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修養.低調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提綱


行家高手見識深廣行事低調,
處世留有餘地便於動態調整。


(原15章) 原文/白話

================================

古之善為士者,

古代士人之中的佼佼者,

必微弱玄達,深不可識。

必定通曉細小微弱的變化,

讓人難以辨別其見識之深。

是以為之容﹕

所以這樣描述此類人的言行舉止:

豫乎其若冬涉川,猶乎其若畏四鄰;

戒慎遲疑的心態如在冬日冰川上行走,

猶疑警戒的態度好像畏懼著四周強鄰;

嚴乎其若客,渙乎其若釋;

舉止恭敬的儀態似在他家做客,

散漫隨和的樣子貌似無所束縛;

淳乎其若樸,混乎其若濁。

思緒清澈淳厚彷彿素樸無華,

吸取各種想法形如混雜污濁。

孰能濁以靜者,將徐清;

誰能讓混濁的水沉靜下來,

將會使其漸漸轉為清澈;

孰能安以動者,將徐生。

誰能讓靜止事物運動起來,

將會使其逐漸有了生機。

保此道者不欲盈,

懷抱這個道理的人不去追求盈滿完美,

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只有不求盈滿完美,

所以能夠保持謙遜低調而留有餘地。

================================

豫、猶:戒慎遲疑。

嚴:謹慎端莊。

渙:散漫。

淳:質樸。

混:摻雜。

成:器具之成型。



詮釋


盈為「滿」的意思,也就是不留餘地把事情做到滿,因而要求完美極致屬之,對他人趕盡殺絕亦屬之。「成」是製作器具最後的成型步驟,如陶土柔軟可塑易於捏製出各種造型,經過燒製成型後即不可改變而易碎裂,用來形容定型為某種固定的僵化思維與行事作風,因而喪失彈性導致脆弱。盈的另一解釋為「高」,在〈明道.相對〉有謂「高下之相盈也」,故「欲盈」又可解釋為想要高高在上。結合上述二者,不欲盈意謂著不要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而是以低調謙遜的態度,以及凡事保有彈性調整空間,當遇到意料之外的狀況在應對上則能游刄有餘,故曰「敝而不成」。

將混濁的水靜置後其雜質便會逐漸沉澱而使水質轉為清澈,意謂著只要讓浮躁的心態沉靜下來思緒便能轉為清楚透澈,進而想明白如何行事以及行事之後果為何。安為靜止之意,生為生命、生機,有生命的事物是活動變化的,要讓靜止不動、難以改變的事物發生變動,須知其驅力所在以及後續發展空間如何,所以能讓死氣沉沉的事物恢復生機,即現今社會常用的「活化」兩字。時事新聞經常出現要活化公共空間設施的呼籲,既然如此又為何不一開始就讓發熱的腦子冷卻下來,在研究、規劃與討論方面下足工夫,並保留彈性運用的餘裕,卻急就章似地步步邁向動彈不得、虛耗資源的死局呢?因此了解濁以靜、安以動的道理之人,由於深知「不欲盈」的重要,在行事之前就會做好準備、留有餘地,而非出事之後如熱鍋上的螞蟻般四處跳腳再試圖力挽狂瀾。

換句話說,從行家們「敝而不成」的行事作風可知其見識深度。與一般人想像的英明果斷不同,往往是一副猶豫不決、反覆遲疑模樣,這是因為在推敲斟酌各種可能發生的意外狀況,故謂若冬涉川、若畏四鄰。在為人處事上保持謹慎恭敬態度,時刻觀察事情進展是否有所差池,正是一如所料順利進行故心境上得以安然隨和,而非怕東怕西好像被什麼給束縛住一般。若從「上士聞道,勤能行之」的角度觀之,對於知識觀念能單純地直面思考,亦能多方吸收混合應用,似樸又濁的現象其實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avatar-img
6會員
47內容數
一坐一席一草堂, 一撮佳茗一縷香, 一片道機一點禪, 一夫自品一坡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草堂一隅 的其他內容
比較上中下的水平差異,何為「有道人跟你想得不一樣」。
關於內外、長久、知與勝的修養維度。
相較於硬碰硬的比拼,尋求無形層次的突破更具效益。
如何獨立思考與其心路歷程。
良好的觀察理解,培養出優秀的同理心。
如何從片段侷限的資訊中推理探究事物全貌。
比較上中下的水平差異,何為「有道人跟你想得不一樣」。
關於內外、長久、知與勝的修養維度。
相較於硬碰硬的比拼,尋求無形層次的突破更具效益。
如何獨立思考與其心路歷程。
良好的觀察理解,培養出優秀的同理心。
如何從片段侷限的資訊中推理探究事物全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當人活得其所,在其肉身,不做損毀身體之事,在其心念,不受紛雜訊息污染,身體強健、心靈開闊,一念一動,沉穩內斂、渾厚有力,卻是量力而行、不虛妄,因合度而與道合,即使身死,意識仍在道中。
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此句無啥問題:「…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廣德如否,建德如偷,質真如渝…」。此一小段前後(從「建言」起始)都是四字句,老子寫書(或古人寫書)會那樣突來一五字句麼?難道是,「廣德如不足」無法用四字表達麼?可能麼? 橫書思考不易發覺,直書思考就能略猜一二。當「不口建」依序縱排且建字不完
Thumbnail
一言。當下瞬間演作43老子孔子學與不學天差地遠 孔子教人學習精進。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友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 老子教人無須學習。大器免成。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 瞬間擁有當下直接結果。大器直接是大器無須成就學習。 二人思想差異天差地遠。帛書老子
Thumbnail
113.01.04【日誌】-沉思錄:洞察生活哲學,引導心靈平靜~(談教養-起床氣、沒禮貌、養成閱讀習慣、健康-慢跑、長輩失智問題、面對憤怒、死亡、專注、生命、斯多葛主義)
Thumbnail
當人活得其所,在其肉身,不做損毀身體之事,在其心念,不受紛雜訊息污染,身體強健、心靈開闊,一念一動,沉穩內斂、渾厚有力,卻是量力而行、不虛妄,因合度而與道合,即使身死,意識仍在道中。
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此句無啥問題:「…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廣德如否,建德如偷,質真如渝…」。此一小段前後(從「建言」起始)都是四字句,老子寫書(或古人寫書)會那樣突來一五字句麼?難道是,「廣德如不足」無法用四字表達麼?可能麼? 橫書思考不易發覺,直書思考就能略猜一二。當「不口建」依序縱排且建字不完
Thumbnail
一言。當下瞬間演作43老子孔子學與不學天差地遠 孔子教人學習精進。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友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 老子教人無須學習。大器免成。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 瞬間擁有當下直接結果。大器直接是大器無須成就學習。 二人思想差異天差地遠。帛書老子
Thumbnail
113.01.04【日誌】-沉思錄:洞察生活哲學,引導心靈平靜~(談教養-起床氣、沒禮貌、養成閱讀習慣、健康-慢跑、長輩失智問題、面對憤怒、死亡、專注、生命、斯多葛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