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5|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與樹相戀的實驗室女孩―「樹記得自己的童年」讀後

     這是一本很難歸類的書,這本三百多頁分為三十七個章節的書,一章寫作者自己的成長與工作歷程,另一章寫植物的相關知識,就這樣交錯著作者的傳記與自然生態;若將書歸為科普書,顯然書中最吸引人的是作者奇特的生活,若歸為勵志書,內容又有許多來自作者研究的冷硬知識。不過,幹嘛管書的分類,這是亞馬遜的問題,對於讀者來說,好看又有收穫才是我們關心的。

        我以為美國這麼民主且小心翼翼避免歧視對待的社會,男女早就平等了,想不到作者因為女生的身份,在科學研究的路上還是遭到很多的挫折。

        雖然她還算是好運的,有個死心塌地,幾十年一直無怨無悔追不眠不休隨她的研究助理;同時因為她喜歡待在研究室,也作出了很好的研究成績,所以專業工作還是頗受肯定的。

        原著書名就是:「實驗室女孩」,但是中文版被編輯改成「樹,記得自己的童年」,這是來自書中的一個章節,科學家發現來自寒冷氣候的冷杉種子,跟以同植株基因在溫暖地方成長而收集的冷杉種子,以相同條件讓數千棵種子發芽,再把存活下來的樹苗種在同一片森林觀察它們的成長過程。

        所有雲杉在每年秋天都會進行「樹芽休眠」,也就是停止生長,準備應付冬天降臨的冰霜。結果科學家發現,基因相同的雲杉,來自寒冷地區會比來自溫暖地區的種子,提早二至三周進行樹芽休眠,為更長更冷的冬季作準備。

        哇!連樹的種子都記得自己曾經歷的寒冷童年,而一輩子烙印在它們往後的行為表現。

        這個研究的描述,只佔書裡的一頁,但是老實說,台灣的編輯是有市場行銷敏銳度的,因為我相信在台灣書名用「樹,記得自己的童年」,應該會比「實驗室女孩」來得討好。

        作者是住在美國中西部明尼蘇達州的挪威移民後裔,她住的小鎮幾乎都是一百多年前挪威大移民潮時來的挪威人,作者形容明尼蘇達州是一個一整年地上積雪長達九個月的地方,很快進入冬季再慢慢走出冬季是她們習慣的生活節奏。

        有點訝異作者所描述的北歐民族性,雖然我知道生活在會有永夜跟永晝且非常寒冷這樣極端氣候的地方,性格會比較內向陰沉一點,跟熱帶地區活潑外向開朗成一明顯對比,但是作者有趣的描述還是令人難以相信。

        她說,她媽媽好像有十多個兄弟姊妹,但是她見過的不多,雖然有幾個阿姨舅舅住在同一個小鎮上,但是他們隔個好多年才會碰上一面,作者自己三個哥哥長大離家也沒引起她的注意,因為連續好幾天全家人都沒有交談是很平常的事。

        她認為北歐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距離,從小就開始形成且日益加大,因為他們是在一個不准問任何私人問題的文化裡長大,就連「你好嗎?」也被視為沒有必要回答的私事,你必須等對方提出自己的煩惱才能回應,但是每個人受到的教育是絕對不能提出自己的煩惱。

        哇!這未免重視個人隱私到一個極致的境界了!

        作者自己推理,這必定是從他們的祖先,也就是從維京海盜時代就流傳下來的生存技巧――冬天漫長又黑暗,在生活空間狹小且糧食又逐漸缺乏的情況下,長時間的沉默是防止無謂殺人事件的必要手段。

        作者父親在小鎮邊的社區大學教書,小鎮中學的所有老師都是她父親以前的學生,她父親是小鎮唯一的科學家,有個實驗室,她從小喜歡跟著父親到他的辦公室,雖然通常也沒有交談,因為沉默相伴是北歐家庭最自然,也是他們最擅長的相處方式。

        不過也因為這段童年經驗,作者喜歡科學,喜歡做實驗,長大之後也幾乎沒日沒夜地待在實驗室裡,或許,人跟樹一樣,也記得自己的童年。

        作者說,只要待在實驗室,所有伴隨長大而來的煩惱就不再重要,這裡沒有電話,所以沒人打電話來我也不會感到寂寞,門已上鎖,外面的世界無法入侵我的實驗室,我可以安心在這裡作真實的自己。

        這段話深獲我心,只要把實驗室替換成書房。

        是的,不管是實驗室、書房或是其他任何你可以作真實自己的地方,我們必須要尋找並且建構屬於自己心靈得以安頓的城堡。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