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2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原生家庭的傷:我沒資格感到不幸福

這是我生命治癒過程的故事,也是我生命被上帝翻轉的故事❤️


「我沒資格感到不幸福。」


我是獨生女,家裏的長孫,我在爭吵的家庭中長大,父母在我成年後離婚了。


我外婆極度重男輕女,我雖然是女生,外婆卻超級疼愛我,簡直到了寵溺的地步。媽媽的姐妹們-阿姨、姨媽都很疼我。比起我的兩個表妹,我是真的倍受寵愛。

身邊的每個大人、長輩、甚至是同齡的朋友,都不斷地跟我説:

“哇,獨生女很幸福欸,父母的愛都給了你,好羡慕哦~”

”家裏的全部資源都只放在你身上,家裏的大人又都很疼你,你很幸福。”

類似的話,我聽到耳朵長繭了,每個人都在告訴我,我有多幸福。

久而久之,我也覺得自己真的很幸福,大家都這麽疼我愛我,我怎麽會不幸福呢?

事實上,我並不如此,我甚至想逃離這份所謂的“幸福”。


故事一:

在距離我去台灣上大學的一個月前,我在車上跟媽媽聊起我對大學的期待,聊到一半我脫口而出一句話:

“我恨不得趕快離開馬來西亞去台灣。”

我媽聽見我這麼說,有點情緒地問我:

“為什麼想要這麼迫不及待離開,家裡不好嗎,我們給你這麼多的愛,你不幸福嗎?”


那時候的我其實也很疑惑,明明我被這麼多人愛著,怎麼還會想要逃離家裡呢?

原來,我從未感受到被愛。

所謂的幸福,都是別人告訴我,我才這麼覺得的。


故事二:

大一的某個課堂上,老師談到依附關係-「安全型依附」、「焦慮型依附」、「逃避型依附」、「混亂型依附」。

那一秒鐘,我下意識地篤定自己是「安全型依附」。

雖然我有個缺席的父親,但是媽媽和外婆、阿姨們給了我這麼多的愛與關注,在幸福家庭長大的孩子,又怎麼可能不健康呢!

但是當老師在講解不同依附風格的不同呈現時,我當頭一棒,原來我是沒有安全感的啊,我是「逃避型依附」。

我怎麼一開始就如此肯定自己一定是最好的呢,怎麼下意識覺得自己一定有著幸福的人生呢?


故事三:

小時候,有個客人暫住我家,他發現我睡覺很喜歡像蝦米一樣捲縮著身體、喜歡抱著抱枕、身邊堆滿了枕頭、喜歡靠墻睡。那時,他跟我媽分享這個觀察,説孩子這樣的睡姿,就代表心裏沒有安全感,我媽立刻回應:“不可能啦,她應該只是單純喜歡這樣睡覺而已,因為我一直都給她很多安全感啊。”

在旁邊聽著的我,當下也認爲我是個安全感滿滿的孩子。

/

我從小就被身邊的人灌輸著我很幸福的概念,加上我眼見的事實:

我被表妹們、朋友們羨慕,大家都說獨生女很好;

媽媽工作到超級累還回來跟我玩,講故事給我聽,甚至講到自己睡著;

媽媽會一早起來做早餐給我吃;

外婆和阿姨們很疼愛我,經常把好東西留給我,覺得我比表妹們乖巧多了,經常稱讚我。

以上的種種,都讓我對“自己很幸福”深信不疑,我認為自己是浸泡在充滿愛的家庭,這麼多人疼我愛我,這麼多人告訴我大人待我的好,朋友表妹都在羨慕我,我又哪有資格說我不幸福?

/

直到大學時期,開始有機會自我探索,懂得更多原生家庭相關的知識後,我才知道我為什麼迫不及待地想逃離馬來西亞,逃離這個“幸福的家”,我才知道我到底怎麼了。

原來我一直都被自己的深信不疑騙了,我一直都在“我很幸福”的謊言中,無法看見自己真正內心的傷痛和渴望。

/

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跟我有類似的感受和經歷呢?希望這裡的文字能讓你知道,你並不孤單!

好長的文字,謝謝你耐心地把它看完。

關於我的生命故事,還有好多想說的,下篇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