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30|閱讀時間 ‧ 約 30 分鐘

班納迪克.安德森《想像的共同體》:被想像創造的民族

作者:班納迪克.安德森/譯者:吳叡人/出版社:時報文化

作者:班納迪克.安德森/譯者:吳叡人/出版社:時報文化

最近上課,不知為何一直提到這本書,完全逃不開,出於好奇心作祟,我直接到圖書館借來看,看看到底這本書講了什麼,老師一直推薦。

不看還好,一看我的價值觀都受了衝擊,原來所謂「民族」並不是從古至今的存在,而是近代的人造產物

到底「民族」這個概念是怎麼產生?我們的世界又受其多大影響?

如果對這類問題感興趣,還請一起看下去!

民族共同體

這本書主張所有共同體都是想像出來的,想像並非捏造,作者傾向將其解釋為「創造」,不同共同體的差別在於想像的基礎。

民族便是屬於一種想像的共同體,它是近代才被創造出來的概念,是一種文化人造物。作者對「民族」下的定義是:

它是一種想像的政治共同體——並且,它是被想像為本質上有限的,同時也享有主權的共同體。(p.10)

基於作者的主張,所謂「民族」共有四個特性,它是想像的、有限的、主權的一種共同體。

想像

即使是最小的民族的成員,也不可能認識他們大多數的同胞,和他們相遇,或者甚至聽說過他們,然而,他們相互連結的意象卻活在每一位成員的心中。(p.10)

所謂的想像便是指「相互連結的意象」,可以是血緣、語言、文化、國家、信仰、價值觀……任何可以聯結個人與團體共通性的概念,都可以成為想像的基礎。

有限

民族是有限的,這裡的有限是指民族有邊線,有我族與他族之分,再大的民族,也不可能將全人類都網羅進去,沒有民族會把自己想像成為全人類。

主權

民族誕生的時代,正值啟蒙運動與大革命風波正盛的時代,王朝合法性與正當性備受質疑,宗教方面也面臨多元主義的考驗。

在這種環境誕生的「民族」嚮往著自由,也就是想擁有自主決定我族命運的權利,而最直接的方式,便是成為主權國家

共同體

民族這個被想像、被創造的共同體,即使內部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不平等,甚至是剝削,卻總是會被設想成平等的同胞愛,被驅使屠殺他族,抑或甘願為民族而死。

民族產生的文化背景

民族為何可以被創造出來,是什麼原因促使我們想像出一個又一個的民族?

我們應該將民族主義和一些大的文化體系,而不是被有意識信奉的各種政治意識形態,聯繫在一起來加以理解。(p.18、19)

作者認為想要瞭解「民族」的形成,就必須先理解先於民族主義的文化體系,即宗教與王朝。

宗教霸權的衰弱

宗教共同體的基礎與語言有關,作者將其稱為「神聖語言」,例如古典阿拉伯文、拉丁文、巴利文、中文。藉由神聖語言的聯結,宗教共同體將自己設想為宇宙的中心,建立權力秩序。

在中世紀後期時,宗教共同體開始走向衰退,有兩項因素。第一,歐洲開始對外面世界展開探索,例如馬可波羅曾到過中國,並寫下其所見所聞,這些探索迅速擴大了歐洲的文化與地理視野,促使人們想像新生活的可能。

第二,神聖語言地位的衰頹,受印刷業與資本主義的影響,歐洲方言崛起,拉丁文霸權消亡,再加上後來的宗教革命,原本被視為古老且神聖的宗教共同體逐步分裂,走向多元化,不再是唯一的霸權。

王朝正當性的消退

舊時的王朝代表著國家,國家的維繫或擴張大多靠聯姻戰爭,也就是以血緣、武力支撐國家的穩定。

到了十七世紀,革命風波開始,再加上後來的啟蒙運動,嚴重影響舊政權的正當性,王朝的統治逐漸被瓦解。

同時性

除了宗教與王朝外,作者還提出另一項促使民族誕生的因素——同時性。

同時性,是一種世界理解的方式,簡單說就是人與人雖不相識,卻深信同時有關聯,例如遇見同個母校,或是同個學校的陌生人,雖沒見過,心裡卻幫彼此建立連結;抑或擁有相同地緣的兩個人,會因為來自相同地方,心裡產生連結。

互不相識,卻同時存有關聯,便是同時性。

民族意識的起源

資本主義、印刷科技與人類語言宿命的多樣性這三者的重合,使得一個新形式的想像共同體成為可能。(p.55)

民族想像的建立除了上述三個背景因素外,也跟工業化後科技與思想的變遷有關,即印刷業與資本主義結合的印刷資本主義,以及語言本身的多樣性。

印刷資本主義

印刷資本主義,分開來看便是印刷業與資本主義,印刷業使知識可複製且傳播出去,而資本主義所主導的市場更加速了傳播的速度,造成了革命性的方言化

方言化的造就還涉及了三個因素,第一,原本作為神聖語言的拉丁文變成書寫用的語言,使之變得神秘難解,不利於傳播;第二,受到宗教革命的影響,馬丁路德以德文書寫宗教性論文,大大提升德文出版書籍的數量;第三,方言被用作專制君王行政集權的工具,使方言躍升至權力語言的地位,創造出不同種類的權力語言。

