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ter than nothing 的生活哲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回想起在將近10年前,畢業後就拿著一本打工度假聖經飛澳洲的我。一到澳洲,生活很不順,找不到工作,沒有收入,錢一直燒,跟我出發前想像的澳洲不一樣,以為自己可以很順利地生活,像是賺大錢這類的思維。但起初沒有那麼順,還不敢回台灣,怕被笑之類的。

  不過到後來,算是三個月後,開始會想著,生活無論再怎樣差,有得到一些些收入,都是better than nothing(比起"什麼都沒有"好很多了)。可能那時候失望太多,所以也因此調整自己的心態。

  我原本是固定簽約三個月的租屋,在飲茶餐廳當服務生,時數不多,甚至是負的淨收入,我就會對自己說:「at least better than nothing.」也覺得當時自己的心理素質真的很強大。不過租金和找不到更多工時真的還是有些焦慮,當時不忘繼續跟許多背包客交流,我會去教堂上志工提供的英文課,透過交流也才得知有些市區的青年旅館可以打掃換宿,即使沒有打掃換宿的機會,也是日租付錢,比起簽約三個月更彈性些,而且在城市居住,走路到工作的地方都方便很多,減少交通的支出。

  轉到日租的背包客棧,財務上因此而彈性,也敢跟青年旅館的老闆洽談,常住是否有折扣,後來也得到打掃換宿的機會,我的支出降低許多,接著上網找工作,有工作就問,不然就是一家家的店家去問有無工作,後來我親自拜訪一間國樂教室,因此還去餐廳演奏國樂給nab銀行的尾牙,也獲得去學校教書法的機會,雖然都沒有多少小時,但我當時超興奮可以獲得這些機會。後來在澳洲也越來越順,建立起人脈,也比較不會沒工作,即使沒工作也不怕,因為已經存好一筆錢了,而且還有一群會互相幫忙的友人們。

  想起過去那個將Better than nothing總是放在心裡和嘴邊的我,有些難以想像,在當時我很感恩地認為只要比沒有多一些,這樣的生活就該慶幸了,然後嘗試各種我沒試過的工作,這感覺就想去每一個我沒去過的地方旅行一樣,對我來說都是體驗,進而地繼續讓生活更加地好。

  十年後的我,光是想著要離開不喜歡的工作型態,都可以考慮個三到五年,還不敢做決定,怕自己無法好好地繼續生存,很多想做的工作也不敢去嘗試,怕收入養不起自己,怕這個工作社會觀感不好,好多種「怕」,就變得很難踏出任何一步。

  但我真的想再嘗試一些事情,這次的標案掉了,帶給我一些希望,好像給我一個理由可以再一次夢想,現在剛好也有一些存款,公寓也比較穩定地租出去了,或許是一個契機使我有勇氣再嘗試些什麼。對於這次的失業,我有點期待,可能也像當時要前往澳洲打工度假一樣的美好想像,失業也可能不如我想像中美好。

