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23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人生進化的真相!《人生有限,你要玩出無限》




前言

有時候你會不會覺得,人生一直在「有限遊戲」中,不停做重複的事?

什麼叫做「有限遊戲」,有固定流程、固定規則叫做「有限」。

所以我們每天上班下班,生活一成不變。以運動賽事來說,就是比不完的比賽,拼不完的名次,拼不完的獎牌。如果最後沒有得到奧運金牌,在選手賽事生涯沒有得到一個高度,是不是人生就這樣過去了?

一個運動選手,能拼到奧運門票的人又有幾個人?大部分選手就算拿到奧運門票,去參加奧運比賽,媒體會關注的也只有前三名啦。第四名、第五名以後沒有人會管你啊。甚至有時候銅牌,人家都覺得銅牌不算什麼,只有金牌才有用,才有價值。對運動選手來說,日復一日的訓練,求的就是在有限遊戲中嶄露頭角,也就是奪牌。


遊戲要玩出無限

人生啊,其實你不覺得就跟「遊戲」很像嗎?

我們人往往遇到瓶頸,就是因為在玩「有限遊戲」。有固定的規則,固定的獎勵,所以一成不變,你會感到無趣。

不管是工作、人際、職場,我們跟一群人在玩有限遊戲,也因此「無聊透頂!」

最近我接觸到一個新觀念叫做「遊戲化」,透過遊戲你可以玩出「無限」,把一場場有限遊戲玩出新的樂趣。

舉個例子,學生以前打籃球,為何3對3鬥牛可以打一個下午,樂此不疲?

不就是組隊喊play,誰先得六分誰就贏嘛,這可是一個有限的規則,標準的「有限遊戲」,為什麼可以一直玩下去,我也不會覺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覺得很無聊呢?

關鍵在於,你要去玩!

再舉個例子,有限遊戲玩過就沒了,總有人能玩出新花樣,拓展遊戲的無限可能,例如我玩魔物獵人,有人就在拼刷龍的時間,也有人硬生生把這個遊戲玩成賽車遊戲?

有趣的人會把「有限遊戲」玩成「無限」樂趣。

人生也是如此,我們常常在玩別人的遊戲,順著別人的遊戲規則走,殊不知,你總有無限的玩法可以玩,何必受限於單一遊戲的限制呢? 我們可以玩出自己的遊戲。

這個遊戲化的概念,出自於《人生有限你要玩出無限》一書,作者是知名的老師歐陽立中。


所以說將人生看成是一場遊戲,我們要如何把「有限遊戲玩出無限呢?」

歐陽老師說: 很簡單,就跟你打手遊一樣!

你想想,為何我們手遊可以打一整天,讀書卻那麼痛苦?

差別就在「玩」出樂趣。

所以我們是不是能拆解手遊,將令人欲罷不能的元素應用在生活上呢?

這就是你玩出無限的關鍵。

以下是我看完這本書得到「如何游戲化人生」的啟發,歐陽老師是從手遊得到靈感,所以他游戲化人生有四個步驟。


1.設計「每日任務」,瘋狂刷經驗。

2.狂點「技能樹」,技多不壓身。  

3.自訂「獎勵回饋」,越玩越上癮。  

4.挑戰「排位賽」,越爬越厲害。


我得到的啟發,則是從「線上RPG」的概念轉換過來,設定的五個步驟如下:

1.選定角色

2.開技能

3.每日任務

4.得到獎勵

5.轉職

再一次遊戲循環,讓自己越來越厲害。





遊戲人生的框架


第一、選角色

角色扮演遊戲的第一件事就是「選角色」,

遊戲常見的角色或說是職業,有戰士、法師、刺客、牧師等等,通常能力都會有基本數值可以去做分配。

回到選人生角色,歐陽老師說:

攻擊力是你想發展的世界,防禦力是你的本業,生命力是你希望被別人記住的標誌(品牌) !

