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06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維持你的身體 五大小尖兵



raw-image

什麼是五大營養素

五大營養素是維持人體基礎營養的五個種類,分別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和維生素,每項都是人體需要的養分,應該相輔相成,偏重任何一邊都可能讓身體機能失衡。

所以,最好是有營養均衡的飲食觀念,每餐都能攝取到五大營養素,避免營養缺乏!

但現代人工作忙碌,很難有均衡的飲食習慣,又加上市場上有很多營養價值不高的加工食品,主打快速又好吃,滿足許多上班族的需求,就算知道沒那麼健康,還是會選擇繼續食用外食。因此,唯有透過正確的營養觀念與認知,在日常飲食之外,輔以營養補助食品,才可以讓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

五大營養素的分類

  • 熱能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可以提供人體能量,稱為熱能營養素,可以提供人體熱量,建造組織,修補器官以及促進新陳代謝。
  • 保全營養素:維生素、礦物質對於人體大有益處,如有助於心臟跳動、新陳代謝、血液凝固等。既然稱為微量營養素,代表雖然是人體的必要營養素但只需要一點點的量就足夠,不需要太多,不然反而會造成身體的負擔,甚至是危害,所以衛福部才會對維生素&礦物質設有每日最高攝取量的限制。

詳細介紹五大營養素及富含食物

碳水化合物:又稱為醣類,顧名思義就是含碳(Carbon)和氫和氧原子(H2O,水)的化合物,攝取碳水化合物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人體能量,根據分子的組成,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 單醣:單醣是組成碳水化合物的基本單位,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都要分解成單醣型態才能被小腸吸收。單醣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 雙醣:兩個單醣組成的分子就稱為雙醣,包括:蔗糖、乳糖、麥芽糖,蔗糖是由葡萄糖和果糖組成,乳醣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組成,麥芽糖則是由兩葡萄糖分子所組成。
  • 多醣:由兩個以上的單醣所組成,就稱為多醣,澱粉、纖維都屬於多醣。

若根據飲食上的分類,則可以分為三種:

  • 糖:糖類有甜味,由單醣或雙醣構成,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和蔗糖。
  • 澱粉:由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經過消化系統,最終會被分解葡萄糖
  • 纖維:人體無法消化纖維,但因為它無法被分解、加上能吸水的特性,反倒能幫助我們排便,而可溶性纖維,則能夠刺激腸道菌相生長,作為他們的食物。

*直接提供人體熱量來源:醣類在人體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熱量,節省蛋白質與脂肪的利用,每1公克的醣可產生4kcal(仟卡)的熱量。攝取過多,會造成脂肪囤積,形成肥胖的問題。若攝取不足,血糖下降,人體蛋白質燃燒提供熱量,造成肝、腎功能負擔。醣類中葡萄糖是提供腦細胞(中樞神經)能量的唯一來源,嚴重缺乏時,出現昏迷現象,妨礙腦部健全發育,甚至死亡,醣類也能保護肝臟、預防酸中毒,醣類宜應適當攝取。

*腸道的清道夫 – 纖維素與果膠:1970年以前,營養素中大多很少談到纖維素、果膠等無法吸收的醣類。因它不含人體可吸收的養分亦不含熱量,因此根本不受營養專家的重視。後來世界文明的快速發展, 疾病流行史的改變,英國學者發現,在某些地區民眾多攝取無法消化的醣類,如纖維素、 果膠,於是當地罹患大腸癌的比例也較少,甚至連盲腸炎、膽結石、心臟病、靜脈曲張、 疝氣、痔瘡等疾病也相對減少許多,後來經實驗證明,纖維素及果膠進入腸道後,會與人體代謝後廢物結合形成「堆體」俗稱糞便,排出體外,而有害的物體很難停留和堆積體內 ,因此在疾病預防上有很多成效,反之,飲食中纖維素或果膠攝取少者,食物體積會變小 ,排便量與次數減少,同時,腸內的廢物與有害細菌易繁殖,且長期停留於腸道中,使腸內壓力昇高,形成憩室而危害人體,如大腸癌病變、便秘、痔瘡、腸息肉等現象。

*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水果:果糖、蔗糖

牛奶:乳糖

蔬菜:馬鈴薯、穀物


蛋白質:為生命積木之一,是人體的必要成份,屬於大型生物分子,50個胺基酸以上所組成的稱為蛋白質。蛋白質為大分子,最小分子為胺基酸,2~50個胺基酸之間所組成的稱為肽,又因胺基酸數量多寡分為寡肽及多肽,2~20個胺基酸稱為寡肽,21~50個稱為多肽。

