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載於Readmoo閱讀最前線]
對一個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來說,科學無疑強烈塑造我們的世界觀。我們用科學製造食品、養育小孩、照護身體、吸收新知、交流近況、發射火箭。科學幫助我們更理性地生活,創造多彩多姿的世界。相信科學,著實是明智的選擇。
反之,當人們不信任科學時,科學往往被財團拿來當作滿足利益、分裂敵人的工具。例如石化產業的「科學研究」,慫恿民眾懷疑氣候變遷的真實性;儘管他們不堅稱自己是最科學的,也會刻意播下懷疑的種子來混淆視聽。
真傷腦筋。地球都在發燒了,結果還有人在懷疑地球是不是在發燒。但是,我們為什麼可以聲稱氣候變遷是真實的?我們怎麼知道科學家說得沒有錯?如果今天廣為接受的結論,明天可能就被推翻,那我們還要信任科學嗎?至今仍有不少美國人認為兒童打疫苗會導致自閉症、地球的年齡只有一萬年呢!
美國知名的地質學家與科學歷史學家娜歐蜜‧歐蕾斯克斯(Naomi Oreskes)在《為何信任科學:科學的歷史、哲學、政治與社會學觀點》便針對上述的提問提出精彩的論點。「為何信任科學?」基本上可以拆解為兩類型的提問:第一,有什麼「理由」可以信任科學本身?第二,為什麼「要去」信任科學?
歐蕾斯克斯針對第一個提問的回應是:因為科學家長期探索世界,且科學是一種社會活動。他認為,就好比水電工是處理水電的專家、護理師是照顧人的專家,科學家則是探究世界的專家。我們相信專業,是因為他們受專門的訓練,能解釋現象、解決問題。科學家以實證為基礎探索世界,不僅要解釋他們「知道什麼」,也要解釋他們是「如何知道」的。
但只靠實證基礎,並不足以建立對科學的信任。歐蕾斯克斯指出,還有一個關鍵是科學研究是一種社會活動,透過同儕審查與批判性的檢驗不斷修正,以建立知識信任的基礎。由於人的有限,我們不可能完全把握世界,因此科學不是追求真理,而是在社群的「共識」下追求暫時解。
這不禁令人懷疑,如果科學知識都是共識,那不就污染了科學的「客觀性」嗎?如果知識是由許許多多充滿價值判斷、利益、主觀、武斷的「社會」塑造而成的,那科學還有獨立性嗎?我們還能對世界產生真實的理解嗎?
歐蕾斯克斯便針對這些提問,爬梳了科學哲學對客觀性的各種辯論。在十八世紀到十九世紀早期,多數人對科學的信任建基在受科學榮譽學會背書(如英國皇家學會)的「科學偉人」。然而,在十九世紀中期後,以孔德(Comte)為首的實證主義者開始認為嚴格遵守「科學方法」才有辦法獲得真實的科學知識,唯有透過觀察才能檢證一項陳述是否為真。而二十世紀的哲學家波柏(Karl Popper)則進一步挑戰,科學的精神不在於檢證,而是透過新觀察推翻原有理論,也就是著名的「否證論」(falsifiability)。
不過,上述的討論都關注以個別科學家從事的科學方法,而非描述科學研究的真實現況。真實現況是什麼呢?科學總是「一群人一起做」的研究。微生物學家弗萊克(Ludwik Fleck)是首先運用社會學解釋科學活動的學者,將研究焦點把個別科學家轉向「科學社群」,指出科學事實是社會活動的產物。他稱為「思想集團」(thought collective)的科學社群,共享一套思維模式,得以合作並詮釋有意義的資訊。科學事實只是思想集團暫時的共識,而科學的進步在於能夠以社群認可的方式調整新的世界觀。
但科學社群是基於什麼樣的理由接受新的世界觀呢?這就引發科學知識社會學的一系列研究。歐蕾斯克斯援引女性主義科學哲學家哈定(Sandra Harding)的觀點,強調科學知識的客觀性在於社群夠多元開放,能透過自由的辯論糾正彼此。「客觀性在以下情況中可以最大化:有大家都認可的健全管道可以讓批評發聲,例如同儕審查;社群夠多元,廣博的異見觀點可以得到發展、傾聽、認真考慮。以前科學家幾乎全是白人男性,他們提出有關女性與非裔美國人的理論會考量不周,有些甚至極為惡劣,從以上觀點看來實在不意外。」(頁79)
歐蕾斯克斯隨即介紹歷史上「科學誤入歧途」的一些故事,每段都相當精彩。例如,1873年美國醫師克拉克(Edward H. Clarke)主張女性不該接受高等教育,理由是:根據「能量守恆定律」,若女性將能量用在大腦,就會勢必將能量移出子宮或內分泌系統,這會造成女性卵巢和子宮萎縮,破壞生育能力。克拉克醫師基於「7名」身處傳統男性教育或工作環境的女性病例,發現她們出現經痛、頭痛或心理疾病等失調情形。他給這些女性的處方是:經期與經期後要戒除體力跟心理勞動。此研究在當時有很大的影響力,讓當時推動女性高等教育的進步人士深受其擾。
