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圖表分散焦慮感的負面循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降低焦慮感的方式之一,以及分享我常繪製的幾個圖表。

沒有安全感,對未來感到恐懼,或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多,這些「想太多」與「真正有益的規劃」混雜一起,難以在茫茫腦海中看出這些想法的脈絡,透過圖表將想法「攤開」與「下放」的動作,分散焦慮感的負面循環。

大綱
1. 前言
2. 攤開腦中的所有想法,進行分類
3. 將沒有益處的想法去除,改變思考模式
4. 選擇合適的工具進行圖表繪製
5. 圖表-日時間軸
6. 圖表-週曆
7. 圖表-月曆
8. 想法下放
9. 確實執行
10. 最後的碎碎唸

前言

常常想很多,腦袋總是停不下來,身為自由工作者,需要身兼數職的角色,看似自由卻容易被自己的想法困住。當工作量增加時,會需要更仔細地分配時間,在不知不覺中給自己許多壓力,演變成焦慮感。

這些想法虛無飄渺,卻在腦中不斷翻騰,有時還會怕忘記而更加用力思考,若將想法攤開來,就能好好分配,並從中看出他們之間的關聯,以及區分那些是重要的,而哪些又是不必要的。


攤開腦中的所有想法,進行分類

一開始我會進行簡單的分類,一種為很瑣碎、片段以及「紀錄」的形式,另一種則是跟目標、工作有關的想法。

使用 Google Keep 紀錄:瑣碎、片段、情緒,短時間紀錄

我會將非常瑣碎的想法,使用 Google Keep 紀錄起來,因為每次想到的都很瑣碎,加上現在還有健康生活計畫的紀錄,整體看起來顯得非常龐大且混亂。不過因為 Google Keep 用起來太方便、快速,大多以純文字為主,通常用手機進行紀錄,每次紀錄的時間都很短。


使用 Miro 規劃:工作、生涯、目標,長時間規劃

由於工作會跨及許多領域,要兼顧事情比較雜(專案、創作、家教等等)還得考慮未來的發展,每個項目又有各自的目標想達成,有時想著想著就不小心想太多,心思全被拉走。

也發現想像中的規劃無論考慮得多現實,依然會不夠精確,因為在規劃的當下必須要將每個事項的細節都記得很熟,否則很容易就忽略,這樣不僅無法實踐,還會因為規劃不周而必須重新再來。

後來我學會運用 Miro 把事項依據不同性質繪製成圖表,劃分權重,分配時間、制定計畫,接著就可以安心去執行。


將沒有益處的想法去除,改變思考模式

如果有紀錄想法的習慣,或許能發現自己都在何處開始鑽牛角尖,當這些想法近乎處於無謂的擔憂時,就能將他歸類在:想太多、沒有益處的想法。

正常情況下,不應讓其他人來判定你是否想太多,而是由自己去發覺,慢慢找出合適的方法來降低想太多的頻率。如何驗證自己真的想太多?對我有用的解法是驗證,驗證完之後,相信自己的感受。

其實這些焦慮,多半來自於缺乏安全感。

沒有益處的想法大多是:

負面情緒

冷靜下來後回想或觀看自己的紀錄,判斷是否為想太多?或當下是因為某個情境、情緒而引起的負面想法。

停在問句

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瞎操心或無謂的亂想,如果因為擔憂而開始有各種想法,會伴隨著該如何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向。

避免自己總是停在問句,不要停在「怎麼辦?」、「怎麼會這樣?」,而是將問句作為一個起頭,尋找解決辦法。


選擇合適的工具進行圖表繪製

基本上只要有圖表或流程圖繪製功能的工具皆可使用,如果偏好手寫、手繪,也可以自行繪製。當時選用 Miro 線上白板繪製圖表。

有許多線上軟體都具備「雲端儲存、好管理、可協作」的基本功能,其餘部分我會考量的多半與視覺、體驗有關:

