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20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小辣?中辣?大辣?還是屁股辣?這到底是種什麼變態嗜好?


想像一碗熱騰騰的麻辣鍋,隨著辣味迅速佔領味蕾舌頭仿佛在燃燒,汗水不知不覺從額頭滑下,這是我們與辣味的日常。奇妙的是,明明嘴裡像著火般難受,但我們總是一再挑戰這份刺激感,甚至越吃越上癮。


到底是什麼讓我們這麼熱愛這種「自虐」般的感覺?辣不僅僅是挑戰味蕾,背後還有一套複雜的科學解釋,這些知識或許能解開我們為何會愛上「痛」的謎團。




眾所皆知,辣其實是一種「痛覺」,而不是味覺


我們知道基本的味覺包括甜、鹹、酸、苦和鮮,這些是透過舌頭上的味蕾感受的。


而辣味呢?它其實並不屬於味覺範疇,而是一種痛覺,這意味著辣椒所引發的感覺其實是我們的神經對痛覺的反應,而不是味蕾的反應。


不信嗎?把辣椒塗在身體最敏感的部位就知道了。


當我們吃到辣椒時,辣椒素(Capsaicin)與我們口腔中的TRPV1受體結合,這些受體通常負責感知高溫和疼痛,而這個受體全身上下都有。辣椒素激活了這些感受器,讓我們的大腦誤以為遭遇「高溫」或「燒傷」,進而產生強烈的燒灼感。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吃到很辣的食物時,嘴巴會感覺「著火」,甚至眼睛和鼻子也會受到影響。


這種身體反應其實相當有趣且巧妙,因為它是我們自我保護機制的一部分。身體認為自己遭受熱的傷害,因此會觸發一系列反應來「降溫」,比如開始流汗、加速心跳和促進血液循環。我們所感受到的「辣」實際上就是痛覺受體告訴大腦:「嘿,這裡有點太熱了!降溫降溫!」




不同類型的辣味如何影響我們的感受?


當提到「辣」,我們最先想到的是辣椒,但事實上,世界上有很多種類的「辣」會帶來不同的體驗。例如,芥末山葵黑胡椒等食材的辣味,其背後的化學機制和辣椒是不同的。


芥末和山葵的嗆感


如果你曾經吃過芥末或山葵,應該對那種嗆鼻的感覺不陌生,這種嗆感與辣椒的燒灼感完全不同,甚至來得更快更猛烈,但也迅速消失。芥末、山葵和辣根中的異硫氰酸鹽(Isothiocyanates)是這種嗆感的主要來源。這類化合物揮發性極強,當進入鼻腔時,能夠瞬間刺激我們的神經系統,導致鼻涕橫流、眼淚直飆。但好消息是,這類辣味並不會長時間停留,迅速爆發也迅速消散。


異硫氰酸鹽的辣感與辣椒素的持續刺激不同,它不會長期作用於痛覺受體,而是主要刺激鼻腔和呼吸道,這也是為什麼吃芥末時,我們往往覺得它「辣得嗆鼻子」,而不是「辣到嘴巴燒焦」。


胡椒的溫和辣味


相較於芥末和辣椒,黑胡椒白胡椒的辣感溫和許多,這是因為它們的主要活性成分是胡椒鹼(Piperine)。胡椒鹼作用於我們的溫度感受器,讓我們感覺溫暖,但不會像辣椒那樣給予我們強烈的燒灼痛感。這種溫和的刺激常常被用來提升料理的風味,而不會像辣椒那樣讓人「流淚」。


胡椒作為常見的調味料,除了增加食物風味外,它還有一個隱藏的作用:幫助消化。胡椒鹼能刺激胃酸分泌,促進消化功能,對於飯後容易有脹氣或消化不良問題的人來說,胡椒是天然的幫手。


這邊先把「胡椒鹼會提升薑黃素數十倍的吸收率」記起來,以後課堂會講到。




為什麼我們越吃越辣?是因為「自虐」嗎?


從小時候怕辣到長大後嗜辣,這樣的味覺變化其實相當普遍。很多人小時候甚至不能接受一點點辣味,卻在某個時間點突然發現自己開始享受甚至追求辣味的刺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事實上這與我們身體的適應機制有關。辣椒素作用於我們的痛覺受體,但隨著我們持續接觸辣味,這些受體會逐漸「鈍化」。也就是說我們的痛覺受體對辣椒素變得不那麼敏感了,這讓我們能夠承受更高的辣度,甚至開始享受這種「痛」。


吃辣還會促使我們的大腦釋放內啡肽,這是一種能讓我們感覺愉悅的化學物質,常被稱為「快樂荷爾蒙」。內啡肽的作用類似於止痛藥,它能緩解疼痛,並帶來一種愉悅的感覺。因此吃辣之後,我們不僅感覺痛得刺激,還能獲得一種類似獎勵的快感。這就是為什麼有人形容吃辣就像一種「自虐式快感」,越痛越想吃。




辣味食材對健康的潛在益處


除了讓我們的味蕾經歷冒險,辣味食材其實還對我們的健康有許多益處。從促進新陳代謝到抗發炎,這些辛辣食材不僅增強風味,還能幫助我們維持健康。


促進新陳代謝與燃燒脂肪


吃辣對於新陳代謝有明顯的促進作用。辣椒素能夠提升熱效應,這表示在消化辣椒的過程中,我們的身體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來分解辣椒素。這使得我們在吃辣的同時,無形中燃燒了更多卡路里。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靠吃辣減肥,但它確實能成為健康飲食中的一個輔助工具。


