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些人明明有能力讀一些前途穩定的科目,但最後卻讀了些前途極不穩定的科目,如音樂、哲學等等,在香港我們稱之為「乞食科」。在這篇文章,筆者會說出自己在學的經驗及感受。
讀音樂是因為我家庭雖不富裕,但也不急著要把我推到職場上賺大錢。我的志向並不在於變成富有的人,說實話,足夠養活自己及回饋一點給父母就好。我不是那些富家子弟,仗着父母都有不俗的收入,就打算不賺錢。而是香港的經濟已經畸形了,令我不打算學習上一代人的拼搏精神。因為無論我怎麼努力,我都不能買房子,那倒不如令自己輕鬆一點吧。我相信這是不少年輕人都認同的。
我和不少讀「乞食科」的學生一樣,更加希望富有的是心靈。有些人喜歡透過物質感受世界,也有些人比較享受以精神來感受世界,我覺得兩者都沒有對錯貴賤之分,只是我更加傾向後者而已。比起買大房子、買些奢侈品,我更想花多點時間了解文化歷史,看多一點有趣的事情。有些人會渴求有份穩定的職業,維持穩定的生活,我恭喜你,也發自內心支持你,我甚至羨慕你。可能我已經被寵溺慣了,我再也接受不到每天做著差不多的事。我曾經在髮廊做過一份工作,替客人洗頭髮,不算特別吃力,環境也不差,但因為我接受不到機械式的工作模式,每天只有錢包被稍微填滿,最後我便辭職了。那時我心想,「我想出去看清楚這個世界。」
到今天,我依然被這個想法影響自己的生活模式。
偏偏這個世界總有些人,認為錢包不富有,就是「社會垃圾」。這些只會以單一角度分析事情的人,我不會責怪他們,只是我想說一件事,就是我家寵物也是只用單一角度分析事情。
明明我不干涉你們賺大錢,為何你們卻又罵我們這些只想心靈滿足的年青人。我們餓死也說實話不關你們事,你們仗着自己有點錢,有點年紀,就可以站在高地指罵我們嗎?更何況,明明文化藝術對於人類發展也很重要,但在你幾個臭錢面前,何以又變得一文不值?
我知道自己是幸福的,畢竟上一代打拼了這麼多,我才得以有這種安定的環境。但時代變了,你們就試著去明白我們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