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與追尋:對《月亮與六便士》的解读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人生至少有一次逃离,为了自己逃离规训和繁杂,为自己的灵魂辟出一方裂缝,去看看天上的星空和月亮。
没有逃离过,迟早会被日常生活湮没。因为逃离,正是追寻。


看完《月亮与六便士》半个多月了,来写写读后感。之所以想写是因为我的解读跟未读时接收到的认知完全不一样,更想记录下自己的感想。


某天在阅读时突然想到短文《河的第三条岸》,本文第二部分是这篇小短文的读后感。


两篇读后感的主题都围绕:中年叛逆、流浪、回归。我对这些特定的词语有迷之好感和好奇。


通过阅读,某种程度更加我更坚信:人生至少得有一次逃离,有人追寻月亮,有人泛舟而上;要么年少轻狂,要么中年补档。


01

反抗现代社会,回归原始野性


raw-image

阅读完《月亮与六便士》的当天我写下了简短的读后感:

看完全书感觉跟我之前理解的月亮和六便士完全不一样——月亮代表理想,六便士代表现实——No no no,我理解的男主追寻的是一种反抗和回归,不是反抗日常生活,是反抗人类文明,回归洪荒原始。他的灵魂被那可怕的激情逼迫着、催促着,"他一辈子就是一个上路的香客",虔虔诚诚地追寻灵魂的归宿,为此他不惜献上自己的肉体,也不吝啬拉上别人的理性,至于经过演化产生的、文明社会里道德玉律、各种社会化约束在这个清醒的"无奈"面前不堪一击,就算不被世人理解、被唾弃,那又怎样,他不在乎一切世人的评价,他也不在乎乞讨要钱这事,只要活着,他就在燃烧肉体和血液去获取灵魂的平静。肉欲、控制、关爱、关系对他都是束缚,他可能需要,但只需解决一时之欢,然后又立马投入对他没有太多束缚、甚至冷眼旁观他的、更 superior 一层的、更能给他震撼和指引的自然、意识、灵魂、原始的野性、混沌的可能……最后他离群索居,在能包容各种行为,尤其是不被所谓文明的欧洲社会看得起的,法国土著小岛上,和一个能满足他所有需求的女人阿塔在一起直到离世。他追寻的美包含着原始的野性和令人恐怖的因素,那些都被进化的、被社会规训的文明人已经丢弃。他的原配妻儿就完美再现了如何积极地社会化,用那些光鲜高级的标签贴满自己,然后腐化在文明里。他的冷漠残忍,对自己也对别人,反倒给他贴上了天才的标签,但他完全不在乎——他创造了想要的世界,然后亲手毁了它,不过阿塔似乎懂他。


主角斯特里克兰德是一个在证券交易所有稳定体面工作的四十岁男人;妻子是一个富有魅力、热情好客、喜欢和艺术文学界的小名流社交,能把家里料理得非常好的女人;两个可爱的孩子,孩子们受良好教育,女孩到年龄结婚,有美满婚姻;儿子成为军人,最后功成名就过上有尊严的退休生活。“可以想象得出他们的幸福生活,诚实、体面,外界的危险灾祸是干扰不了他们的。”


根据生活轨迹仿佛不仅可以预见这对中产阶级普通夫妇的一生,甚至可以预见他们孩子的一生——“活得一个大寿数,安然进入坟墓。”


然而,某种预料不到的变化和骚动即将发生,一切都酝酿在不被人察觉到的无声日常中。


截图来自美剧 Why Women Kill

截图来自美剧 Why Women Kill


一向寡言少语、人畜无害的丈夫突然寄来信件说永远不会再回来,希望离婚,让妻子不要去找他。


似乎没有任何预兆的,斯特里克兰德发疯般地丢下妻子、孩子、工作,从英国消失,只身一人跑到法国某家肮脏的三流旅馆,准备全身心投入几乎没有基础的画画。


他不在乎背上薄情的名声,他不在意子女的未来(他说妻子有钱的姐姐会帮忙),他不在意从一个英国中产绅士变成在法国吃一顿饿三顿,向别人借钱度日的“流浪汉”,变成一个自私、残忍、刻薄、粗鲁、肉欲旺盛的艺术家。他也不在意别人怎么评价自己的作品,他甚至不主动出售作品卖钱糊口,仿佛画画的过程就是一切。


