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31|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你是我的借鏡我的挑戰

▪︎學習對象、偶像崇拜 不是件壞事!


應該需要的吧!最近突然對一些畫家非常感興趣,尤其對畫風獨特有自我特色的那種有感覺,看那畫家的作畫經驗裡有臨摹他喜歡的畫家。創作創業是需要找方向,找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然後才能建立自己想要的內容。從零到有是最難的,自己的強項特點是什麼,想要呈現的風格,都有不同的獨特性,而學習對象就是能引導你給你啟發的那個人。


學書法需要臨摹為什麼始終不覺得我需要吸收點新的要找個範本來當典範。本質上我有點太喜歡獨創性,太追求與眾不同,但見賢思齊並不是壞事一件。近來我會到處看看,吸收些新知,一些人物的訪談,不論什麼行業,對於事情的看法,總是能帶給我不少啟發。而此外,通過旁人也能更了解自己,因為雖然自己會比別人更懂得自己的特質個性,然而旁人會看見說出我們不曾發現自己的一面。認識的老師朋友到她家拜訪在吃螞蟻上樹這道料理時,看著我的臉說我的嘴唇很好看,以前從來沒聽過別人這樣說過。



▪︎但不是複製


當然說到模仿參考,被抖音影響的一群年輕人、網紅,社群一字不漏沒標明出處的轉發複製貼上,這方面我是不認同的。我並不反對抖音,我在大學時期對於抖音對於國高中生的影響十分堪慮,可以說我是過度擔心想太多,但就現在來看,Z世代的孩子相較千禧年代比較豁不出去,他們平常滑閱太多抖音短影片,裡面搞笑嘲笑很多,不然就是做出許多誇張的動作,所以就很容易變得擔心害怕自己被當成笑話。太過在意擔心他人眼光會做不好事的,我也在學習更傾聽自己更有勇氣些。


不過一個東西的好壞,相較是平台本身影響,更有賴於使用者本身(並非說沒有演算法影響 )在推特X上有人用來當肉帳約砲、有繪師、有vtuber、有設計師、有各行各業的人,分享心情、分享每日筆記生活紀錄、攝影師拍攝美美的影像,動畫電影、政治討論都在上面。我以前原則上都用英文追星,因為有些華語圈的粉絲整天都在爭吵,不然就是在內耗,外國粉絲吵架很直白的就是我討厭你的團,而台灣飯圈則是同團抓著彼此。台灣人太喜歡抓著人的缺點,而不願意去肯定稱讚別人的優點,而在表達想法時也比較委婉不能過於坦率。言歸正傳,之前Thread 上看到一個荷蘭留學生,它每天日誌的形式在經營她的thread讓我覺得很新奇也很有意思,我也想把東西變成一種自己專屬的形式。


▪︎調整的心態


曾經過一家店一開始賣咖哩飯不知道為什麼生意不是很好,後來一週後就馬上調整經營改賣蚵仔煎等食物,每個地區可能飲食習慣喜好不同,能這麼快調整的店家,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家對街曾經開過一家鍋燒麵店,裝潢蠻大間,結果開不到一個星期就收掉了。我想適時的調整跟事前的評估是相當的重要的,就如同前陣子看到某家餃子老店要關掉的新聞消息,下面有留言口味沒有更新,吸引不到年輕族群。


有時候新事物會難以習慣,而我也是個慣性有點重的人,養成新的習慣會有點難,要敵過人性的抗拒和懶散的阻力。去年接觸到外國人,從他們身上學習到許多,也看見台灣跟他們間處事的差別。有些事總是會有需要突破改善的時候,希望接下來我能更有行動力,不論是職場上的人際溝通,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或是參與更多的活動,制定更多的計畫去實行,重拾興趣,練好英文口說,跟更多人交流,在此勉勵我自己,也勉勵這邊的所有人,我們一起努力吧!就如同我每週五開始在這裡發文,6月繼續達成新目標。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