃呢?

有些網紅達人會端出複雜的數學計算公式和excel表單,又或是各種APP來幫助,這些都不是不好,但是對於像我這樣數學不好的文科小資上班族來說,簡直不要太痛苦。

其實想知道該怎麼規劃很簡單,我們只要將退休後所需要的錢減去公共保險和企業保險後,就能大略得出自己需要準備的退休金。

至於退休後需要多少錢?

這個問題因人而異,首先你需要思考自己退休後想過上什麼生活。

一般來說養老的支出可分為硬性支出,例如吃飯生活和醫療;以及軟性支出,例如旅遊、興趣愛好和傳承。

我們可以從以上兩種養老支出的類型來規劃養老金投資的準備,以兩種不同類型的投資策略,對應cover這兩種支出。

想要解鎖接下來的內容嗎? 體驗價只需要8元,即可暢讀《哲思隨筆俱樂部》超過130篇文章,涵蓋8 大主題: 財經、職場、商業、生活、創作、斜槓、投資、哲學。

好了,工商時間結束,接著聊聊這兩大投資類型。

第一種是保守型投資,用於覆蓋退休後的硬性支出,主要的追求就是長期穩定,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887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幸福小資俱樂部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歡迎來到雪大的方格子沙龍! 這裡是一個專門分享大陸財經、生活和旅行的地方,如果你對大陸的各種議題和時事感興趣,那麼恭喜你來對地方了! 如果你想要掌握更多即時資訊,歡迎至FB搜尋:雪球滾滾-兩岸投資觀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許多關注雪大的讀者朋友應該都知道,雪大在2024年就會達成財富自由目標,32歲即從職場退休。 這篇文章算是比較清楚的給讀者們交代,我是如何從一位小資文科上班族,搖身一變成為自由人。 或許是因為看完上面那篇文章,最近有不少網友基於好奇心,紛紛跑來私信來詢問關於我之前從事的工作。 大家都很好奇,一
2024年6月我正式從職場中退休,而這一年雪大才32歲。
許多關注雪大的讀者朋友應該都知道,雪大在2024年就會達成財富自由目標,32歲即從職場退休。 這篇文章算是比較清楚的給讀者們交代,我是如何從一位小資文科上班族,搖身一變成為自由人。 或許是因為看完上面那篇文章,最近有不少網友基於好奇心,紛紛跑來私信來詢問關於我之前從事的工作。 大家都很好奇,一
2024年6月我正式從職場中退休,而這一年雪大才32歲。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最近大家應該很有感,不管是手上已持有或者觀察中還沒出手的個股,很多原先抗跌、支撐明顯的個股,紛紛不約而同的破了支撐,然後跌勢加速。 已持有的個股,面臨破線賣不賣?該不該逢低加碼的問題;觀察中的個股,原先是要等回測支撐時來低接,可是當看到這麼多檔同時跌這麼快,謹慎的人反而不知道如何出手,而積極的人卻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在高股息ETF的投資中,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的買入時間和賣出時間。一般來說,計算股價和股利的比值可以判斷是否適合買入,而在賣出時,可以以總股利收益作為參考。股票投資的關鍵在於持續的買入和加碼,以及在合適的時間出場,以最大化收益。
這本書算是日本人撰寫的投資書,主要透過各種小故事講述55條個有錢人的思考法則。裡面是沒有教怎麼投資,更多的反而是觀念上的討論,對於自己職場的工作、投資、創業或是改善關係等,我覺得都蠻有幫助的,比較像是觀念建立的書,很推薦一讀。
最近大家應該很有感,不管是手上已持有或者觀察中還沒出手的個股,很多原先抗跌、支撐明顯的個股,紛紛不約而同的破了支撐,然後跌勢加速。 已持有的個股,面臨破線賣不賣?該不該逢低加碼的問題;觀察中的個股,原先是要等回測支撐時來低接,可是當看到這麼多檔同時跌這麼快,謹慎的人反而不知道如何出手,而積極的人卻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在高股息ETF的投資中,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的買入時間和賣出時間。一般來說,計算股價和股利的比值可以判斷是否適合買入,而在賣出時,可以以總股利收益作為參考。股票投資的關鍵在於持續的買入和加碼,以及在合適的時間出場,以最大化收益。
這本書算是日本人撰寫的投資書,主要透過各種小故事講述55條個有錢人的思考法則。裡面是沒有教怎麼投資,更多的反而是觀念上的討論,對於自己職場的工作、投資、創業或是改善關係等,我覺得都蠻有幫助的,比較像是觀念建立的書,很推薦一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低通膨環境將一去不復返的年代,要為退休理財做準備,需要哪些新的思維和方向? 回想我20幾歲才剛入社會當時,也才工作了幾個月的時間,在充滿壓力極想逃脫現實的當下,也曾幻想提早退休過著自在的生活,並立即進行退休金目標的試算。把Excel攤開來計算後,我猶記得當下算出來的數
Thumbnail
步入40歲後,大概會開始想關於退休的事情,第一個念頭大概就是要準備多少錢才能退休。然而,屆退年齡要煩惱的事情,可遠不只有退休金這件事而已。 除了錢,自己的身體健康更是另一個重點,再來是長輩的健康與遺產爭議,可能還有小孩的養育與未來發展煩惱,都可能是在邁入50歲後會陸續需要面對。
Thumbnail