良好的使用體驗

介面的體驗好壞,會大大影響繪製過程的感受。常用到的元件好不好找?畫面的管理及控制是否好用?操作的流暢度等等。

具有高度調整的彈性

有些工具提供的元件設計較單一,能更改的顏色、字型、字體的選擇也少。這些限制對於在視覺調整要求不高的使用者來說,更能專注在內容本身,不會被外觀影響。

而我絕對會被外觀影響,所以每每在選擇工具時,使用體驗及高度調整的彈性,都會成為主要的考量。

完善的對齊功能

這跟上一點的用意很接近,繪製圖表或各個元件,以及不同元件之間的連接線段,我會盡可能對齊排列、整理好,讓畫面看起來清楚好讀。


圖表-日時間軸

日時間軸是在工作最繁忙時,為了減輕心理壓力而繪製的,同時將時間分配進行可視化的動作,優化時間分配,當我的工作量減少以後,時間軸也跟著調整。

時間軸可用來分配一整天的規劃,了解一天理能使用的時間有多少,規劃出更貼近現實的安排,避免「過於理想」。

以「小時」為單位的區間

如果把單位劃分的太細,會讓圖表難以一目了然;使用「小時」為單位對我來說是最剛好的狀態。起訖時間可以挑選「起床-睡覺」這兩項,因為在這兩項之間,較少有其他的活動。

時間軸裡不只有工作

除了規劃工作時間,也可以將日常的既定事項,例如起床、就寢、休息、用餐等事項繪製到時間軸裡,並給予工作之外的事項時間多點彈性,例如用餐後可留點時間休息,避免讓自己喘不過氣。

區分不同時段

因為我除了主要的專案執行,其餘都是創作或是其他例行公事。過去都是想到什麼就先去做什麼,容易讓自己失衡或是超時工作。現在會依據當下的狀態進行調配,例如:

  • 當月有專案需執行,會讓時間軸以專案為主,創作為輔。
  • 若當月沒有專案需執行,則是讓時間軸平均分散給創作。

時段補充

若某個時段有許多項目需完成,可在該時段下方進行備註、補充。例如在創作的時段內,我希望這段時間可以做的事項有哪些,可能是寫文章、設計主題,或是將家教課程進行優化,而這些事項的占比不會相等,所以也會在項目後方備註大約的產量。

而其他的部分為自己想放上的補充或是精神喊話。


圖表-週曆

有時與妹妹共同協作和經營,週曆通常紀錄貼文的發文時間、線上週會時間(包含週會例行討論的大鋼)、上課時間等等,提醒彼此每週需完成的項目。


圖表-月曆

若有時間較長的專案,我會製作月曆,並將專案中的時程也放置上去。這麼做的原因比起單看報價書裡的條列文字,視覺化的時程更加清楚。


想法下放

不論是文字紀錄或繪製成圖表之後,我會練習讓自己想像把「想法下放」讓這些想法交給它們幫我保管,清空思緒,不要怕自己會忘記,重複的事情就不要再往同個地方鑽下去!

