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07|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隱性潛能》閱讀心得與筆記

此篇心得為我閱讀完《隱性潛能》後的閱讀心得與讀書筆記,內容將提及書籍部分的具體內容。

若想閱讀我未提及書籍具體內容的試讀心得,請參閱《隱性潛能》試讀心得

《隱性潛能》亞當.格蘭特

《隱性潛能》
亞當.格蘭特

博客來

讀墨(AP)

KOBO

 我曾在上篇的試讀心得提到:正如標題《隱性潛能》,作者認為每個人都存在屬於自己、尚未被發掘的潛能。

作者認為有許多看來天賦異稟的人,其實是他們正好運用了對的策略與練習方式、讓他們在自己的領域上有所成就,而非僅僅依賴自身天賦。

 

作者在書中進一步地將概念拆解開成不同的面向與步驟,供讀者參考實行。

這些作為激發潛能最基本且最基礎的概念們,作者引用心理學的名詞「鷹架作用(scaffolding)」作為稱呼。

  

作者第一個提出且認為最重要的概念,是「品格」

我在第一眼看到時感覺十分意外,然而隨著後面細讀後,逐漸能明白作者的看法。且這看法,也讓我想起我近期正在看的另一本書《與成功有約》,他們同樣認為一個人最根本的品格培養,才是讓他們能站穩腳步、徹底發揮潛能的原因。

(此書心得待發布後會再將連結補過來)

 

因為這概念讓我有些意外,在經過思索後,我想到《聖經》曾說:「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 是我路上的光。」(詩篇119:105)

或許在名為「人生」的這條讓人難以捉摸理解、也無法輕易預測的路上,一個人的根本、也就是品格的概念,就是那盞引領你我在黑暗中前行的燈,也因此作者認為品格對於形塑一個人的未來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吧。

 

= = =

 

下面分享一些我覺得很有意思的內容。

 

1.     主動追求不適感

我認為這概念其實與常聽到的「踏出舒適圈」是有點類似的概念,可是它更佳精確:它是在追求能力負荷之內、稍微往外拓展一點的外圈。

也有許多資料指出, 當一個人在熟練技能後,要繼續增加收穫與經驗值的方法便是稍微增加一些困難度、但又不至於多到讓人覺得挫敗,我想他們在根本上是相同的一個概念。

 

2.     侘寂──接受無法避免的不完美

「頌揚不完美中的美感,那不是故意製造不完美,而是接納無可避免的缺陷,並體認到缺陷不會減損那個東西的美感。」

作者由此延伸,完美並非一個恰當的目標終點。更好的階段性終點更適合設立在通過一個具有挑戰性的目標上,而非完美的完成目標。

 

3.     迂迴之路

當我們遇到卡關、或是高原期的時候,並非我們已經達到了自己的極限。我們要做的或許是繞路。

繞路雖然看似迂迴、離目標越來越遠,但它反而才意外地能帶我們穿越難關。

 

4.     教學相長、相互學習

主動將自己學到的知識分享並且傳授給別人,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讓自己更加熟練、並且更深地理解。而這樣互相從同儕身上學習的方法,其實有時遠比單方面的聽課更有效。

作者在這邊舉的是美國二戰期間的「十三金漢」(Golden Thirteen) 的故事,我個人覺得相當有意思,也很喜歡。

 

5.     團隊的集體智慧

我認為這部分非常符合諺語「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

它指的就是當一群人在一起思考,所找到的解決方法可能會比一名專家提出的更好。

而作者進一步說明其實我們常聽到的「腦力激盪 (brainstorming) 」 有時候會因為集體產生的壓力反而無法激盪出最好的效果。

要正確運用集體智慧,有些原則要遵循:


 其一、撇除唯我獨尊的心態。

只有當一個團體裡每個人共同願意為團隊付出,才能真正地引出團體智慧。

 其二、腦力書寫 (brainwriting)。

不同於腦力激盪是現場討論,腦力書寫則是事先寫好每個人各自的想法,最後團隊再以匿名的方式討論這些方法並且錘煉成可行的方案。

 其三、建立機會系統(網格系統)。

這指的是組織中並不透過梯子系統,由下往上一個一個傳達新想法。因為這很容易因為任何一層的不支持而抹滅掉新的點子。

而利用網格系統──由提出新想法的人透過像網格一樣的方法,向外擴展並且找到願意支持自己想法的人、進而將點子實施。

 

 

以上是幾點我在閱讀過程中覺得很有收穫的部分因此記錄下來。

當然整本書還有更多作者提出的各個看法,誠心建議想追求變得更好的人、或是想要協助他人或是孩子們開發潛能的人來閱讀,並且記錄下屬於你自己的版本。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