雖然是年過八十的高齡老人。不過,在心中,在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我並沒有感覺到所謂「老了」的明顯衰退的現象。 慶幸我還可以在每天早晨起床後習慣性地打開手機, 瀏覽國內外的第一手新聞,接著才查一下受到新訊息、有趣的貼文。 不去想, 也絕不提 “自己老了”; 大的成就還在積極追尋中。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退休年齡和退休條件計畫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在這個多變的時代,打造一個符合個人需求且具有彈性的退休計畫是至關重要的。這不僅能夠讓我們在退休後擁有充裕的生活,更能夠讓退休年齡成為人生的一個美好轉折點。
Thumbnail
人生70才開始,越活越年輕的時代來臨。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也就是五人之中就有一位超過65歲,老年生活如何精彩度過和保持身心靈的健康,是面對超高齡化社會來臨的重要課題。失去活動力,即缺乏運動和長時間久坐,是影響年長者慢性疾病和失能發生的重要原因。完善的生活空間,對於年長者的活動力具
Thumbnail
大部分各國政府,都以 65 歲以上, 也就是大約退休之後的年齡,視之為老年階段的分水嶺。 基於個人在心中的想法以及親身經歷的印證,我可以說,進入 70歲以後的階段才是真正人生的精華的價值所在。 不過,在這個同時,各項身心潛在的問題才逐漸明顯地在增大 “衝擊的可能性”與 “影響的程度”
Thumbnail
​近幾年來,隨著大家對老後生活的重視,退休成了一個很熱門的話題。 只不過,大部分的人恐怕不知道退休的概念,是如何演變而來 而人們大多基於什麼因素來考量退休的年齡或階段? 其實除了考慮健康和年齡以外,我們也可以參考財務狀況和需求來彈性制定自己的退休計畫。 擺脫傳統65歲才能退休的束縛。以下有3種方式:
新四十族群就是不只盤算金錢,還會接納居住、人際、甚至職場等新的議題到生活裏來,畢竟,從退休年齡一直到老死,還是想要活得精彩豐富呀!
幾歲以下算是年輕人?我覺得70歲以下吧(笑) 認真說,過了40歲之後覺得自己這個年齡很尷尬,可能沒有太多社會歷練(摧殘)和戀愛經驗(抱蛋),我自認心態想法,也就是心理年齡是低於生理年齡的,有時候一些行為觀念依舊天真幼稚,但又自覺不該過度外顯這些,只好稍微裝成熟穩重。 想想跟我同齡的人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低通膨環境將一去不復返的年代,要為退休理財做準備,需要哪些新的思維和方向? 回想我20幾歲才剛入社會當時,也才工作了幾個月的時間,在充滿壓力極想逃脫現實的當下,也曾幻想提早退休過著自在的生活,並立即進行退休金目標的試算。把Excel攤開來計算後,我猶記得當下算出來的數
Thumbnail
步入40歲後,大概會開始想關於退休的事情,第一個念頭大概就是要準備多少錢才能退休。然而,屆退年齡要煩惱的事情,可遠不只有退休金這件事而已。 除了錢,自己的身體健康更是另一個重點,再來是長輩的健康與遺產爭議,可能還有小孩的養育與未來發展煩惱,都可能是在邁入50歲後會陸續需要面對。
Thumbnail
雖然是年過八十的高齡老人。不過,在心中,在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我並沒有感覺到所謂「老了」的明顯衰退的現象。 慶幸我還可以在每天早晨起床後習慣性地打開手機, 瀏覽國內外的第一手新聞,接著才查一下受到新訊息、有趣的貼文。 不去想, 也絕不提 “自己老了”; 大的成就還在積極追尋中。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退休年齡和退休條件計畫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在這個多變的時代,打造一個符合個人需求且具有彈性的退休計畫是至關重要的。這不僅能夠讓我們在退休後擁有充裕的生活,更能夠讓退休年齡成為人生的一個美好轉折點。
Thumbnail
人生70才開始,越活越年輕的時代來臨。台灣將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化社會,也就是五人之中就有一位超過65歲,老年生活如何精彩度過和保持身心靈的健康,是面對超高齡化社會來臨的重要課題。失去活動力,即缺乏運動和長時間久坐,是影響年長者慢性疾病和失能發生的重要原因。完善的生活空間,對於年長者的活動力具
Thumbnail
大部分各國政府,都以 65 歲以上, 也就是大約退休之後的年齡,視之為老年階段的分水嶺。 基於個人在心中的想法以及親身經歷的印證,我可以說,進入 70歲以後的階段才是真正人生的精華的價值所在。 不過,在這個同時,各項身心潛在的問題才逐漸明顯地在增大 “衝擊的可能性”與 “影響的程度”
Thumbnail
​近幾年來,隨著大家對老後生活的重視,退休成了一個很熱門的話題。 只不過,大部分的人恐怕不知道退休的概念,是如何演變而來 而人們大多基於什麼因素來考量退休的年齡或階段? 其實除了考慮健康和年齡以外,我們也可以參考財務狀況和需求來彈性制定自己的退休計畫。 擺脫傳統65歲才能退休的束縛。以下有3種方式:
新四十族群就是不只盤算金錢,還會接納居住、人際、甚至職場等新的議題到生活裏來,畢竟,從退休年齡一直到老死,還是想要活得精彩豐富呀!
幾歲以下算是年輕人?我覺得70歲以下吧(笑) 認真說,過了40歲之後覺得自己這個年齡很尷尬,可能沒有太多社會歷練(摧殘)和戀愛經驗(抱蛋),我自認心態想法,也就是心理年齡是低於生理年齡的,有時候一些行為觀念依舊天真幼稚,但又自覺不該過度外顯這些,只好稍微裝成熟穩重。 想想跟我同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