語言多樣性

人類的語言不可能完全統一,只說只用一種特定語言,所以才會擁有多種方言,在神聖語言當道時,才沒有被完全覆蓋、滅絕。

正因為擁有各式各樣的語言,印刷資本主義才能依靠機器複製各種語言,利用市場將其傳播出去,造成方言化,乃至民族的誕生。

民族主義的四波思潮

民族主義共有四波,第一波、第二波分別在美洲與歐洲,第三波則出現在帝國或王朝之上,最後一波則發生在殖民地。

第一波:美洲的民族主義

第一波民族主義,作者將其定義於美洲的歐裔海外移民身上明明說著相同語言,同樣流著母國的血,為何歐裔海外移民會自成一個民族,想要獨立?

在委內瑞拉、墨西哥、和祕魯這幾個重要的個案裡面,最初激發了他們想從馬德里獨立出來的動力的關鍵因素,非但不是想要「將下層階級引進到政治生活之中」,反而是對「下層階級」政治動員——即印地安人或黑奴的暴動——的恐懼。(p.60)

除了對暴動的恐懼,在當時母國對於這些歐裔海外移民也不甚友善,使他們社會與政治地位的流動被限縮在殖民地上,官員的仕途重重受阻,而移民後代大多是在殖民地出生,並非母國,對於母國的認同感進一步銳減。

雖然這些歐裔海外移民在語言、宗教、家世或許各有不同,但基於被母國排斥的共同經驗,他們逐漸將殖民地想像成祖國,想像自己是民族。

第二波:歐洲的民族主義

第二波民族主義,與前一波民族主義不同,語言在其中佔有無比的重要性。

古老的神聖語言,如拉丁文、希臘文、希伯來文,地位不再是從前的高高在上,已經被方言拉下神壇,沒有孰高孰低,大家地位必須持平而論,特定語言只對特定母語的使用者而言重要。

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學校林立,中產階級興起,閱讀階層擴大,資產階級透過印刷語言相互聯繫,不同語言促進不同母語使用者對於共同體的認同,從而催生出民族主義。

第三波:官方民族主義

第三波民族主義與帝國主義有一定關連,此時期民族國家取代了王朝,帝國變成民族。

王朝的權力地位,在近代已逐漸走向衰頹,人們受眾多運動、革命影響,質疑王朝的合法性與正當性,再加上民族主義的衝擊,迫使歐洲諸多王朝不得不走向「歸化」。

所謂歸化,意指使舊的政權依附在民族的名義身上,這樣既可保存王朝本身的權力,當王朝歸化為新的民族,也能理所應當打著民族的口號治理國家,獲得人民的認同,鞏固自身權力,而這就是「官方民族主義」。

第四波:殖民地民族主義

最後一波民族主義出現在殖民地。二十世紀運輸發達,殖民母國人才缺乏,再加上現代教育的擴散,尤其是殖民地的學校體系更是最後一波民族主義的重大推手。

除了教育這個重大因素外,另有三個要素,塑造殖民地的人對於民族的想像,那就是人口調查地圖博物館

  1. 人口調查:看似只是在算人口數,實際上它賦予了每個人清楚具體的位置,掃清了模糊的範疇,建立起界線,有了區分我們與他們的可能。這就像是戶籍,通常出生報哪一地的戶籍,很高機率會認為自己就是那一地的人。
  2. 地圖:劃清領土的範圍,使領土從原本不可見的空間有了想像國家的可能。
  3. 博物館:不只收藏文物,同時也是統治權威的標誌,代表著歷史與文化的流變。

所以說殖民地對於民族的想像,其實很大程度是源自於殖民地政府。

結語

整理完有關民族的種種定義,不知怎麼想起另一本我正在看的書《和平戛然而止》,裡面就有談及一戰發生的眾多因素中,其中一項就是民族主義帶來的壓力。

「民族」這個概念究竟是福是禍?它既能團結人心,也能帶來戰爭。

換個問題問,建立認同感是否一樁好事?

認同雖能凝聚人心,但在認同的同時「我們」與「他們」也就出現了,有了排他、歧視與壓迫他人的可能。

但閱讀完這本書,我感覺到「民族」出現的必然,就像人一定會組成共同體,不管是家庭、班級、工作群,有人的地方就有群體,每個共同體定會有所差異,有差異就有衝突,這些都是無可避免的。

我想,對於民族,不應該過度肯定或否定,重要的是必須接觸與理解,理解不同民族構成的基礎,他們處在什麼環境、文化之下,認同什麼,不認同什麼,如此才有創造包容的可能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