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1|閱讀時間 ‧ 約 28 分鐘

EP11:【戰前最後與戰後最早被廢的糖廠】製糖最短暫,斜槓電台放送站—龍巖製糖工場

EP44. 製糖最短暫,斜槓電台的糖廠—龍巖糖廠(甜言蜜語話糖史)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voovg6108o201ur1ny45g6f

哈囉,大家好,歡迎收聽「甜言蜜語話糖史」第11集的播出,本來這一集是要講「糖業是臺灣文化之母」,把整個日治時期台灣糖業史做個總結,當作這一系列的最終章,但想了一想,既然我們有講台灣第一家設立的新式糖廠(也就是橋頭糖廠),那,為什麼不講日治時期最後一家設立的新式糖廠,讓整個日治時期台灣糖業史系列有頭有尾呢?於是,便把這個系列的最終章「糖業是臺灣文化之母」延後到下一集播出,而這一集,我就來講講戰前最後設立,也是戰後最早被廢的糖廠—龍巖糖廠的故事。

從「埔姜崙」到「臥龍山」

龍巖製糖工場位於雲林虎尾褒忠鄉,雲林虎尾褒忠鄉舊稱埔姜崙庄,1786年(乾隆51年)臺灣發生林爽文之亂,侵擾該庄,因而張源勤、張明義兄弟,召集鄉勇抵抗;事經數月,清廷派福康安來臺平亂,張氏兄弟助之。平亂後,清廷封張氏兄弟為官,並賜庄名為「褒忠」,意即「褒獎忠義」之意。

龍巖位於該庄北側,地形是一大沙崙,所以庄民取名叫「大坪崙」,再加上蜿蜒數公里,有如傳說中的大龍,所以就叫作「龍巖」

龍巖製糖工場的誕生

龍巖製糖工場設立於1935年(昭和10年),是日治時期最後一所建立的糖廠,也是光復後最早被廢除的糖廠。

龍巖製糖工場的設立,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1935年(昭和10年)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併購了新高製糖株式會社,大日本製糖希望將兩家會社旗下的製糖工場做有效整合。其二,鹽水港製糖工場早在1912年(明治45年)就生產耕地白糖 ,因而開啓臺灣耕地白糖的市場,但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只有斗六製糖所一家在製作,因此,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為追趕競爭對手,計畫將虎尾第二製糖工場改為耕地白糖的製作工場。

然而要改建虎尾第二製糖工場,勢必造成製糖作業停頓,產量必然銳減,如何找到替代虎尾第二製糖工場的製糖工場,是當務之急。於是,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很快地在虎尾群土庫庄龍巖一帶找到一塊地,同時拆遷彰化製糖所第二工場的設備來龍巖組裝,很快地,龍巖製糖工場就此設立,成全臺49座糖廠中,第10大的製糖工場。

1935年(昭和10年),龍巖製糖工場設立這一年,也是臺灣總督府舉辦「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的一年,臺灣總督府邀請許多達官貴人、政要商賈參加,其中前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社長藤山雷太也受邀來臺。藤山雷太來臺,也順道視察旗下新設的龍巖製糖工場與「大坪崙」一帶形成的工業村,由於「大坪崙」之名不符合日本人說寫習慣,又大坪崙的地形像一條龍伏臥之狀,所以藤山雷太就改「大坪崙」為「臥龍山」,並於崙頂立碑為記。

配合軍方生產酒精 慘遭美軍轟炸

1941年(昭和16年),日本佔領法屬印度支那,於是西方列強對日採經濟封鎖政策,凍結日本海外資產,同時禁運石油至日本,這使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因而使美國對日宣戰,與日本同盟的德國與義大利亦向美國宣戰,二戰遂進入同盟國陣營與軸心國陣營全面開戰的局面,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線,也稱為「太平洋戰爭」,範圍遍及太平洋、印度洋、東亞及東南亞地區。

