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2|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在香港市中心的隱世景點打卡|鬧市裏的靜土



秋天,濕度下降,太陽也不再火灼,到香港旅行不妨加添戶外的行程。


要介紹的是一個寧靜的地方,這個隱世打卡景點就在鬧市中央,無需長途跋涉便可到達。


這裏結合了古蹟、現代建築、自然環境、文化活動和藝術畫廊,是散步、攝影、看展覽、在城市裏接觸大自然等活動的好去處。


這個隱世打卡位就在鬧市中央。


講的是現為亞洲協會香港中心(Asia Society Hong Kong Center)會址的19世紀軍火庫修復建築群。


別以為這個隱蔽的好去處會是在偏僻的地方,相反,「地理位置」就是它的強項。它就在中環金融區旁的金鐘,從金鐘地鐵站進入太古廣場,在L3樓層的扶手電梯便可直達半山的法院道出口,往左邊行幾分鐘經過英國文化協會後,便是亞洲協會了。


見到亞洲協會屋頂上邊站着一個「人」嗎?那是由英國著名當代藝術家Anthony Gormley打造的雕塑呢。



金鐘半山一帶保留了一些歷史建築,有部份是散落在香港公園裏,而在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落成的軍火庫地段,於1980年代廢置,至2012年被活化為文化項目,成為亞洲協會香港中心的會址,並開放予大眾免費參觀,也舉辦收費/免費的藝術展覽及文化活動。


遊人首先會進入新建的大樓,然後走過戶外長廊去到軍火庫舊址。



左面矮而長的新建大樓採用了大量玻璃,從山坡的叢林向前伸展。前方彎彎的大廈是附近的酒店,左邊可望見特色的中銀大廈,右邊一瞥維多利亞港。



活化古蹟最大的挑戰是「保留」與「更新」的取捨。過於積極,就會令古蹟面目全非,純粹保留,又未必能為建築物引進現代功能。亞洲協會的項目包括打造新的會館大樓和保育軍火庫舊建築,怎樣的設計可以減低對古蹟和自然環境造成的干預,同時能添上現代感和功能呢?



亞洲協會的建築,包括這連接新建大樓和軍火庫的長廊,均採用了原色的石材和水泥、大量玻璃、少量金屬,打造時代感的同時與自然環境協調。



負責活化軍火庫的Tod Williams Billie Tsien 建築師事務所採用了與該處原本叢林協調的設計概念,例如建築物料主要是石材,也保留石材和水泥的原色與自然環境呼應,金屬則用得很克制。另外,建築物用了大量玻璃把外面的綠化景觀引進室內,戶外長廊的圍欄也是用玻璃而不是密閉的石屎等等,令建築富現代感同時也融入自然。


建於1863年至1868年之間的軍火庫被活化為藝廊,保留了用花崗岩打造的厚外牆,展館內也保存了一些石牆。



軍火庫現為藝廊,保留了用花崗岩造的厚外牆,就算在展館內也可以見到一些石牆。



這1.3公頃的場地還有其他特色元素,包括古砲、前身用來混合炸藥的“L”型瓦頂屋、於十九世紀末建造讓卡車運送彈藥用的火藥軌,和標明了域多利軍營邊界的海軍界石等等。此外,新建築物現代化的設計也很吸睛,相信喜歡攝影的朋友們可以找到很多拍攝的題材。



古砲和瓦頂屋,與香港現代的天際線形成特色的對比。


1910年的海軍界石,和讓卡車運送彈藥用的火藥軌。


各樣的建築元素也是有趣的打卡點,喜歡攝影的朋友們可以大展拳腳了!



如欲享受名酒美饌,可以到大樓的AMMO餐廳,同一樓層也設紀念品小店。


要在緊湊的旅程中靜下來,無需逃離市區,到這兒便可以了。


參考: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地址:香港金鐘正義道9號
地鐵站:金鐘
網址:https://asiasociety.org/hong-kong




很感謝你讀到這兒,讓我的文字能夠與你觸碰🌻




如欲轉載或引述,敬請預先取得我的同意,謝謝!
文字©黃璧怡(stargazzze113@gmail.com)
圖片©黃璧怡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Asia Society Hong Kong Center)
5
/5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黃璧怡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