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30|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讀書會心得分享:親密恐懼

周末參加了一場讀書會,這次分享的書是「親密恐懼」。今天想記錄一些在讀書會中的收穫,但不會去細聊這場讀書會中分享的所有知識點。

這場讀書會辦在台中某間咖啡廳,一進到咖啡廳就可以看到一個方形空間,裡面擺著幾張小圓桌和椅子,搭配上一點漂亮的植栽,是個挺舒服放鬆的空間,至於最重要的說書人是位很活潑的姐姐,先是進行了一小段導讀後提了兩個問題,並讓我們和同桌的夥伴討論


  1. 你是否有難以產生親密感的朋友、家人、伴侶的經歷?

    其他夥伴的分享都是說童年時期的事情,他們小時候都無法和爸爸產生親密感,爸爸是主要的管教者,是一個樹立威嚴的角色,反而是和媽媽能夠相處融洽。雖然聽到無法和爸爸產生親密感這件事有些許難過,不過這不是個令我感到太意外的答案,雖然現在社會已經慢慢改變,不一定需要一個近乎是帶有些許大男人主義的爸爸來管教,但還是有許多家庭的爸爸還是扮演著黑臉這個角色,也許可以方便管教小孩,但某方面來說其實算是犧牲了一部分的父子/女情,所以才說聽到這個答案有些難過。

    在其他夥伴分享完後輪到我,不過我思考了一下,幾秒後才緩緩說出其實在我的家庭中表面上不太會有和爸媽難以產生親近感的感覺,仔細說是只要我沒有負面情緒的時候我們處的很好,但是如果我哭、生氣是會被斥責的,久而久之似乎就學到一套和爸媽的相處模式,有負面情緒是一件羞恥的事情,不能夠表達,也不能夠和爸媽訴說,勉勉強強也是達到某種平衡。然而,這種平衡的代價是喪失和爸媽談心的機會,長大後遇到問題習慣一個人處理、一個人痛苦,儘管爸媽偶爾看到我有些低落想聊聊,但我已經不知道怎麼說了。現況依然如此,不過值得開心的事情是,我現在有三五好友能夠談心,處在另一種我比較舒服平衡。
  2. 有什麼方法可以穩定自我價值

    這題我沒有任何想法,我邀請其他夥伴先發言。有一個夥伴說可以持續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並拿自己當例子,他說他喜歡攝影,會去參加攝影相關的活動,也會去拍煙火之類的,久而久之就可以找到自我的價值;另一位夥伴說她是位老師,情緒低落的時候會直接請假,因為只有自己狀態好的時候才能夠照顧好底下的學生,她穩定自我價值的方式是冥想、睡覺、聽音樂以及自由書寫,總結來說是可以透過和獨處的過程梳理並修復自我的。

    輪到我發言。我很坦白的說我是個自我價值感低落的人,對於這個問題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某位夥伴接著我的話說了一句:「其實你會這麼肯定地說也是代表你是個對自我信念滿強的人」,他說的對,我沉默了一下。

    緊接著說書人分享了她自己穩定自我價值的方式,有主動學習、保持運動習慣、寫出今天最棒的三件事以及接受自己並不是完美的。還有其他組的夥伴分享一些方法,像是感恩日記就是被很多人提的方法,有一位夥伴給了一個很棒的比:「很多人提倡可以誇獎鏡子裡的給自己,說自己很棒,但是說實話根本不知道自己棒在哪裡」如果透過書寫記錄下每一天值得感恩的事情或是紀錄每一天最棒的三件事,自己就可以透過覆盤的方式找到自己很優秀的證據。


最後說書人做了一個總結,邀請大家稍微分享自己在這場活動的收穫或是印象深刻的事情,輪到我的時候我跟大家說了我是個自我價值感低落的人這件事,還有我覺得也許感恩日記對我來說會是個出口,目前決定要來奉行感恩日記的想法,記錄下日常的生活,感恩身邊的人事物。

以上是參加讀書會的小小心得,也正如剛剛提過的,我想要做點改變,提筆記錄下我的日常並感恩,未來應該會有個系列是「感恩週記」,至於為什麼會是週記而不是日記,第一點是平日其實塞得有點滿,我想要真正沉澱後再給予感恩,而不是流於形式地記錄,第二點是希望自己能夠堅持下去,所以稍稍調降了感恩頻率,期許自己是能夠寫得長久而不是給自己太大的期許壓垮自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