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愛滋病毒表達反抗】:極端次文化龐克族群 — Los Friki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龐克音樂次文化一直是面對權威的反抗者,最初起源於紐約和倫敦汗流浹背的俱樂部,很快就吸引了全球搖滾樂迷的注意,他們渴望一些具革命性的事物,因此,在東德、蘇聯、甚至古巴等極權統治下的社會使龐克找到了一群忠實的聽眾,而他們被社會暱稱為 Los Frikis。


raw-image


Los Frikis 的英文可翻譯為 "The Freaks",即「怪人」和「怪胎」之意,盛行於於80 年代。當時古巴正經歷著動盪的政治局面,由於蘇聯解體,古巴越來越傾向90 年代初席捲全國的緊縮政策,此外還捲入了全球各地的各種衝突之中,這讓國內的許多年輕人感到被國家排斥,並對他們感到憤怒。

值得注意的是,80 年代的古巴青年一生都生活在卡斯楚的統治之下,因此他們無法將國家的現狀與 1959 年革命之前的時期相比較,這也使許多年輕人開始轉向風靡西方世界的革命搖滾樂,與美國相比,Los Frikis 這一群體更強調龐克的生活方式和態度,而不是音樂本身。


raw-image


在古巴,搖滾樂無疑是少數派,卡斯楚斥之為 "敵人的音樂",所有次文化和政治性音樂的理念皆被古巴政府視為威脅,他們認為 Los Frikis 是對當時古巴社會和固有風氣的挑戰。因此,那些選擇投身於這圈子的人往往被社會所拋棄,被家人所迴避,並經常成為警察暴力和政府歧視的受害者。

從外表和穿著來看,Los Frikis 的龐克風格相比英美更為怪異,包括人體改造、穿孔、莫霍克髮型和破洞服飾是主要特徵,音樂則以硬核龐克和重金屬為主。搖滾樂的流行,再加上成員們被古巴主流社會視為異類,意味著許多 Los Frikis 被迫在次文化中越陷越深,既找不到工作,也得不到政府的任何救濟。


raw-image


然而,Los Frikis 將反叛推向了全新的高度。80 年代,愛滋病毒肆虐全球,加勒比地區的島嶼受到影響尤為嚴重。雖然現今古巴是周邊地區愛滋病毒和感染率最低的國家之一,但在當年卻並非如此,古巴備受爭議的做法是對性生活活躍的成年人進行積極檢測,並將感染艾滋病毒的人送往隔離區生活,該處也變成三不管地帶,因此當許多 Los Frikis 被社會孤立,又得不到家庭或國家的金援救濟時,他們以反抗隔離政策的不人道為名義,決定故意給自己注射 HIV 病毒被送往隔離區。

雖然蓄意感染愛滋病毒表面是對社會的深刻反叛,但與極權政治壓迫一樣,實為一種傷害人類文化的表現,讓社會對 Los Frikis 避之唯恐不及,加劇了分化,這也意味著政府不得不插手對這些蔑視社會的龐克提供援助,以防止病毒進一步傳播。

Los Frikis 找到了一個可以為他們提供食物、住所和藥物治療的地方。 一旦有足夠多的同儕被送到隔離區,這裡也將反過來成為龐克的天堂,據說當時隔離區多每家每戶都能聽到搖滾樂和重金屬的聲音。

1989 年,軍方將此處的控制權移交給了公共衛生部,根據病人們的療程,他們可以聽音樂、彈奏樂器、隨意穿著打扮,還可以與他人交往。這些地方的住宿條件甚至比當時普遍古巴人要好得多,他們在那裡創造了自己的世界。


