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6|閱讀時間 ‧ 約 28 分鐘

鼓動與承擔巴黎造反的第一人 -極左作家與出版人,艾利克·哈贊,今天過世

    raw-image



    我的書,就是我的武器。

    -法國作家與出版人,艾利克·哈贊



    極左不是漂亮術語,而是行動責任

    法國當今極左的爭議作家與出版人,艾利克·哈贊(Eric Hazan),於今日(2024年六月六日),於87歲過世,引發歐洲文化界的哀悼,感念其一生的實踐-從法國大革命以降的極左思潮,永遠不是光鮮亮麗的術語,而是一種行動與責任。

    一生充滿傳奇與爭議的艾利克·哈贊,其最著名的事蹟,可能為創立了法國極左陣營的出版社-〈製造工廠〉(La Fabrique)。從最近二十一世紀黃背心運動、二十世紀法共興衰、十九世紀巴黎公社、到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製造工廠〉可說是法國極左思潮與社會運動,孜孜不倦的歷史研究者與行動創造者。這個出版社不但持續檢視法國大革命以來的極左思潮,更深入當今的社會脈動,鼓動了近二十年來,反對菁英新自由主義的巴黎造反運動。





    針對菁英新自由主義,芒刺在背的庶民行動

    〈製造工廠〉於2007年出版的《造反的到來》(L’Insurrection qui vient),直接鼓動了對抗薩科吉新資本主義政府的法國實際暴動,成為右派政府到極右勢力,欲除之而後快的眼中釘,見證了法國民主社會,激進行動的責任承擔。

    〈製造工廠〉成為當今巴黎造反的行動守則與理論綱領,其持續出版歐洲極左思潮最新重要著作,除了法國大哲阿蘭·巴迪歐(Alain Badiou)、美國女性主義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斯洛維尼亞的左翼健將-齊澤克(Slavoj Žižek),〈製造工廠〉更出版了高達15本洪席耶(Jacques Rancière)的著作,洪席耶更將於2024年九月,出版其於此出版社的第16本著作-《遠離自由》(Au loin la liberté),企圖平反契科夫(Anton Chekhov)被後現代思潮貶低的現實主義著作,提出必須面對的「文學政治性」(la politique de la littérature)-什麼是所有人的自由?

    〈製造工廠〉持續以理論責任和行動承擔,成為當今全球光鮮亮麗的菁英自由主義,一種芒刺在背的抵抗存在。



    從二戰猶太難民,到心臟科醫生

    〈製造工廠〉的創辦人,艾利克·哈贊,對自己國家,充滿愛恨交織的情感。他出身的猶太血統,可說曾被祖國拋棄。

    艾利克·哈贊的父親為埃及猶太人,母親為出生於巴勒斯坦的猶太人,其父母移民到法國,隨即遭遇第二次世界大戰,幼年的哈贊,即隨父母逃難到法南的非納粹占領區,然而隨著義大利法西斯的侵略,哈贊一家於是成為猶太難民,處與非法地位,必須隱藏存在。哈贊的童年,沒上過學校。

    解放之後,哈贊雖沒上過小學,卻考上巴黎最好的高中,身為熱血青年,本欲就讀極左思想陣營的巴黎高師,卻被其父親勸阻-「當醫生才有飯吃」,最後成為心臟科醫師。

    成為醫師的哈贊,即展開其激進的政治實踐,不僅於墮胎非法時期,公開宣告其協助墮胎行為,更於黎巴嫩內戰時期,身穿白袍,親赴火線。



    從醫生到作家,探索「革命中的巴黎」

    哈贊於其父親去世後,不僅接手父親的出版社事業,更於中年轉業,於四十七歲之時,毅然決然放棄醫生生涯,成為極左的作家與出版人,成立了〈製造工廠〉。

    除了負責出版最激進的極左思想行動叢書,哈贊本人也著作等身,撰寫了十幾本著作,成為法國當今文化界,不可忽略的作家與思想家。

    他的著作主要爬梳法國大革命以來,「文學和政治的關係」-從斯湯達爾到巴爾札克,從雨果到左拉,這位極左作家以十多本著作,探索巴黎大都會,如何從最底層庶民,由下而上的革命地圖,從花都的大街小巷,發現庶民抵抗的蹤跡,描繪了城市的兩百年革命圖像,為歐洲當今文化界,創造了一個嶄新視野:從十八世紀「君權神授」,到網路AI時代光鮮的菁英新自由主義,什麼是「革命中的巴黎」?




    極左理論與行動,之責任承擔

    艾利克·哈贊最後的著作,為2021年,去世三年前,八十四歲出版的《巴黎的躁動》(Le Tumulte de Paris),再次造訪花都革命兩百年,街頭小巷的庶民變化,可說為總結其寫作生涯的天鵝之歌。

    表面上追尋極左思想,從馬克思主義到無政府主義,這位作家卻實際以庶民作為起點,對抗菁英宰制,艾利克·哈贊自稱:「很久以來,我已經不是任何主義的信徒,最多可以說,我是班雅明主義。」

    從班雅明探索「資本主義極盛時代的詩人」,到洪席耶平反十九世紀現實主義小說,發現「所有人的自由」,如何作為「文學的政治性」,艾利克·哈贊帶領〈製造工廠〉,探索人類由下而上追求解放的過程,至死不渝。



    【延伸閱讀】

    此第一時間專文,為個人長期執行的計畫之部分-最新文藝思潮,無償知識共享。

    希冀實踐洪席耶「感知分享」(partage du sensible),個人理解實踐方向為

    -民間自發,人民自主,藝術共感,知識共享。


    最新思潮解讀連結:

    (後有十二本新書解讀連結,敬請指教,歡迎分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陳潔曜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