以我本業是製造工程師來講好了,攻擊力是我設定好的領域,有研發、製造、品保等等,本業就是我的專業技能,生命人就是我在業界的口碑。


第二、點技能

選好角色,再來就是要點技能,就像暴雪遊戲「暗黑破壞神」一樣,每種職業都有技能樹,你可以專精一種系列的技能,也有人玩多種技能。

以工程師來講,我呆過研發、製程、製造、品保等單位,當然我也可以選一部門練到頂,只是覺得有點無聊,就不同單位到處跑。

當然各單位因為不同的工作需求,所需要的技能與視角也都不太一樣。

就像遇到同樣一種生產問題,品保會傾向使用數據分析;研發會去看產品設計;製程會去看生產參數;製造會去看人有沒有做錯。

無論你選擇哪種職業,都有相應的技能需要去學習。


第三、每日任務

技能學了就是要練習,也因此需要安排任務磨練自己的技能熟練度,也就是要養成習慣。

在書中是提到「養成習慣」的重要性,但你千萬別想靠「自制力」,靠自制力養成習慣的人,都投降了!不如「順便」一下吧。

例如以寫報告為例,很多人會覺得寫報告很痛苦,其實養成「順便」的習慣,做報告後面套版型是很快的。

所謂的「順便」就是在工作的過程中,整理你要的資訊與數據,並且就做成簡報,等你需要提交報告,不過就是把這些小的報告組裝成完成的報告。


第四、得到獎勵

工作之所以一成不變令人感到無聊,往往就是得不到獎勵。

或許你會說,努力工作老闆也沒多給我錢啊!為別人工作、玩別人的遊戲的確如此,但你現在已經轉換心態要玩自己的遊戲了,你當下的工作都是為了要升級進階做準備。

就像玩很多角色扮演遊戲,也有很多無腦任務,但你願意去農就是有獎勵,拿到獎勵不管是要升級、換裝、點新技能都可以。

回到現實,人生遊戲我們可以自己設定獎勵,因為我們是要把有限有戲玩成無限,這個獎勵你可以是拼成就或是打排位。

例如同樣的工作,你或許是挑戰自己的最高、最快記錄,與別人競爭比拼更高的業績。人很有趣,內心存在競爭,無聊的事情你也有辦法玩出樂趣。


每日任務能持之以恆的重點,就在於得到獎勵!

前面提到玩手遊你可以玩一整天,讀書多個一分鐘就痛苦萬分嘛,這就在於讀書不像手遊看得到立即性的獎勵,玩手遊會看到積分、抽到裝備、得到經驗,這些都是立即性的回饋。

我個人習慣讀能解決問題的書,所以讀書對我來說就像「遊戲破關」一樣,每次看到新的觀念、角度,就讓我想實際用用看。

例如番茄鐘時間管理法,我第一次看到是在《原子時間》這本書,實際去用卻不如我預期好用,但至少我學會了一招時間管理的方法,每學一招能解決我自身的問題,想想就興奮。


第五、職業轉職

當你角色練到等級上限,再怎麼練就是無法突破,通常在遊戲裡就是要轉職,例如你從初心者→戰士→騎士→聖騎士,把職業一步步練等上去。

但重點就是在於「找導師」,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有「領路人」轉換職業就會比較順利。

在書中提到,歐陽老師的領路人就是,之前分享過《3分鐘說18萬個故事》作者許榮哲老師,帶著他踏進「說故事」這個圈子。而又一起合作了桌遊課。

等於是說讓歐陽老師從高中教師,升級踏足到講師圈、進而在網路上發光發熱。

而你轉職完成之後,又可以開始學習新技能,進入不同的領域跟賽道去玩,這五個步驟就是你從有限遊戲,「玩」出無限的方法。



講師圈怎麼玩

這本書我覺得在講「自媒體講師」,要如何去執行流程,老實說一開始看這本書,會有一種格格不入的感覺。

套句黃金圈法則,我期待這本書會講 ( How to do )「游戲化」實操與實戰方法,但大部分的內容更多是分享故事,也就是( Do what ) 做了什麼事。

不過我自己也在做自媒體,這些故事與範例仍給我很大的參考價值。

後來整理筆記就回想到,如果我把框架套入講師的角色,然後用這個方法來看這本書就順了。

你先設定遊戲角色是個講師,設定好以後,就要開始來點技能樹了。

對一個講師來講,需要的技能有哪些呢?

首先一定要有人脈,講師在外面跑,誰認識你比你認識誰更重要,你需要學生、贊助商、出版社編輯、學術圈的夥伴。

在這個圈子「一個人跑得快,一群人走得更遠!」

然後必須考慮你需要什麼專業能力,以講師來說,會需要簡報、開課、演講、線上直播等能力

技能樹決定之後,再來就要練等級啦,所以你要有明確的練等目標,接著你才能執行任務,透過解決不同的任務,讓自己的技能升級。

歐陽老師就在書中提到學習直播的案例,一回生二回熟,將每場直播的優缺進行分析,或試著模仿其他的人方法與風格,精進自己直播控場的能力。

但持之以恆是很困難的事情,除非有獎勵!