raw-image


由於這種極端的反叛行為,無數的 Los Frikis 因感染愛滋病毒而死亡。雖然在整個 80 年代和 90 年代,這一現象在古巴很普遍,但自進入千禧年以來後逐年穩定下降,造成情況改善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為音樂嗜好的改變和四十年過去,龐克文化也不如從前,最初的 Los Frikis 已經所剩無幾,成為見證歷史的倖存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克里夫異象 Visions of Cliff
56會員
240內容數
|實體唱片的死忠擁護者 |為各位介紹從60年代至千禧年間的搖滾樂、專欄、系列訪談和樂評 |出版品:《克里夫異象誌Vol.1 & 2》 |歡迎邀稿:visionsofcliff@gmail.com
2025/04/24
《Hours…》也似乎反映一位年長者回顧過去、細細咀嚼人生經歷,同時以一種細膩而樂觀的眼光看向未來,而藝術搖滾和流行風格進一步喚起了他過去作品中曾經探討過的類似風格與理念,這種情緒讓整張專輯呈現出前所未見的坦率與不設防,對於這位以多疑、複雜歌詞聞名的音樂藝術家而言,無疑是一種顛覆性的轉變。
Thumbnail
2025/04/24
《Hours…》也似乎反映一位年長者回顧過去、細細咀嚼人生經歷,同時以一種細膩而樂觀的眼光看向未來,而藝術搖滾和流行風格進一步喚起了他過去作品中曾經探討過的類似風格與理念,這種情緒讓整張專輯呈現出前所未見的坦率與不設防,對於這位以多疑、複雜歌詞聞名的音樂藝術家而言,無疑是一種顛覆性的轉變。
Thumbnail
2025/04/19
曾被視為龐克暴徒中的匪類— The Stranglers,從不在乎討好主流大眾或音樂媒體。他們早期的演出常常引發觀眾集體離場或鬥毆事件。早在他們發行首支單曲的兩年前,就曾被媒體攻擊貶低,如今回看反而顯得更加可笑,在他們輝煌的生涯裡擁有多達 23 首暢銷單曲和 19 張進入英國專輯榜前四十名的作品
Thumbnail
2025/04/19
曾被視為龐克暴徒中的匪類— The Stranglers,從不在乎討好主流大眾或音樂媒體。他們早期的演出常常引發觀眾集體離場或鬥毆事件。早在他們發行首支單曲的兩年前,就曾被媒體攻擊貶低,如今回看反而顯得更加可笑,在他們輝煌的生涯裡擁有多達 23 首暢銷單曲和 19 張進入英國專輯榜前四十名的作品
Thumbnail
2025/04/15
對於那些曾深刻體會生命被壓縮、匱乏與邊緣化的人來說,這張專輯可能會太過真實,幾乎讓人不願重溫。然而,如果你相信藝術不只是現實的重現,而是能為這個世界帶來些什麼,那麼你會發現,倆人歌聲中的謹慎與恐懼,最終會在你那段幽暗不明的旅程中,找到一盞永不熄滅的燈光。
Thumbnail
2025/04/15
對於那些曾深刻體會生命被壓縮、匱乏與邊緣化的人來說,這張專輯可能會太過真實,幾乎讓人不願重溫。然而,如果你相信藝術不只是現實的重現,而是能為這個世界帶來些什麼,那麼你會發現,倆人歌聲中的謹慎與恐懼,最終會在你那段幽暗不明的旅程中,找到一盞永不熄滅的燈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高中時曾讀過《智利秘密行動》,不過那時是衝著作者看的,對於智利那段歷史背景其實完全沒概念,所以看得時候並沒有多大感觸,相較於時報出版同系列叢書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則比較有感,看了好幾遍,印象非常深刻,上大學後還帶去宿舍,沒事翻閱。
Thumbnail
高中時曾讀過《智利秘密行動》,不過那時是衝著作者看的,對於智利那段歷史背景其實完全沒概念,所以看得時候並沒有多大感觸,相較於時報出版同系列叢書的《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則比較有感,看了好幾遍,印象非常深刻,上大學後還帶去宿舍,沒事翻閱。
Thumbnail
「有人必須死」是由Netfilx出品的西班牙短影集,講述因為不明原因被送到墨西哥的男主角Gabrino應父母之命在十年後又回到了自己的家鄉西班牙,帶著想和他一起環遊歐洲的好友Lázaro一同歸來,本只是想在西班牙做短暫停留,卻沒曾想過這是一場去了就再也沒有歸途的旅程。
Thumbnail
「有人必須死」是由Netfilx出品的西班牙短影集,講述因為不明原因被送到墨西哥的男主角Gabrino應父母之命在十年後又回到了自己的家鄉西班牙,帶著想和他一起環遊歐洲的好友Lázaro一同歸來,本只是想在西班牙做短暫停留,卻沒曾想過這是一場去了就再也沒有歸途的旅程。
Thumbnail