传统的婚姻、家庭是束缚他的,爱情也不是他需要的,性欲也只占很小的位置。“他的灵魂瞄准了别的东西。他有强烈的激情,偶尔性欲会抓住他的肉体,因此逼迫他纵欲一场,不过他憎恨这些掠夺了他的镇定的本能。我想,他甚至会因此憎恨他纵欲一场的那个必不可少的伙伴.......他对那个女人感到惧怕,没准就像在花丛上翩翩起舞的花里胡哨的蝴蝶,感觉到的是蝴蝶胜利挣脱出来的那些个脏兮兮的蛹。”


他与众不同的行为在远离尘嚣的海岛上被人们宽容地接受了,他的自私和鲁莽没有减半,但新环境让他感觉更加宽松随和


和斯特里克兰德相处过一些时日的人对他画作的评价,有的视之为完全下流的作品,有的认为赋予了平常之物某种神秘的灵性都有,当然更多还是不明其中价值,最后后悔没能多收藏几幅。


认识他的布鲁诺特船长表达出他被某种激情攫取的同情——那种激情催促他,逼迫他,让他不得安生,燃尽生命和热血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


对前四十年人生的决绝逃离,对现代文明(物质、名利、规则)的彻底鄙夷,他被原始、粗犷、残忍的激情截获,受固于最简的物质,追求内心灵魂的通透,他的画作“了解到了世人会认为邪恶的东西。画中某种东西是原始的、可怕的。它不是人类的。它让他的脑海出现了模糊的黑色魔法的记忆。它是美丽的,也是污秽的。”


在换上麻风病几年后,斯特里克兰德失明了,他继续在土墙上画,“那就是世界混沌初开的翻版,伊甸园,亚当和夏娃——那是对人体之美的赞歌,男人和女人,对造化的敬仰,是那么崇高、冷峻、可爱、残忍。它给了你一种空间的无限和时间的永恒的可怕感觉。”


在远离尘嚣的小岛上,斯特里克兰德找到了自己的宁静

在远离尘嚣的小岛上,斯特里克兰德找到了自己的宁静


斯特里克兰德的原配妻子靠着自己不服输的精明和喜欢与社会名流来往的名气在世界闯荡得很成功。一双儿女也顺理成章进入世俗轨道:“我女儿现在是罗纳尔森太太,她丈夫从士兵起步,所以才只是个少校”;“(我儿子)罗伯特已经被推荐获得陆军十字勋章了。”


原配妻子在接受一个作家打听关于丈夫的信息时,她说“‘尽我所能让人们知道查理(丈夫的名字)的情况是义不容辞的。做天才人物的妻子,总是有一些责任的。’”


而斯特里克兰德和最让他满意(和爱恋)的妻子阿塔在小岛上生的孩子又如何呢?


在我看来,三个子嗣的两种状态再次演绎了现代社会中被物质占据,被名利傍身的“常规状态”和远离大城市,回归自然,用最朴实的方式生活,让心灵自然伸展的“非常状态”——


“那男孩是一个快活的阳光的青年。我用自己心灵的眼睛,仿佛看见他在双桅帆船上干活儿,上身赤膊露体,只穿了一条粗布工作裤......我仿佛看见他和另一个小伙子在跳舞,在喑哑的手风琴的伴奏声中,他们疯狂地跳着。头上是蓝天,繁星灿烂,太平洋广袤无垠,沧水茫茫。”


02

世上有何欢愉,诱你逃向河流?


读完《河的第三条岸》,写了如下的感想:

父亲「无故」离家出走,驾着船在家人可见的河里漂流,不去下游,不去上游,却从不靠岸。此岸彼岸是岸,父亲不曾离开的河也是岸,是第三条岸。在那条岸上,父亲把物质需求降到最低,看似独自一人,却有自然,静谧相伴。而最后接受儿子的建议,却发现此岸仍不可登。


看到一篇文章提到世相君对《河的第三条岸》的评论是:世上有何欢愉,迫你逃向河流?