另一個案例是二十世紀初期盛行的「優生學」,支持者主張透過社會控制手段鼓勵「優秀的人」生兒育女,讓「糟糕的人」少生一點,以避免種族衰退。1910年美國優生學記錄辦公室更透過田野工作者四處蒐集家族歷史,發現酗酒、賣淫、賭博、犯罪、心理疾病等「基因」是會遺傳的,並依此為實證基礎,防止帶有不受歡迎基因的父母生育、隔離與監禁心理疾患者、限制南歐與中歐移民。1930年代美國有32州通過絕育法,至少3萬公民被迫結紮。
歐蕾斯克斯回顧這些歷史時,指出其實當時都有異議人士對主流的科學詮釋提出不同的意見。像是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女性教授雅可比(Mary Putnam Jacobi)便指出克拉克醫師的性別偏見,根本沒有足夠的實證基礎。她後來以268位健康、教育與專業程度不一的女性為樣本,檢視休息、運動、教育等各變項之間的關聯,發現月經並不會讓女性特別需要休息,尤其在飲食正常的情況下。人類學家鮑雅士(Franz Boas)與米德(Margaret Mead)則指出,體質與社會因素會互相關聯,那些「糟糕的人」的缺陷、疾病與教育不足、經濟弱勢、移民歧視也有相當大的關係。社會主義遺傳學家更認為,要改善人類社會的品質,靠的不是優生學的計畫,而是大幅度改善社會條件,如消除種族偏見,提升兒童與婦女的福祉。
歐蕾斯克斯特別指出,我們不要假裝科學家沒有價值觀,重點是科學社群有沒有辦法接納多元的價值觀,並以證據為基礎來彼此對話。女性主義價值能發現男醫師沒有關注到的證據,而社會主義價值也能批判優生學的種族偏見,它們進一步帶動了更正確的科學研究。因此,在面對科學爭議時,我們可以試著問:科學社群是否能接受不同觀點、理論、方法學偏好或個人價值?不同的意見有沒有機會發聲、被考慮或看重?在年齡、性別、種族、性向、國家等面向上社群的組成是否多元?
講完了信任科學的理由,接下來的難題是:為什麼「要去」信任科學?歐蕾斯克斯認為,因為若我們忽略科學,會帶來極高的風險。沒錯,無論專家共識有多完整,知識總是有不確定之處,但我們不能因為這樣就消極地拒絕信任科學。他請我們仿效「帕斯卡的賭注」,提問:「如果這項科學主張最後證明是對的,忽視它會有什麼風險?相較之下,因應這項主張而行動,但最後發現它是錯的,代價又是什麼?」(頁167)
書中舉例,有人忽略牙醫師的建議,覺得使用牙線沒什麼用。這固然會提高蛀牙的風險,但也不至於太嚴重。然而,若對氣候變遷的證據視而不見而不採取行動,那代價就太高昂了。美國的石化產業便是因為商業利益,刻意塑造「反正科學還尚未有共識,所以我們可以延遲行動」的訊息。
《為何信任科學》用平易近人的方式,精彩地結合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的討論,精闢地指出科學會犯錯、科學是共識、科學是一種社會過程,儘管如此,科學還是值得我們信任,也能夠引領我們打造一個更好的世界。
「科學探索中會同時出現創新與穩定。創新讓科學家提出新的觀察、想法、詮釋、嘗試調和競爭的主張;批判性檢驗則引導科學家,共同決定哪些想法應該在世界上繼續流傳,讓知識性主張穩定下來……討論科學的社會性質,是對科學最強而有力的辯護。這麼做一度被視為在攻擊科學。」(頁273)
台灣沒有像美國有這麼多的氣候懷疑論者,也頗相信科學權威,與書中的處境不盡相同。但在面對牽涉科學的政策規劃時,科學往往變成政黨鬥爭的工具。例如,儘管大眾已施打疫苗多年,但在新冠肺炎盛行時,非綠陣營對於高端疫苗的效力仍有許多懷疑,這造成相當政治化的「品牌挑選」現象。或是,擁核人士與反核人士對於核電的風險吵得不可開交,爭執的重點不是核電運作的可行性,而是對於環境與社會的效益與衝擊之風險評估與價值取捨。這些牽涉的不只是科學社群本身的共識,更是關乎人們如何放下政黨歧見、建設性地討論。
《為何信任科學》提醒我們,儘管科學會錯,我們還是要信任科學。但或許更重要的是,在信任之餘,我們該如何討論、行動、創造我們渴望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