有個詞彙叫做「Disco Effect 迪斯可效應」用來形容生活在解體前的蘇聯(主要在烏克蘭)的一群年輕人。他們透過黑市和舞廳接觸西方搖滾樂,並沉醉於 Queen、 Deep Purple、The Beatles 等樂團的作品。其中有許多人因此投身合法或非法的相關產業比如舞廳、唱片行和錄影帶店...
Thumbnail
有個詞彙叫做「Disco Effect 迪斯可效應」用來形容生活在解體前的蘇聯(主要在烏克蘭)的一群年輕人。他們透過黑市和舞廳接觸西方搖滾樂,並沉醉於 Queen、 Deep Purple、The Beatles 等樂團的作品。其中有許多人因此投身合法或非法的相關產業比如舞廳、唱片行和錄影帶店...
Thumbnail
同流者馬歇洛真正的信念並非法西斯,而是「成為理所當然那一方的一份子」。
Thumbnail
同流者馬歇洛真正的信念並非法西斯,而是「成為理所當然那一方的一份子」。
Thumbnail
2003年,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導演的《巴黎初體驗》(The Dreamers)上映,片中講述1968年法國「五月風暴」前夕,一名美國留學生赴巴黎學習法語,意外邂逅一對孿生姐弟,從而見證學運下的街頭暴亂、陷入情慾糾葛的青春記事。 此片為貝托魯奇導演生涯的倒數第二部作品
Thumbnail
2003年,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導演的《巴黎初體驗》(The Dreamers)上映,片中講述1968年法國「五月風暴」前夕,一名美國留學生赴巴黎學習法語,意外邂逅一對孿生姐弟,從而見證學運下的街頭暴亂、陷入情慾糾葛的青春記事。 此片為貝托魯奇導演生涯的倒數第二部作品
Thumbnail
瑪格羅比2021年的新片《末路狂奔》(Dreamland),在那艱困的年代裡,兩人為情亡命天涯,追尋遠處更好的夢土。
Thumbnail
瑪格羅比2021年的新片《末路狂奔》(Dreamland),在那艱困的年代裡,兩人為情亡命天涯,追尋遠處更好的夢土。
Thumbnail
::小戲鬼泣泣樣樣論〉【科幻疫情電影系列】主題意念看來是涉及深廣的宗教哲學,例如重生與救贖、母性等等,最後我們看來卻失望了。導演表現仿如一個很有運動細胞的人卻不擅溝通那樣... 導演的音樂靈感成為小戲鬼的最大發現...
Thumbnail
::小戲鬼泣泣樣樣論〉【科幻疫情電影系列】主題意念看來是涉及深廣的宗教哲學,例如重生與救贖、母性等等,最後我們看來卻失望了。導演表現仿如一個很有運動細胞的人卻不擅溝通那樣... 導演的音樂靈感成為小戲鬼的最大發現...
Thumbnail
《失控少年兵團》是這麼駭然而迷離、野性而質樸。它的取鏡時而遼闊、時而迫仄,節奏時而犀銳、時而弛緩,如果銀幕內外是我們與電影本身的絕對分界,那麼故事的主題幾乎再次劃清這道界線,卻進一步透過影像喚出一種原始的神秘,迫誘視覺跨界──我們明白自己不屬該地,該地卻直接置進腳下⋯⋯
Thumbnail
《失控少年兵團》是這麼駭然而迷離、野性而質樸。它的取鏡時而遼闊、時而迫仄,節奏時而犀銳、時而弛緩,如果銀幕內外是我們與電影本身的絕對分界,那麼故事的主題幾乎再次劃清這道界線,卻進一步透過影像喚出一種原始的神秘,迫誘視覺跨界──我們明白自己不屬該地,該地卻直接置進腳下⋯⋯
Thumbnail
原本在喜劇界就有所斬獲的喬登皮爾,在《逃出絕命鎮》大獲好評後打鐵趁熱推出眾所期待的《我們》,身為黑色幽默專家的他總能機敏的嗅到現實的可笑與諷刺,《逃出絕命鎮》旨在呈現白人進化的對黑人的剝削現象,而到了《我們》他則將政治諷喻藏在科幻恐怖後面,從一連串刺激緊湊時而富含黑色幽默的家庭逃殺記帶到美國危機。
Thumbnail
原本在喜劇界就有所斬獲的喬登皮爾,在《逃出絕命鎮》大獲好評後打鐵趁熱推出眾所期待的《我們》,身為黑色幽默專家的他總能機敏的嗅到現實的可笑與諷刺,《逃出絕命鎮》旨在呈現白人進化的對黑人的剝削現象,而到了《我們》他則將政治諷喻藏在科幻恐怖後面,從一連串刺激緊湊時而富含黑色幽默的家庭逃殺記帶到美國危機。
Thumbnail
在台灣的我,面對婚姻平權公投的挫敗,即使結果並非出乎意料,事前也一再提醒自己不容過度天真,但看著七百萬反對對上三百萬贊成的懸殊比例,還是給震撼到對周遭來往的人群,浮現非理性的恨意。心平靜不下來,在島內找不到此時此刻能領航的智者,只能借助好萊塢這股焦慮下的影視產物,與自己對話、給自己冷卻、放自己一馬。
Thumbnail
在台灣的我,面對婚姻平權公投的挫敗,即使結果並非出乎意料,事前也一再提醒自己不容過度天真,但看著七百萬反對對上三百萬贊成的懸殊比例,還是給震撼到對周遭來往的人群,浮現非理性的恨意。心平靜不下來,在島內找不到此時此刻能領航的智者,只能借助好萊塢這股焦慮下的影視產物,與自己對話、給自己冷卻、放自己一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