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8|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影像紀事|喜見林紓《四季山水圖》

林紓(1852.11.8—1924.10.9),原名群玉,字琴南,號畏廬,春覺齋主人,室名春覺齋、煙雲樓等。福建省福州府閩縣(今福州市台江區)人,清末民初的古文家、翻譯家。他在當代文壇以翻譯家著稱,一生翻譯213部外文作品,下列四部,是我個人較為熟稔者:

1、法國小仲馬原著《巴黎茶花女遺事》(La dame aux camélias),與王壽昌合譯。(1898-1899) 2、英國査爾斯‧蘭姆(Charles Lamb,1775-1834)和他的姐姐瑪麗‧蘭姆(Mary Lamb,1764-1847)著《吟邊燕語》(Tales from Shakespeare),今譯《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與魏易合譯。(1903年) 3、希臘伊索《伊索寓言》,與嚴培南、嚴璩合譯。(1903年) 4、美國斯托夫人原著,《黑奴籲天錄》(Uncle Tom's Cabin),與魏易合譯。(1905年)

作為清末民初的古文家,他的《韓柳文研究法》簡選韓愈柳宗元佳作一百四十餘篇,逐篇剖解其文理與技巧,揭示謀篇立意、用字遣詞之妙,並重視同類文章的比較分析,林紓所建立的研究法對於理解韓柳古文極有裨益,一直是中文系韓柳文領域必備的參考書。

至於《春覺齋論文》,更是不可忽視的古典散文理論專著。在這部著作當中,林紓首重習作者思想、學識的博大精深,並以「理」為古典散文內容之根本。他對前人為文之法以及創作精華都加以深入研析,並將其畢生所學進行歸納,形成一套自成體系的古文理論,中文學界向來都推許為「古文理論」集大成之作。

林紓和台灣的関係也十分深厚。根據許俊雅教授的研究論文:林紓曾於1867、1869、1878、1885年四次來台,除了作品觸及臺灣,林紓詩、小說、譯作也在臺灣被轉載及改寫。

由於林紓翻譯家及古文家的形象非常突出,以致很少人注意林紓的繪畫。其實林紓在繪畫方面也有獨到成就。在花鳥方面承其師陳文召之傳,山水畫也具有突出的創意。他對於「墨分五色」有其獨到的體悟。從《畏廬文集》、《畏廬詩存》、《春覺齋論畫》中,都可以看到他的繪畫見解。

林紓水墨繪畫中,《摹羅兩峯畫靈隱寺》及《四季山水圖》都被台中市〔國立台灣美術館〕收藏。直到2024年5月27日下午,我終於看到《四季山水圖》四屏。感到非常之開心,作了以上面簡短的記述。



林紓《四季山水圖》(李建崑攝影)

林紓《四季山水圖》(李建崑攝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