我們不能用昨日的思維來解決今日的問題。

讓自己停下來休息,隔一陣子再回來思考,可以激發更多的想法,同時讓工作與生活趨近平衡。另一方面也藉由想法下放的方式轉移注意力,減少過度焦慮及增加安全感


確實執行

有些人在前期規劃好,卻在執行時失敗告終。

這些規劃能達到成效的關鍵是「確實執行」在沒有執行的狀態下,是無法驗證自己的規劃是否可行的,若每次周而復始地反覆,只會越來越感到無力。

持續下去

踏出去之後,或許累了可以休息,害怕可以逃跑,但是請至少堅持一下下。開始看出成效之後,會更願意持續,成就感也會越來越多。

保持彈性

過程中發現任何問題都可以適度調整,隨時保持彈性。

初期會發生設想不周的情形,原本認為這樣的時間調配很完美,執行時卻發現需要花上比預想更多的時間。

大多是經驗不足所造成的(少數可能是能力不足)這時可以適度調整時間規劃,或先把重要的事情優先做完,不要貪心地想一口氣達成全部。


最後的碎碎唸

適度增加安全感、轉移注意力,讓自己專心於眼前的事物,並放鬆的享受生活。

換帳號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善用腦科學避開焦慮迴路,提升專注力、生產力及創意力
步驟 1: 在得到APP上看到「焦慮的反面是具體」這句話,深有共鳴。這是一個開始理解焦慮的好起點。 步驟 2: 每當事情變多,先識別自己能控制的部分,然後集中精力於這些具體的事情。 步驟 3: 回顧過去的經驗,發現許多讓人焦慮的事情其實並未發生。這能幫助你減少過度思考。
Thumbnail
區分「假焦慮」、「真焦慮」,瞭解並克服身體的恐懼反應
Thumbnail
讓焦慮啟發正念思維,重置你的人生推進器
Thumbnail
為什麼是我?如何停止焦慮打開行動人生?
焦慮的反面是具體。 在得到APP上看到這句話,十分有共鳴。 每當事情一多,自己能控制的部分又有限, 總會燃起焦慮的情緒。 以前總是會想很多, 但經驗上其實這些想太多的事情都不會發生。 可能事情的確都有命運的安排, 該怎樣發生的事情就會怎樣發生。 事
Thumbnail
如果你經常感到焦慮,無法應對困難,或是希望瞭解如何適應焦慮情緒,這篇文章將提供一些分享與建議。掌握面對焦慮的方式,並重新認識自己,讓我們一起迎接不焦慮的人生。
Thumbnail
感覺焦慮是現代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許多人都曾經歷過焦慮症狀。如果你正在尋找如何緩解焦慮的方法,這篇文章將為你解答。從了解焦慮是什麼,到辨別焦慮特徵,我們將深入探討各種焦慮症狀,並介紹研究證實有效的6種緩解焦慮方法,幫助你快速緩解焦慮,找回內心一直都在的寧靜。
Thumbnail
★不安只是潛意識的「惡作劇」,只要知道了應對方法,就能輕鬆吹散不安的情緒。
Thumbnail
「把焦慮寫下來,就不會焦慮了嗎?」 如果是,我想是因為在書寫的過程中,透過脈絡梳理和自我對話,對焦慮來源產生更清晰的視角,或許它的本質仍是問題,但至少,問題被看清楚了。 如果不是,那又是什麼情況呢?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善用腦科學避開焦慮迴路,提升專注力、生產力及創意力
步驟 1: 在得到APP上看到「焦慮的反面是具體」這句話,深有共鳴。這是一個開始理解焦慮的好起點。 步驟 2: 每當事情變多,先識別自己能控制的部分,然後集中精力於這些具體的事情。 步驟 3: 回顧過去的經驗,發現許多讓人焦慮的事情其實並未發生。這能幫助你減少過度思考。
Thumbnail
區分「假焦慮」、「真焦慮」,瞭解並克服身體的恐懼反應
Thumbnail
讓焦慮啟發正念思維,重置你的人生推進器
Thumbnail
為什麼是我?如何停止焦慮打開行動人生?
焦慮的反面是具體。 在得到APP上看到這句話,十分有共鳴。 每當事情一多,自己能控制的部分又有限, 總會燃起焦慮的情緒。 以前總是會想很多, 但經驗上其實這些想太多的事情都不會發生。 可能事情的確都有命運的安排, 該怎樣發生的事情就會怎樣發生。 事
Thumbnail
如果你經常感到焦慮,無法應對困難,或是希望瞭解如何適應焦慮情緒,這篇文章將提供一些分享與建議。掌握面對焦慮的方式,並重新認識自己,讓我們一起迎接不焦慮的人生。
Thumbnail
感覺焦慮是現代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許多人都曾經歷過焦慮症狀。如果你正在尋找如何緩解焦慮的方法,這篇文章將為你解答。從了解焦慮是什麼,到辨別焦慮特徵,我們將深入探討各種焦慮症狀,並介紹研究證實有效的6種緩解焦慮方法,幫助你快速緩解焦慮,找回內心一直都在的寧靜。
Thumbnail
★不安只是潛意識的「惡作劇」,只要知道了應對方法,就能輕鬆吹散不安的情緒。
Thumbnail
「把焦慮寫下來,就不會焦慮了嗎?」 如果是,我想是因為在書寫的過程中,透過脈絡梳理和自我對話,對焦慮來源產生更清晰的視角,或許它的本質仍是問題,但至少,問題被看清楚了。 如果不是,那又是什麼情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