*細胞的材料:細胞是人體最小的組成單位,人體由60兆個細胞所組成,而每個細胞由80億個蛋白質所構成,因此,蛋白質為細胞新生時所需要的材料,人體的運作每天都會汰舊換新,需要提供優質的蛋白質才能讓細胞正常新生與代謝,細胞健康了,組織架構完整,器官功能正常,系統間得以協作以致人體的運作能夠正常。

*營養素的運送:所有的營養素進入到身體裡會被分解成游離狀態才能被人體吸收,需要由多肽乘載著游離型的營養素才能順利的到達到身體各個部位,因此,多肽能協助營養素的吸收及提升營養素的利用率。

*身體激素的調節:多肽能調節身體體溫、協助褪黑激素的分泌、胰島素的分泌等...所有人體的平衡運作都需要多肽的參與。

*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豆類:黑豆、黃豆、豆製品,如豆腐、豆漿等。

奶類:牛奶、或奶製品,如優格、優酪乳。

魚類:所有魚類

堅果類:黑芝麻、腰果、花生。


脂肪:身體能量的重要來源,學名為三酸甘油酯,是人體經歷寒冷時抵禦的重要物質。

  • 不飽和脂肪酸:多存在於植物油中,是脂肪酸的結構,碳鏈上有雙鍵不飽和鍵,仍未鍵結飽和,可再鍵結其他分子,稱之為不飽和脂肪酸。在常溫下呈現液體狀態。而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脂肪酸,包含亞麻油酸及花生四稀酸,多存於植物性油脂中,必需由飲食中攝取補充。它則具有降低血膽固醇的作用,改善血管壁硬化現象。
  • 飽和脂肪酸:是脂肪酸分子結構中,碳鏈上沒有雙鍵不飽和鍵,分子結構上碳分子已鍵結呈飽和狀,稱之飽和脂肪酸-大多數動物性油脂屬之。飽和脂肪酸若攝取過多, 會使血液中膽固醇沈積在血管壁,造成動脈血管硬化、血栓塞、心肌梗塞等疾病。

*脂肪的功能:

1.提供主要的能源:脂肪氧化每公克可產生9仟卡的熱量,適量的脂肪攝取供應人體所需熱能。而蛋白質即可作為生長修補細胞所需,減少腎臟代謝的負擔。

2.保護內臟、關節及神經免受損傷的作用,皮下脂肪則有助於維持體溫。

3.促進人體脂溶性維生素A、D、E、K的吸收作用。

4.提供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不飽和脂肪酸-亞麻油酸、花生油四稀酸。

*「必需脂肪酸」功能

1.降低血中膽固醇濃度。

2.協助血液凝固作用。

3.加強血管壁強度、韌度。

4.協助合成前列腺素,降低血壓,提高生育能力。

5.減少生殖機能病變。

*富含脂質的食物

動物性脂肪:肉類、牛油、豬油等

植物性脂肪:橄欖油、葵花子油、椰子油、棕梠油等


維生素:一般維生素可分為脂溶性維生素與水溶性維生素二大類。

  • 脂溶性維生素:可溶於油脂中,攝取後可存於體內,也必須有油脂的參與才能有效為人體吸收利用,且較不容易受光熱、氧氣所破壞。主要有四種:維生素A、D、E、K。
  • 水溶性維生素:可溶於水中的維生素,不易儲存與體內,應每日攝取,又易受光、熱、氧氣破壞,如維生素B群、維生素C、P。

維生素A為脂溶性維生素,攝取過多, 易造成中毒現象,但大自然中綠色及黃色等深色蔬果富含維生素A先質-胡蘿蔔素。胡蘿蔔素中以β-胡蘿蔔素最佳,不具毒性,沒有過剩之虞,而且其抗癌作用,幫助降低有害膽固醇,是最好的維生素A攝取來源。

維生素A的功效:

  • 維持視覺功能正常
  • 上皮組織的合成及黏膜健康
  • 幫助骨骼和牙齒生長發育的維生素
  • 抗氧化作用
  • 防止老化、癌症的產生
  • 維護組織與器官的健康

維生素D:存於皮下脂肪,經光照後人體可自行合成,所以又稱為陽光維生素,但若長期夜間工作者,則應注意補充,缺乏時易骨骼石灰化,脆弱而變形。食物來源,小魚乾、肝臟、牛 奶、蛋等。

維生素E:(又稱為生育醇) 停經後的婦女,因女性荷爾蒙的動情素大量減少,造成自律神經失調,而產生許多不適症狀,可藉由飲食中增加維生素B群及維生素E,增加血液循環,提供人體自行合成荷爾蒙能力;同時,前列腺素先前物質也需要維生素E的參與,因此又名為生育維生素。維生素E是天然的抗氧化劑,參與細胞膜表面上的抗氧化作用,保護細胞膜及粒線體膜上的不飽和脂肪酸;抑制自由基破壞,而生成酸化脂肪,防止腦細胞上磷脂質被氧化,保護腦部不致退化,預防腦疾病發生,避免人體內氧氣浪費,增加血液循環的通暢性,降低酸性脂肪堆積於肝臟造成肝臟的傷害。