由於西方列強的封鎖,導致日本能源與物資欠缺,於是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與軍方合作,在龍巖製糖工場附近,興建了一座酒精工場,生產軍方航空汽油的替代品「丁醇」。1944年(昭和19年),美軍對臺灣進行大轟作,軍需產業的工場,皆成為目標,所以製糖工場、酒精工場,自然被美軍視為必須摧毀的目標,據日方統計,臺灣49座製糖工場,全毀6座、半毀21座、輕毀7座;龍巖製糖工場,難免其外,幾成廢墟。

戰後龍巖製糖工場的變化

由於龍巖製糖工場(臺灣光復後改為「龍巖糖廠」)在二戰時期間因被美軍轟炸而受創嚴重,再加上蔗作區與虎尾糖廠重疊,因此基於經濟效益考量,於1967年(民國56年)停閉,成為戰後最早被停閉的糖廠。

在光復後的10年間,龍巖糖廠未拆除之前,知名歌手鄧麗君之父鄧樞於1949年(民國38年)攜家眷隨部隊遷臺,並駐紮在此,由於日治時期,糖業為臺灣經濟命脈,龍巖製糖工場在戰時也曾是美軍轟炸的地點,戰後為避免共軍派飛機轟炸該糖廠,故國軍駐軍在此。

鄧父於褒忠駐紮3年後,1953年(民國42年),鄧麗君便出生在此村的一處三合院,但不久後,鄧父因部隊調動,全家舉遷至臺東池上鄉,便再也未回到雲林褒忠,目前鄧麗君出生地的三合院外經營有咖啡館,以提供遊客休憩。

停閉後的龍巖糖廠,原料課被併入虎尾糖廠,其餘人員四散於各糖廠,而原本臥龍山旁的糖廠村在內的招待所、宿舍、學校、神社,附近的車站、球場、電影院等建築,也跟著被夷為平地,另外,糖廠村在行政區上則被併入田洋村,廠址則讓予央廣褒忠電台使用;而臥龍山的土丘砂石絕大部分均遭挖移至興建中山高速公路大埤到西螺段之路基或作為土方,而「臥龍山」石碑當時亦遭棄置,後來虎尾糖廠將其從褒忠移置於虎尾,存置於同心公園內直至今日,此碑也成為龍巖糖廠昔日光輝的見證者。

至於承繼龍巖糖廠所在的央廣褒忠電台,是一短波電台,放送範圍涵蓋中國大陸、東北亞、東南亞等地區,其節目「鄧麗君時間」,將鄧麗君美妙甜蜜的歌聲,送到全亞洲人民的耳中。

撫今追昔,糖廠、電台、歌星,這三者原毫不相干,卻因時空環境不同,在此地發展出傳奇。

參考資料:

1、 楊彥騏,〈近代產業—雲林糖業的興衰〉:https://reurl.cc/lv2xqE

2、 許逢麟,〈龍巖製糖所〉,國家文化記憶庫:https://reurl.cc/NqgWbp

3、 中文百科知「褒忠鄉」:https://reurl.cc/3OW2nl

4、 《台糖通訊》103年9月號「說糖解惑」專欄〈說特砂「白糖」製造〉:https://reurl.cc/RvgDg6

5、 李漢鵬,〈龍巖糖廠遺跡-門柱〉,國家文化記憶庫:https://reurl.cc/vk2M6k

6、 沈沐蒼,〈龍巖糖廠大門老照片〉,國家文化記憶庫:https://reurl.cc/EGyAQ1

7、 黃儒柏,〈褒忠鄧麗君出生地〉,國家文化記憶庫:https://reurl.cc/9VqlEa

8、 黃儒柏,〈臥龍山碑〉,國家文化記憶庫:https://reurl.cc/eXgrAM

9、 Rti中央廣播電臺,〈解鎖中央廣播電臺 維修一日踩點GO單元〉 ft. #機械堂電動工具 │ 褒忠分臺 【央廣工程】:https://reurl.cc/KM5GqR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