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手腳冰冷


除了新陳代謝,辣味食材對血液循環也有幫助。當我們吃下辣椒、薑或胡椒等食材後,血管會輕微擴張,血液流向四肢的速度加快,這對於那些手腳容易冰冷的人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尤其是在冬天,適量吃些辛辣食物可以幫助我們暖身,促進末梢血液循環。


抗發炎與增強免疫力


許多辛辣食材具有強效的抗發炎作用。研究表明,辣椒素和薑辣素等化合物能夠幫助抑制身體的炎症反應,這對於預防和緩解關節炎等慢性炎症問題相當有益。此外,大蒜中的蒜素還具有強大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能夠幫助我們抵抗感染、增強免疫系統。


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吃辣對於心血管健康也有潛在益處。辣椒素和薑辣素能促進血管擴張,降低血管阻力,進而有助於減少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一些研究也顯示,適量攝取辣椒素可能有助於減少壞膽固醇,進而降低動脈硬化的風險。


不同辣味食材的健康功效比較


雖然各種辛辣食材都能帶來類似的「辣感」,但它們背後的化學成分和健康功效卻有所不同。我們來比較幾種常見的辣味食材,看看它們對健康的具體影響。


辣椒:燃脂與促進代謝的好幫手


辣椒中的辣椒素是最被研究的辣味化合物,它能有效提升新陳代謝,幫助燃脂。此外,辣椒素還具有抗發炎作用,對於促進心血管健康、減少高血壓有一定幫助。


薑:消化不良的救星


薑的辣感來自於薑辣素,這種化合物對於消化系統有顯著的保健作用。薑能幫助緩解胃部不適,促進消化液分泌,並且對於緩解噁心、暈車有很好的效果。薑還能提升免疫力,對抗發炎。


胡椒:增強吸收與促進消化


胡椒中的胡椒鹼能夠刺激胃酸分泌,幫助消化,同時還能顯著提升其他營養素(如薑黃素)的吸收率。胡椒常常被用於增強料理的風味,同時增強食物中的健康成分吸收。


芥末與山葵:抗菌與抗癌的強力食材


異硫氰酸鹽讓芥末和山葵具有強烈的嗆感,這種化合物不僅能刺激鼻腔,還具有強效的抗菌和抗癌潛力。它們特別適合搭配生魚片等生鮮食材,有助於降低食物中毒風險,同時也能對抗體內的癌細胞增長。


吃辣後該不該解辣?流汗反而是好事!


吃完辣食後,我們常常會感到燒灼難耐,急著找冰水或牛奶來「解辣」。


目前試過最有用的解辣飲品是含糖的能量飲料(黑魔爪),但不確定那是因為甜度蓋過了辣度還是怎麼的,但代糖的無糖版本解辣效果就…沒那麼好。


但對於那些想促進血液循環或排汗的人來說,馬上解辣其實會減弱這些效果。當我們忍住不解辣時,辣椒素會持續刺激痛覺受體,促使身體加速代謝、擴張血管、增加血液循環。因此如果我們想最大化吃辣的健康益處,稍微忍住不解辣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辣味不僅僅是味覺的挑戰,更是一種身體和心理的雙重體驗。從辣椒的燒灼感到芥末的嗆鼻,這些不同的辣味食材不僅讓我們感受到強烈的感官刺激,還蘊藏著豐富的健康潛力。適量攝取這些辛辣食材,可以幫助我們提升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抗發炎,甚至增強免疫力。


辛辣食物不再僅僅是自虐般的「痛快」,它更像是一種美味與健康的巧妙結合。下次再挑戰麻辣火鍋時,不妨想想這些辣味背後的益處,繼續享受這場充滿挑戰的味覺冒險吧!




  • 辣不是味覺,而是痛覺:辣椒素等化合物刺激痛覺受體,讓我們感覺到燒灼。
  • 不同食材的辣味來源不同:辣椒、芥末、胡椒各自有不同的化學機制,帶來獨特的辣感體驗。
  • 促進新陳代謝與血液循環:辣椒素、薑辣素等化合物能促進熱效應,提升燃脂與循環效率。
  • 適量吃辣有抗發炎與抗氧化功效,能幫助降低慢性病風險,並增強免疫系統。
  • 延後解辣能延長促進代謝與排汗的效果,更好地發揮吃辣的健康益處。


羊羹學堂每天在三大教室推出一篇關於投資理財、健康生活或學習力的文章,這些都是人生關鍵領域,涵蓋資料整理與個人見解。每篇文章免費開放至少三天,誠摯邀請加入羊羹的沙龍,以獲取最新更新通知,確保不錯過任何感興趣的內容。


>> Follow 迷途的羊羹 以獲得最新免費文章通知


羊羹也提供「首月1元」的限量月閱讀通行證的訂閱活動,隨著文章數量增加,未來訂閱費可能調整,現在訂閱即可鎖定最優惠價格(現有訂閱戶費用不受影響)。


>>訂閱「鎖定」當前通行證優惠活動方案


期待有您的支持,讓羊羹能持續寫作。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