看了这篇和《世界上最后一个隐士》,我想我能体会到为什么,这是不可明说的道理。好似说得太明就泄漏了天机,所以啊,最好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你倘若能体会,那自然是一种馈赠,如果不能体会,那就去接受别的馈赠。


沉默寡言的父亲选择「离家出走」,驾着船在河上的时光,父亲只穿一件单衣,没有过多的食物,甚至没有一根火柴,就这样走了好久好久,久到姐姐结婚生子,久到母亲老得也随姐姐一起搬家了,久到「我」的头发也开始花白,父亲这些日子是怎么坚持过来的?哦,不,或许不应该叫坚持,应该叫坚持中隐藏着享受。


虽然魔幻现实的小说让时间错乱,却让情感更真挚,让矛盾更激烈地凸显出来,就像话剧之于电视剧一样:想在短短两个小时内把几十集电视剧的内容浓缩,其中的张力和戏剧性不可忽略,尽管有时候看起来是那样的不真实。


在《世界上最后一个隐士》中,世相君的提示文字是:这其实并不是一个隐士的故事,而是一个逃不掉的故事。在离开人和人群 30 年后,他被粗暴地「绑架」,回到了「正常的生活」。


raw-image


我觉得他是不想浪费精力反抗,他知道最好的反抗就是不理会,面对铺天盖地的询问不置声,面对人们或好奇或鄙视的表情视而不见,他不是没有礼貌,他只是不想用他逃离之地的方式去反抗。他用自己的方式来回应,这里面不存在输赢,不能说他被现实打倒了。


我一直很敬佩像克里斯和「父亲」这样的人,他们知道自己不一样,他们也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同样不在乎别人的评价。


是啊,当众人在忙着名利之争时,他们有可能躺在河流上数着天上的繁星,当众人忙着你争我吵时,他们沉浸在森林的虫鸣鸟叫之中。不同的是,前者在不断的焦虑中变得患得患失,而后者靠着自然的力量,在慢慢体会宇宙的伟大,自然的奇妙。


来自微博用户@兮兮壁纸馆

来自微博用户@兮兮壁纸馆


在《模仿游戏》中,少年图灵和好友在交谈时说解码就和听人们说话一样,他们总是不把真实的意思说出来,总是要去猜。


北塘隐士的故事不是反抗的失败,不是最终被现实绑架,是有这么一个人,曾经选择过着自己百里挑一的生活,他百分百地享受着,我们这些没有吃到葡萄的人,怎能随意就说葡萄酸?


父亲的快乐自在河流上,事实上,应该是:世上有何欢愉,诱你逃向河流?世上有何欢愉,迫你远离人群?


嘘,欢愉自在心中,懂的懂,不懂的不必深究......


写在最后,人生至少有一次逃离,为了自己逃离规训和繁杂,为自己的灵魂辟出一方裂缝,去看看天上的星空和月亮。

 

