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6|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我面對「知識焦慮」的4個篩選機制

——辨識內心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是「中了」還是猶豫掙扎了?

最近在分享閱讀筆記時,我常覺得自己舉例不夠。

深入挖掘,發現是我不想漏掉任何內容。

因為對某些段落根本就沒那麼有感,導致我無法想出相關的例子。

繼續挖掘,找到問題的核心是「做筆記的知識焦慮」。

因此我的問題是,很難將自己舉例不夠的筆記再做成卡片。

在做成卡片前,我會先將原始文本,用自己的方式換句話說一次,然後再將個別概念,拆解成一張張自成脈絡的卡片。

▋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建立了是否要進一步做成卡片的「篩選機制」

▍ 1.如果內心沒立刻說「要」,而是先「猶豫」了,就不要做。

感到猶豫,代表我根本不完全懂那件事,反而要花更多精力。

允許自己放掉內心沒立刻說「要」的內容。

因為那代表我只覺得有道理,但並沒有到太有感。

告訴自己,就算有些內容沒那麼有感,也沒關係。

▍ 2.當感到「掙扎」,就是它還不適合做成卡片的警訊。

認同這個知識一樣很重要,只是「時候未到」。

▍ 3.只在「中了」的時候作筆記,這樣可以篩掉大量看似是重點的資訊。

拼命讀書是錯的,學會偷懶的藝術。

▍ 4.把時間花在最「觸動」自己的文字上,學著接受「重要與否,我說了算」。

只做讓我有「情感共鳴」的卡片,因為我無法用有限精力追求無限知識。

如果有其他的好方法,也歡迎分享給我!

我先以這四個方法實驗看看,希望能讓我好好把時間花在最值得的內容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