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化的目標是讓生產系統發揮最大效率,方法是消弭個別差異。標準化是建立一個固定的程序,輸入相同,產出相同,沒有波動,沒有偏差。」—黑馬思維
從小到大你是否聽過:「乖乖讀書考上好學校,未來就可以得到好工作,得到好工作就買得起房子、車子,之後結婚生子,從此就可以過上成功的人生了。」
而你在某個夜晚,想起過去的努力雖然造就了現在的自己,但你還是覺得哪裡怪怪的,或許擁有「他們」稱羨的生活,但事實卻如同老鼠賽跑一般,持續追趕著「他們」覺得很棒的東西,你無法感受到內心的豐盛,甚至每天早上看著鏡中的自己,都覺得陌生。
這個故事聽起來很熟悉嗎?
從小到大父母、師長,和整個社會都告訴我們一個「標準化」的方法,只要好好聽他們的話不要亂想,就能過上「成功」的人生,於是我們為了符合他們的「標準」,沒有太多時間思考自己真正想要什麼,甚至開始害怕嘗試、失敗,最後選擇了一條我們不算喜歡,但安穩的道路,因為他們說大家都是這樣,所以我們不應該質疑。
工業革命以後,隨著製造技術進步和生產規模的擴大,工廠需要系統化的管理,方法就是透過制定一連串的標準化規範,從工作方法、使用的工具和設備、工作環境、管理制度等,目標就是消弭個體差異和不確定因素,好讓整個系統發揮最大效率,而這套標準化方法最後也直接影響到現代教育。
回想一下求學過程,我們被要求穿著統一的制服,在教室裡整齊的坐著,學習相同的教材,擁有規律的上下課時間,最後還有標準的考核制度,來判斷在每個階段中,學生是否「符合品質」。
我們如同工廠流水線上的產品,一批批的被製造,不用刻意思考要去哪裡,反正他們已經準備好一條正確的道路,假如有人試圖從滾輪上滑落,他們也只好幫忙刻上「失敗」的標章。
標準化有利於整體系統的穩定和發展,但不利於個體,甚至個體差異會被視作對系統的危害。
教育制度是以考試和升學為目標導向,所以我們大多數人在學生時代,其實並沒有太多時間去嘗試那些可能有興趣的事情,每天只有二十四小時,要能兼顧學業和探索興趣是件不容易的事,我們只能從中找個的平衡,或者是取捨。
因為大多數時候,光是處理完學業,我們可能就只想休息,沒有額外力氣去再去探索和經營興趣,更別說能訓練成專業,這還沒把家裡是否有資源,或是父母是否有刻意幫助培養等條件算進去。
但據我所知,學校和父母都比較喜歡將孩子的休息和探索自我的時間,拿去上更多的課、補更多的習,這無疑是投入一場瘋狂的軍備競賽。
這樣就會造成一個問題,我們在面對一件事情時,無法擁有所謂的「內在驅動力」,意思就是我們不是發自內心,真正的想去做這件事,所以自我驅動去達成,而是因為外部因素。
舉個例子:
有個學生叫小明,他對讀書不感興趣,總是在考試前因為怕被當,所以才積極讀書,但他非常喜歡打籃球。每天放學後,他總是第一個到球場練習,而且即使沒有教練的督促或比賽的壓力,小明也會自發地進行訓練,學習新的技巧,提升自己的球技。
很明顯小明對讀書沒有內在驅動力,但對籃球有。
標準化厲害的地方在於,它把我們都訓練得很擅長去做那些,我們無法發自內心喜歡的事物,被動地去接受這個系統,這容易讓我們失去冒險的勇氣,即使過程很困難,就算跌掉了、被嘲笑,最後失敗,還是會想再站起來,笑著說還想再試一次的驅動力。
正當我們以為出社會後,可以開始有資源,有意識地去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時,標準化還是會跳出來,重新引導我們走回「正確」的道路上,就如開頭那個耳熟能詳的故事:
好學校=好工作=買得起房子+車子+結婚生子=成功的人生
這裡不是要鼓吹學歷無用論,或是反對買房買車、結婚等人生議題,而我想表達的是:
在做這些人生重大決策時,我們是不是真的擁有選擇?
標準化的目標就是讓生產系統發揮最大效率,只要我們對系統的「依賴度」越高,整個系統的穩定性也會越高。
於是在學生時代我們的所學,都是為了成為一個很好的員工,我們對於未來職涯發展所累積的能力,也大多是為了能換到更好的公司,繼續的以時間換金錢,維持系統的穩定,而不是嘗試累積不同的技能組合,用來斜槓副業,累積未來能獨立接案,甚至是創業的能力,降低對於單一公司,或是整個系統的依賴度。
另一種增加我們對系統依賴度的方式,就是在出社會工作幾年後,到了適婚年齡,手上也剛好有些銀子,而他們說必須有房有車才能成家,所以我們遵循標準,老實的揹上貸款,小孩出生後,也擁有家庭壓力和責任。
從此以後,我們將與整個系統密不可分,高額的貸款和生活費讓每個月的現金流吃緊,有家庭讓我們在工作上不敢有太大的變動,在金錢和時間都缺乏的情況下,幾乎讓我們失去未來能持續提升的資源,只能被動的待在我們不想要的環境,而且隨著年紀的增長,也可能讓人生的路越走越窄。
面對人生重大決策,我們到底是出自個人意願?還是說我們一直隨波逐流,只為滿足他們的期待,或錯把別人的人生,當成是自己想要的?
時代的齒輪轉動持續加快,隨著科技生態系統不斷完善,創新週期不斷縮短,有些領域三到五年就會有大突破,而有些甚至是以月為單位。
在我們父母那代,遵循標準或許能獲得保障,但在快速變化和需要創新的未來,很明顯這套標準化思維會漸漸不受用,甚至可能會有更大的風險。
我們應該要持續了解自己,尤其在學生時代,社會壓力和責任還不大的時候積極嘗試,然後觀察生活中的每件事,知道自己喜歡或不喜歡什麼、做什麼特別有成就感、哪些事容易比別人做得更好。
在過去,標準化是叫我們忽略自己的需求,好好成為系統的螺絲釘,但現在我們必須更在乎自己,打造專屬的個體化優勢,才能走出最適合自己的道路。
再來我們還是要持續學習,不論是閱讀還是上課,以前我們在學校都是被動的接受知識,一旦沒有人規定或告訴我們要學什麼,我們大多只是待在原地,等待下一步指示,這也導致很多人出社會後是不學習的,如果想用過去二十幾年所累積的知識來搞定往後的人生,或許在上一代還行得通,但現在很明顯是不切實際的。
標準化就像一艘大船,把我們載到同一個目的地,但這片名為人生的大海中有太多島嶼,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生活在同一個地方,追求統一的「成功」。
我寫這篇的目的,不是為了反對追求普世價值,但如果我們都能先卸下所謂「標準化」制約,或許能發現人生其實還有更多自己真心想追求的事物,而當我們擁有資源和能力,也知道每個決定後面所要付出的代價,並且能為自己負起責任時,才能叫真的擁有「選擇」。
感謝你看到這裡,如果有任何想法,
歡迎在底下留言,
或到我的IG與我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