没有逃离过,迟早会被日常生活湮没。因为逃离,正是追寻。

內容總結
月亮與六便士
4
/5
avatar-img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滑著手機,看著待辦事項清單上的一大堆任務,總想著:「反正還有時間,晚點再做也沒關係」 雖然知道這是在自我欺騙,不過就是不想動。當你習慣拖延,它就會像一個無形的手,牢牢地把你困在舒適圈裡,讓你越來越懶。利用這四方法(五秒法則、 三分鐘行動原則、帕金森法則、目標拆分法)讓自己持續前進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滑著手機,看著待辦事項清單上的一大堆任務,總想著:「反正還有時間,晚點再做也沒關係」 雖然知道這是在自我欺騙,不過就是不想動。當你習慣拖延,它就會像一個無形的手,牢牢地把你困在舒適圈裡,讓你越來越懶。利用這四方法(五秒法則、 三分鐘行動原則、帕金森法則、目標拆分法)讓自己持續前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每個人都會有一段時間很想逃離 現有的環境跟身份; 想找個安靜的地方休息一下; 常常看到文章都說生活中; 偶爾要停下腳步看看‘’身邊的風景‘’ 但面對生活步伐;都忘了停下來看看 只有在壓的喘不氣;才懂的抬頭看 但隨著年級越來越大~ 面對事情很多……
  「保持懷疑、謹慎以待。但必要時即使魯莽也要前進。」
Thumbnail
究竟是星空靠了過來?還是我們向著星空接近? 或許你會覺得在這個被星空壟罩的世界下,這個問題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但是請相信我,這個問題才是我們是否繼續保持理智的關鍵。 那麼,再看接下來這段文字前,你是否已經停止了思考?是否已經不想再繼續這沒有終點的旅途? 我睜大了眼睛,沒想到那時已經瘋狂到無法說出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在時間線中的迷惑和尋找迷幻的感受。文章提到了對於深度和廣度的對比,以及對於世界與自己之間的關係。透過解剖事物,作者試圖找出自己存在的地方,並追求動態的平衡。在時間的尖端,作者認為自己的真實自我存在,沒有人類社會中的低維元素,沒有追求與惋惜,也沒有過去和未來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本書通過主人公莫梭的冷漠態度和他的人生經歷,深刻地探討了存在主義和荒誕哲學的核心問題。以下是我對這本書的閱讀心得,帶你一起走進莫梭的世界,理解他的迷失與覺醒。
Thumbnail
航行者若是看向前方目的地,代表前往;若看向身後船駛過留下的水痕,則代表離開。
Thumbnail
有機會仰望斑斕星河時,我不禁向這相較於人無限倍大的自然問:在蒼穹之上俯瞰人們的星啊,人是自由的嗎?星光太浩渺,我們知道它的光芒來自走了幾生幾世也到達不了的遙遠之處,歲月之長使人類像粒湮沒海岸的細沙,更是一抹乍現又乍滅的泡沫。我們跟神秘而深奧的宇宙相比微不足道,但我不願浪費經百萬年演化而成的大腦,
Thumbnail
先前看了《毛姆文學課》這本書,就對毛姆的作品頗感興趣,查了一下,發現這本《月亮與六便士》的簡介看起來最有趣,所以就先從這本開始讀起。
每個人都會有一段時間很想逃離 現有的環境跟身份; 想找個安靜的地方休息一下; 常常看到文章都說生活中; 偶爾要停下腳步看看‘’身邊的風景‘’ 但面對生活步伐;都忘了停下來看看 只有在壓的喘不氣;才懂的抬頭看 但隨著年級越來越大~ 面對事情很多……
  「保持懷疑、謹慎以待。但必要時即使魯莽也要前進。」
Thumbnail
究竟是星空靠了過來?還是我們向著星空接近? 或許你會覺得在這個被星空壟罩的世界下,這個問題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但是請相信我,這個問題才是我們是否繼續保持理智的關鍵。 那麼,再看接下來這段文字前,你是否已經停止了思考?是否已經不想再繼續這沒有終點的旅途? 我睜大了眼睛,沒想到那時已經瘋狂到無法說出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在時間線中的迷惑和尋找迷幻的感受。文章提到了對於深度和廣度的對比,以及對於世界與自己之間的關係。透過解剖事物,作者試圖找出自己存在的地方,並追求動態的平衡。在時間的尖端,作者認為自己的真實自我存在,沒有人類社會中的低維元素,沒有追求與惋惜,也沒有過去和未來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本書通過主人公莫梭的冷漠態度和他的人生經歷,深刻地探討了存在主義和荒誕哲學的核心問題。以下是我對這本書的閱讀心得,帶你一起走進莫梭的世界,理解他的迷失與覺醒。
Thumbnail
航行者若是看向前方目的地,代表前往;若看向身後船駛過留下的水痕,則代表離開。
Thumbnail
有機會仰望斑斕星河時,我不禁向這相較於人無限倍大的自然問:在蒼穹之上俯瞰人們的星啊,人是自由的嗎?星光太浩渺,我們知道它的光芒來自走了幾生幾世也到達不了的遙遠之處,歲月之長使人類像粒湮沒海岸的細沙,更是一抹乍現又乍滅的泡沫。我們跟神秘而深奧的宇宙相比微不足道,但我不願浪費經百萬年演化而成的大腦,
Thumbnail
先前看了《毛姆文學課》這本書,就對毛姆的作品頗感興趣,查了一下,發現這本《月亮與六便士》的簡介看起來最有趣,所以就先從這本開始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