維生素E的功效:

  • 促進血液循環良
  • 防止血液於管壁中凝固
  • 阻止膽固醇沾黏在血管上
  • 預防心管血疾病或腦中風的發生。
  • 天然的抗氧化劑

維生素K:維生素K參與人體血液凝固機製和骨骼的生長、微血管壁強化,若常流鼻血或易微血 管出血者可適當補充維生素K,食物來源有蛋黃、綠色蔬果、黃豆油、優酪乳等。

維生素B群:B群間的營養素需互相協作才能發揮最大的功效,如果沒有特定需求,是不需特別純化吃某種特定B群,除非身體出現狀況,才需額外特別補充。

  • 維他命B1功效:有助於維持能量正常代謝、正常的食慾,維持皮膚、心臟及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
  • 維他命B2功效:有助於維持能量正常代謝及皮膚的健康
  • 維他命B3(菸鹼素)功效:有助於維持能量正常代謝、增進皮膚、神經系統、黏膜及消化系統的健康
  • 維他命B5(泛酸)功效:有助於維持能量正常代謝,增進皮膚和黏膜的健康,以及助於體脂肪、膽固醇的合成及胺基酸的代謝
  • 維他命B6功效:有助於維持胺基酸正常代謝、紅血球中紫質的形成、紅血球維持正常型態,幫助色胺酸轉變成菸鹼素,及增進神經系統的健康
  • 維他命B7(生物素)功效:有助於維持能量與胺基酸的正常代謝,脂肪、肝醣與嘌呤的合成,增進皮膚和黏膜的健康
  • 維他命B9(葉酸)功效:有助於紅血球、核酸、核蛋白的形成,及胎兒的正常發育與生長
  • 維他命B12功效:有助於紅血球的形成、增進神經系統的健康

礦物質:人體內主要的礦物質包括鈣、磷、鉀、鈉和鎂等,其他具有特定生化功能的礦物質還有鐵、氯、鈷、銅、鋅、錳、鉬、碘、硒等。

由於礦物質是元素,不能由生物體以生物化學方式合成,因此須從環境中攝取。植物主要從土壤中獲取礦物質。人類飲食中的大部分礦物質來自食用動植物及飲用水。大多數礦物質在陸地上相當普遍,鈉和碘等也大量存在於海洋中。

適當攝取一定程度的礦物質對維持身體健康是必須的,否則可能導致各種礦物質缺乏症。然而攝取過量亦可能引致許多病症,其中部分歸因於身體內不同礦物質的競爭性。例如過量的攝取鋅會抑制人體對銅和鐵的吸收。

*礦物質功效

  • 作為細胞、組織的成分
  • 作為功能蛋白質的成分
  • 維持身體內的滲透平衡
  • 作為酶的活化物
  • 參與神經脈衝的傳遞
  • 維持體內酸鹼值平衡

總結

對於人體來說五大營養素是缺一不可的存在,儘管有時候我們常常忽視身體的攝取是否平衡,等到身體真的出現不舒服的時候,可能就來不及了。因此我們應該在平時的飲食中均衡攝取五大營養素,不要因為保持身材而刻意不吃醣類或是脂肪,最後造成身體出現不平衡的狀態,再花更多錢和時間去調理身體更加得不償失。

其實這邊有一個有趣的小觀念和大家分享,會造成肥胖不是因為攝取過多的脂肪而是碳水化合物,人體自行生成的脂肪可能都比我們吃進去的多,而人體中大部分的脂肪是多餘的碳水化合物轉化而來,所以應該要拒絕不健康的醣類或是過量攝取。而有研究指出,如果攝取好的油質可以以油帶油的方式,將不好的油質帶出體外,減少油質阻塞血管造成的身體問題,例如:卵磷脂有一端親油一端親水的特性,親油端吸附不好的油質,再利用親水端將油質帶出。

特別注意維生素、礦物質是有攝取量上限的,攝取過多量會對身體造成負擔及危害,所以應該攝取剛剛好的量,過與不及都不好,而維生素礦物質進入到身體裡是會有明顯反應的,例如:精神體力變好、美白、眼睛變亮等的身體感受,所以市面上很多的保健品都會添加多一點的維生素、礦物質作為感受性的訴求,而主要的原料只添加一點點作為行銷訴求,但真正身體的感受是因為攝取維生素、礦物質的關係而不是主要的原料。消費者只會覺得有效,但不知道原理是什麼,以至於只獲得短暫的感受而沒有辦法實際解決身體根本問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