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4|閱讀時間 ‧ 約 27 分鐘

從臺灣國手觀看運動員的最高夢想—奧運

2024年7月22日開始,中華隊陸續派出2020年東京奧運的主將前往巴黎,參加與各國好手的運動比賽,包含柔道、羽球、桌球、網球、射箭、游泳、拳擊,以及現代五項中的馬術項目(2028年洛杉磯奧運將會刪除,出於對馬匹的尊重與保護)等等項目。 隨著各個項目皆有國際、國內比賽的盛行,以及現代人在少子化的情形之下,其實更注重個人的身心健康管理。

想起18歲那年準備大專盃馬術檢定的時候,也是在許多人認為馬術是貴族運動、馬術運動很少接觸的觀念之下,去做了讓我家人非常詫異的馬術訓練與參加比賽,過程中如同那些運動員一樣有擦傷、腳傷、膝傷,必須透過中醫針灸和紅外線照射、推拿的治療方式,最快兩個禮拜恢復正常的活動模式,心智方面有所成長,反思該如何減少受傷與危險,對抗奪牌的急躁心情的最好方式就是:不管你有沒有得到獎牌,以平常心看待未來的挑戰與變化。

當我活在當下拿到獎牌的時候,心理只冒出一個字—「熱」,當時的氣溫飆到40度,還要按照馬術檢定的規則穿著西裝騎馬對當時剛了解馬術、負傷檢定的我,是考驗耐心和直覺的挑戰,後來休息並選擇一週兩次的馬術運動,對獎牌的執著也沒那麼多。反觀看著參加奧運的運動員,也是從萬人之中比出最好的成績,挺過了受傷與資源不足的環境,並了解選手的招式,累積運動項目的分數之後,才能代表臺灣出去比賽。雖然短短一瞬間就成永恆,但是透過運動與各國選手建立友好關係,也是一種良好的外交方式。

一路上走來看過很多運動員的比賽或是聽聞運動員的事蹟,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世界羽毛球后戴資穎和柔道男神楊勇緯的比賽,羽毛球的變化打法很少人能做到,特別是讓選手疲於奔命之後,再進行下壓殺球或發出長球結束一回合,但是球后擅長的路線就是這一種,也讓她處於214週的世界球后,並在今年賽程結束之後退役,也很謝謝自己透過2017的世大運志工機會實際看到世界球后的比賽,了解一點點羽毛球的打法;接著是柔道男神楊勇緯的比賽,擅長使用三角固招式制服對方的招式,相對來說更有磨傷耳朵、腳傷的風險,也很佩服兩位選手從國小開始展現天賦,以及以一路上對運動的熱愛與執著,讓他們都在30歲以前得到十大青年的獎項。

這次最令人驚訝的應該是王齊麟和李洋的羽球男雙組合,連續兩次拿到羽球男雙的奧運金牌,除了使用發長球、下壓球的方式與對手過招,更重要的是李洋旋轉後回球給對手、王齊麟躺在地上照樣拿起球拍發球、比賽中瞬間換球拍的畫面也成為奧運羽球男雙衛冕的經典畫面之一,雖然球速上面跟對手比起來不相上下,但是贏球的關鍵在於兩人打羽球時的默契與反應,他們也曾經沉默、爭吵、疲勞性骨折,拿到奧運金牌的那一刻,很多紛紛擾擾也都雲淡風輕,拋下過往的成見,開心為自己的國家爭取一份榮耀。

而從李洋曾經有疲勞性骨折的新聞中,我也開始想起受傷的時光,特別希望告訴有參加運動項目比賽的大學生或是碩博生,真的不要浪費學生保險用途!!像是交通事故或是大家熟知的運動項目會有擦傷、腳傷、膝傷、骨折的事情出現,只要你詢問負責學生保險的行政人員,會跟你說要收集治療過程的收據證明正本,或是診斷證明正本,並且依照投保學生保險的公司規定,填寫申請書與繳交相關證明,大約一到兩個月期間就會收到治療費用。

P.S.過程雖然複雜,但是我相信沒人願意將治療費用打水漂。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Runningbear的學習心法專區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