你想你可以打手遊打一整天,但卻沒法念書念一整天,這是因為讀書的獎勵根本不明顯。不像打手遊都有積分啊,或者說你可以抽到什麼SSR卡,就是滿滿的多巴胺讓你覺得很興奮。

所以回過頭來利用這種方式,建立不同的小獎勵去激勵自己。

甚至讓自己去打排位賽,進入講師圈與眾多高手一起合作,從別人身上學習技巧,一個學不夠就學十個學百個,最後就越練越強。

這是我對於「講師」角色、或說遊戲職業的感想,但就像不同角色需要點的技能、能力值有差,但進化流程卻都是一樣的。

從選角→點技能→解任務→得獎勵→轉職,透過一步步升級練功,讓自己變強。


總結

這本《人生有限你要玩出無限》,提供了一個如何遊戲人生的框架,其實就跟我們在玩線上遊戲很像。

最後呢,不論你現在選的是什麼角色,你都會面臨到等級上限。這時除了轉職就再無進步的可能性。我覺得「轉職」就叫做打造「第二曲線」,也就是你從「初心者→戰士→騎士→聖騎士」一步步練上去。

不過講句題外話,人生是角色扮演遊戲的話,大部分的人從初心者畢業之後,通通轉職成NPC,每天做一樣的事、回答一樣的話,真的是很無聊。

如果有個電玩遊戲你只能扮演NPC,每天做一樣的事,也得不到什麼經驗值、升級,你最好是玩的下去,但有趣的是,你在真實人生天天都在玩,還很認份的玩。

所以這本《人生有限,你要玩出無限》給我的啟發,就是用遊戲的概念去看待人生,厲害的人會把無聊玩出樂趣、玩出自己的遊戲。

我是認為「人走過路都不會白走,你的下一步都算數。」

就像誰知道桌遊課跟故事課是可以結合在一起。

每個人的特質都不一樣,可是這部分,很值得我們一般人來思考,要如何玩出無限遊戲。

這邊我以個人職業為例,

我設定角色就是工程師,需要技能樹有哪些?

: 專業能力

: 解決問題的能力

: 與其它單位溝通條的能力。


接著就是設定「每日任務」,怎樣你從中可以得到成就感與獎勵。然後角色要如何升級,譬如說從工程師升職到資深工程師,再升職到高級工程師,或者升職到管理職,但總有一天會到極限,我就要思考如何轉職?

: 再跨足到新的領域 ( 我現在就是斜槓經營自媒體 )

: 職業繼續轉職升級 ( 升遷比較難,不是我能決定 )


這個都是你可以思考的部分。

這邊我比較推薦就是另外經營自己的平台,你可以把自己工作上任何的疑難雜症,解決過的方法都整理成SOP,你會遇到的問題,通常別人也會遇到。

譬如說像我很常看的工作熊的網站,教很多解決問題的手法,他也是把工作上遇到的問題,整理成一篇篇的文章,我覺得就是工程師轉職的一種不錯模式。

最後在分享書中給我的啟發,你一定要出書!

如果你現在的工作遇到瓶頸,需要轉職來突破瓶頸,如果你沒有遇到伯樂、領路人、人生導師!

出書就是你打破瓶頸的方式之一,為何我會這樣覺得?

出書老實說並不賺錢,但是能出書就多了一個身份「作家!」

再來你為了要出書,必須蒐集整理許多資料,強迫你再去學習新技能。另外你要如何說服出版社幫你出書,要不你自費出書,要不就是自帶流量,出版社主動來詢問你是否要出書。


我是選擇「自帶流量」的方式,所以我也必須點開「自媒體」新職業,沒有流量誰會鳥你,多方壓力下,逼自己一定要成長。

所以為了要完成出書當作家的夢想,是不是就要點更多的技能樹、讓自己主動去突破瓶頸呢?

我覺得這招還不錯,讓懶散的我,主動去進化,推薦給大家試試。



推薦好書按鈕

你有什麼想推薦的書? 想聽的議題?

歡迎到下方連結留言,每個月會固定更新喔。

看看你推的書有沒有上榜吧!

博客來購書連結

您的購物回饋金將捐至展臂閱讀協會,就讓閱讀不僅幫助自己也能幫助他人,社會需要更多正向的力量。每季會將捐款金額公布在臉書、公益網站上


【閱讀全文逐字稿】https://hamr-lab.com/play-life

【訂閱電子報按鈕】https://hamr-lab.com

【加入FB粉專按鈕】https://www.facebook.com/hamr.lab

【加入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hamr.lab/

【合作邀約請洽這】uncle@hamr-lab.com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