  我想就再次拾起「better than nothing」去面對即將失業的生活吧! 勇於嘗試,然後一點一滴地建立起來。

avatar-img
50會員
11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Treize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從桃園遷居到嘉義的生活經驗,包括在學校宿舍和牛津菁英館的居住環境,以及搬遷到媽媽的老房子的過程。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搬到嘉義後找工作的過程,成為學校的國際事務員並接手新案子的經歷。同時也探討了在嘉義求職和工作的優點和挑戰,以及有效的人脈對求職的重要性。
此文章談及作者30多歲時尋找想要的工作的過程,並分享他在衝突和誤會之後,選擇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的決定。文章提及了三個不同的面試經驗,表達了對於工作和生活的渴望和挑戰。
我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我對嘉義的經驗和我想在嘉義定居的理由,同時描述了北部和臺北的生活負擔和對我生活的壓力。
這是一個關於第一次到夫家過年的心情故事,分享了作者和丈夫一起搭臺鐵回夫家過年的經歷、觀察和情感。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結婚計畫的過程,包括換戒指、拍大頭照等,最後分享了這次結婚登記的回憶和美好紀錄。如果你也想知道結婚登記的過程,這篇文章會給你一些啟發。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從桃園遷居到嘉義的生活經驗,包括在學校宿舍和牛津菁英館的居住環境,以及搬遷到媽媽的老房子的過程。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搬到嘉義後找工作的過程,成為學校的國際事務員並接手新案子的經歷。同時也探討了在嘉義求職和工作的優點和挑戰,以及有效的人脈對求職的重要性。
此文章談及作者30多歲時尋找想要的工作的過程,並分享他在衝突和誤會之後,選擇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的決定。文章提及了三個不同的面試經驗,表達了對於工作和生活的渴望和挑戰。
我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我對嘉義的經驗和我想在嘉義定居的理由,同時描述了北部和臺北的生活負擔和對我生活的壓力。
這是一個關於第一次到夫家過年的心情故事,分享了作者和丈夫一起搭臺鐵回夫家過年的經歷、觀察和情感。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結婚計畫的過程,包括換戒指、拍大頭照等,最後分享了這次結婚登記的回憶和美好紀錄。如果你也想知道結婚登記的過程,這篇文章會給你一些啟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擁有五年在澳洲打工度假的經驗,分享自己的農場工作心得與生活消費情形。介紹外場與內場工作的差異,以及時薪、加班費相關資訊。此外,也提及自己在澳洲的語言能力挑戰與成長。
Thumbnail
總是會有不同的聲音在激辯到國外當台勞,是愚蠢還是成長。從一開始的樂於分享,到後來選擇默默傾聽微笑。 因為我終於發現,當一個人選擇急於批判一件未曾經歷的事,他就永遠把自己限在既有思維裡,即使我們告訴他再多,也無法改變他的世界一絲一毫。 2004年澳洲首次開放台灣人到澳洲度假打工,我在2007年
閒來無事,思索生活和內心感受,經歷過疲累的工作後,開始關注生活品質和健康,期待一切會好轉,紀錄了22天的離職生活。
Thumbnail
自從大學畢業之後存了一筆錢就隻身前往澳洲打工度假 甚至還想著可以這樣各地打工度假持續到30歲 ⋯⋯ 這次來到日本又會遇到什麼樣的挑戰呢
從大學時期萌芽的打工度假夢想, 在畢業後職場打滾幾年,歷經存款起伏的生活, 2019年終於踏上袋鼠紅土大陸,開始了充滿回憶的旅程。 預計會分成出發前準備、工作經驗跟當地生活篇章。 澳洲打工度假簡介 打工度假(Working Holiday)是在18-30歲期間,向澳洲政府申請簽證,
Thumbnail
有不錯的收入卻還是選擇離澳?在澳洲生活一年半後,因為這四個原因我們做出了這個決定。
Thumbnail
分享我在澳洲打工度假的經歷,從英文準備到各種工作挑戰,展現這段冒險如何塑造了我的成長。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我即將前往澳洲打工度假的故事,分享了我對這一新挑戰的期待和內心的緊張,文章充滿了對未來生活的渴望和不安,以及對澳洲生活的期待和後續故事的展望。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辭職後的生活經驗,提出三點內容:人生所需不多、空出時間是必要、安心待業的五個方法。文章主要介紹了這些內容,並提及作者個人經驗和看法。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擁有五年在澳洲打工度假的經驗,分享自己的農場工作心得與生活消費情形。介紹外場與內場工作的差異,以及時薪、加班費相關資訊。此外,也提及自己在澳洲的語言能力挑戰與成長。
Thumbnail
總是會有不同的聲音在激辯到國外當台勞,是愚蠢還是成長。從一開始的樂於分享,到後來選擇默默傾聽微笑。 因為我終於發現,當一個人選擇急於批判一件未曾經歷的事,他就永遠把自己限在既有思維裡,即使我們告訴他再多,也無法改變他的世界一絲一毫。 2004年澳洲首次開放台灣人到澳洲度假打工,我在2007年
閒來無事,思索生活和內心感受,經歷過疲累的工作後,開始關注生活品質和健康,期待一切會好轉,紀錄了22天的離職生活。
Thumbnail
自從大學畢業之後存了一筆錢就隻身前往澳洲打工度假 甚至還想著可以這樣各地打工度假持續到30歲 ⋯⋯ 這次來到日本又會遇到什麼樣的挑戰呢
從大學時期萌芽的打工度假夢想, 在畢業後職場打滾幾年,歷經存款起伏的生活, 2019年終於踏上袋鼠紅土大陸,開始了充滿回憶的旅程。 預計會分成出發前準備、工作經驗跟當地生活篇章。 澳洲打工度假簡介 打工度假(Working Holiday)是在18-30歲期間,向澳洲政府申請簽證,
Thumbnail
有不錯的收入卻還是選擇離澳?在澳洲生活一年半後,因為這四個原因我們做出了這個決定。
Thumbnail
分享我在澳洲打工度假的經歷,從英文準備到各種工作挑戰,展現這段冒險如何塑造了我的成長。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我即將前往澳洲打工度假的故事,分享了我對這一新挑戰的期待和內心的緊張,文章充滿了對未來生活的渴望和不安,以及對澳洲生活的期待和後續故事的展望。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辭職後的生活經驗,提出三點內容:人生所需不多、空出時間是必要、安心待業的五個方法。文章主要介紹了這些內容,並提及作者個人經驗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