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ters活動 讀書筆記的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參與matters活動徵文,「Matters 我最喜愛的讀書筆記徵文活動」

閱讀|鬆綁你的焦慮習慣

這本書的讀書心得,是我很喜歡的,其中依照章節,彙整了很多書中精華,可以供閱讀,焦慮確實是現在很多人會有的情況,我自己也時常會有焦慮的情況出現,這時候就真的需要很多方法來進行

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會聽見深呼吸或是正念冥想的方式,這些方法有效沒錯,但如果要更加深入了解呢? 這時候,看書是種方法,書本具有匯集大量資訊的優勢存在

但是世界上真的很多書本,書的內容和品質都不一,要如何從中去挑選書本,有一種方法是去看書簡介,另種方式是可以去看看別人的閱讀筆記或是心得,而這篇閱讀筆記,正有助於看書中精華的部分

其中就有彙整出很多種方法,可以有助於減緩焦慮,當然這些方法除了知道以外,也要化成行動來實踐,我自己的做法就是可以將一些資訊保存到筆記軟體內,然後可以提醒自己去實踐,像這種方法類書,就可以如此進行

raw-image


其實對於閱讀心得,我自己也是有寫些閱讀心得,不過我自己也有想過一些問題

例如我寫一些閱讀心得,是不是代表我就推薦那些書呢?

其實不一定,一本書中有許多內容,但不會是每個內容都是認同的,我自己比較常用的,是寫些較有感觸、或引起思考、或是實際轉化行動而有改善生活的部分內容,有些我不太認同的部分,偶爾會寫些對於內容的思考

一本書中,一定會有比較認同和不認同的部分,作者提到的方法可能就不一定適用,這可能就會受到年齡或是文化差異等因素影響,因此閱讀過程中的思考,也是十分重要的

且對於一些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就真的各種內容就提供參考吧,還是需要有自己的想法,想法產生行動,因此影響生活,自己的生活由自己規劃和決定

我覺得可以看書內容,可以區分一下事實和觀點,想想看哪些是有經過研究性質和有證據的,就會比較偏向事實,像是這本有關焦慮的書就算是事實比較多那種

而有些時間管理或人生規劃的書,其中就會牽涉到觀點或個人價值觀,或者是有些有研究加上個人觀點結合的,其中閱讀時後就真的需要有所思考

有時候就算研究支持,但不同研究也會有差異,而研究對於多數人進行,但還是要考慮到個人的差異,就算研究說某件事情有好處,但這件事情會用太多時間,就還是需要考慮一下個人情況

例如時間管理,可以選取一些上層方法(例如寫下價值觀、任務交疊、優先順序等),而實際要做什麼事情則真的由自己決定;有些幸福的書籍,就會提到幸福和意義的關係,但因為意義每個人認為有所不同,一件事情對A來說有意義,對於B來說不一定,因此這就是個人差異

所以,閱讀心得就可以看見大家對於書本內容的看法,有時候,就也能看見讀者對於內容的一些思考,這也算是閱讀心得能夠發揮的一個作用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unny-avatar-img
2024/04/26
「閱讀心得不代表推薦那本書」同意+1
彼得潘-avatar-img
2024/04/20
是的 閱讀同一本書可能會有天差地別的感受 因為每個人的見解未必相近 應了那句老話:這人吃是補;那人吃是毒。
avatar-img
小豆pika的園地
130會員
380內容數
目前主要會以書籍心得、動漫心得、生活想法等方面來寫
小豆pika的園地的其他內容
2025/04/07
有些人覺得,大學讀什麼科系,就決定了未來要做的工作, 但其實有很多網路調查都發現,有許多人最後做的事情,跟本科系沒有關係。 這反而是一種解放,因為讀哪個科系,不代表你以後就只能往那個方向發展。
2025/04/07
有些人覺得,大學讀什麼科系,就決定了未來要做的工作, 但其實有很多網路調查都發現,有許多人最後做的事情,跟本科系沒有關係。 這反而是一種解放,因為讀哪個科系,不代表你以後就只能往那個方向發展。
2025/01/09
嗨嗨大家,最近剛好在用一些選課的事情,想說可以把這幾年來大學選課經驗做個紀錄,跟大家分享喔 1 看課程評價,評價包含甜涼度、課程要求、評分方式、加簽方法、課程特別事項(例如全英授課、英語教科書、不能用3C、開書考等等)等 2 課程評價可去幾個網站找,例如Dcard PTT FB課
2025/01/09
嗨嗨大家,最近剛好在用一些選課的事情,想說可以把這幾年來大學選課經驗做個紀錄,跟大家分享喔 1 看課程評價,評價包含甜涼度、課程要求、評分方式、加簽方法、課程特別事項(例如全英授課、英語教科書、不能用3C、開書考等等)等 2 課程評價可去幾個網站找,例如Dcard PTT FB課
2025/01/08
嗨嗨大家! 最近因為選課的關係,我想到可以來聊聊課業和交友的主題。 有時候,我們會想要從系上同學那裡了解一些課程心得和評價,尤其是系選修課,因為某些課在網路上通常評價不多,從同學口中就獲得資訊就是一種好方式,要如何獲得? 我在大學的體會是:很多時候,需要自己「主動分享」
2025/01/08
嗨嗨大家! 最近因為選課的關係,我想到可以來聊聊課業和交友的主題。 有時候,我們會想要從系上同學那裡了解一些課程心得和評價,尤其是系選修課,因為某些課在網路上通常評價不多,從同學口中就獲得資訊就是一種好方式,要如何獲得? 我在大學的體會是:很多時候,需要自己「主動分享」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如果你還是非常重視心靈需求,你可以將你對現實世界的深刻體驗作為素材,重新思考心靈是怎麼回事。這時你的思考素材就是真實不虛的,它更有穿透力,甚至真正有價值。」—摘自《深度關係》
Thumbnail
「如果你還是非常重視心靈需求,你可以將你對現實世界的深刻體驗作為素材,重新思考心靈是怎麼回事。這時你的思考素材就是真實不虛的,它更有穿透力,甚至真正有價值。」—摘自《深度關係》
Thumbnail
我們都喜歡閱讀,然而我更重視閱讀後:我收獲了什麼?文章能跟我生活的哪些事情結合?文章能幫助別人什麼嗎?今天來聊聊《你的人生,真正重要的是什麼?》的心得運用。
Thumbnail
我們都喜歡閱讀,然而我更重視閱讀後:我收獲了什麼?文章能跟我生活的哪些事情結合?文章能幫助別人什麼嗎?今天來聊聊《你的人生,真正重要的是什麼?》的心得運用。
Thumbnail
今天我翻找到以前我曾寫過的一本書內容摘要筆記,《每個人都想學的焦慮課》。我突然發現以前做筆記,都寫滿滿的字,還寫了兩面的A4。剛就快速的決定把我做的這本書的內容筆記,畫成圖解。
Thumbnail
今天我翻找到以前我曾寫過的一本書內容摘要筆記,《每個人都想學的焦慮課》。我突然發現以前做筆記,都寫滿滿的字,還寫了兩面的A4。剛就快速的決定把我做的這本書的內容筆記,畫成圖解。
Thumbnail
本書是有關於人生思辨的哲學類書籍,下面列出一些內容和我的心得
Thumbnail
本書是有關於人生思辨的哲學類書籍,下面列出一些內容和我的心得
Thumbnail
參與matters活動徵文,「Matters 我最喜愛的讀書筆記徵文活動」
Thumbnail
參與matters活動徵文,「Matters 我最喜愛的讀書筆記徵文活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