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權益|職業災害之補償及賠償權益(下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上集我們講到勞工發生職災時,可以先向勞保局申請相關給付,再向公司要求職災補償及相關損賠。那如果勞工也有操作不當,賠償範圍及勞動能力減損將如何計算?可能影響因素又會有哪些呢?


【案例事實】

小珍是一名來自越南的外籍看護工,在臺灣工作兩年後發生職業災害,導致勞動能力減損50%。雇主主張小珍在操作醫療器材時有不當,依民法第217條「與有過失」請求減輕賠償金額,小珍想知道與有過失是什麼,以及小珍到底可以請求多少的勞動能力減損呢?

【法條規定】

民法第217條

損害之發生或擴大,被害人與有過失者,法院得減輕賠償金額,或免除之。

重大之損害原因,為債務人所不及知,而被害人不預促其注意或怠於避免或減少損害者,為與有過失。

前二項之規定,於被害人之代理人或使用人與有過失者,準用之。

就業服務法第52條第4項

受聘僱之外國人於聘僱許可期間無違反法令規定情事而因聘僱關係終止、聘僱許可期間屆滿出國或因健康檢查不合格經返國治療再檢查合格者,得再入國工作。但從事第四十六條第一項第八款至第十款規定工作之外國人,其在中華民國境內工作期間,累計不得逾十二年,且不適用前條第一項第二款之規定。


【制度解析】

一、勞工也有操作不當,公司可以主張與有過失,減輕或免除賠償責任。

(一)上集有跟各位介紹職業災害的救濟制度有分為,補償制度、賠償制度,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補償制度是採無過失責任,也就是說不論雇主有無故意或過失,都需要負責;而賠償責任,則需要雇主有故意或過失責任。

(二)而與有過失的制度目的,在於謀求加害人與被害人間之公平,倘被害人於事故之發生或損害之擴大亦有過失時,由加害人負全部賠償責任,難免有失公平,因此賦予法院可以減輕或免除賠償金額。

(三)注意到了嗎!與有過失的制度在於雙方都有過失責任,所以實務認為如果今天請求的範圍是屬於賠償制度,就可能會有與有過失制度的適用探討

(四)但是!如果今天請求的項目是屬於補償制度的範圍,因為補償制度根本不需要雇主有過失,所以雇主就不能主張與有過失的減輕或免除補償責任!

二、勞動能力減損要如何計算?影響的因素有那些呢?

(一)勞動能力減損是什麼呢?

上集有提到,勞工可以向雇主要求賠償勞動力減少的損失,這個的意思是我們一般人進入職場到退休前,一生透過自己的勞動力原本可以賺多少錢(不計升職加薪),但因為職業災害的發生,導致勞工不僅未來不能再升職加薪,甚至可能連維持現有的薪資水平都很難,這一段落差就是所謂的勞動能力減損

(二)那要怎麼知道勞動能力減損了多少呢?

法院通常會請醫院做鑑定,通常會依照受傷的部位、嚴重程度、後遺症、對於工作的影響,比如是一眼或兩眼、左手或右手、食指或小拇指等對於勞動能力都會有不同的影響程度。

(三)那實際上要如何計算呢?

1.原則上,如果是我國國民,計算公式約略如下:

(1)每年平均薪資×勞動能力減損百分比=一年勞動能力減損的金額,再算從事故發生時年齡到法定退休年齡共有幾年(法定退休年齡–事故發生時年齡),以司法院霍夫曼一次給付試算系統計算一次給要給多少,為什麼要用霍夫曼計算法計算呢?因為一次把錢全部給你,會有利息,這個利息需要扣掉,所以必須用霍夫曼計算法計算。

(2)比如說,有一位勞工在事發前,月薪平均大約4萬元,經過醫院鑑定,該勞工受傷後勞動能力減損70%,那每年的勞動能力減損的損害約為336,000元(計算式:平均月薪40,000元×12個月×勞動能力減損70%)。

(3)該勞工在事故發生時是35歲,我國目前法定退休年齡是65歲,期間相差30年,下圖以司法院霍夫曼一次給付試算系統,計算扣除中間利息,不計算加薪等因素:

raw-image

2.那如果是外國勞工呢?

《最高法院97年度台上字第1838號民事判決》


是以關於上訴人應否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之法律關係部分,固應依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第九條第一項規定以侵權行為地法即我國法為其準據法,然屬於損害賠償責任確定後,需定其賠償範圍之減少勞動能力損害部分,既非侵權行為不可分割之必然構成部分,則此部分之計算準據如被上訴人之本國(越南國)法律規定與我國法律所規定者未盡相同,而其得請求之年限實際上又分段跨越於兩國之間,即應視其可得請求之期間究在我國內或國外(本國)之情形而分別適用我國法或其本國法為計算損害賠償範圍之準據法不宜一體適用我國之法律,始符公平、適當原則


(1)如前述,勞動能力的減損會因為各國法定退休年齡、當地平均薪資等有所不同,所以如果是外國勞工,就要區分他在臺灣還可以待多久,以及回母國之後還需要工作多久才可以退休,依照各國的法律、民情去做計算。

(2)比如說,越南的法定退休年齡是60歲,又我國就業服務法第52條第4項規定,從事看護工作的外國勞工最多只能在臺灣工作12年,所以如果外國看護在臺灣發生職業災害,那就要算他來臺灣多久了,還可以在臺灣待多久。

(3)例如,有一名越南的外國看護現年30歲來臺灣工作兩年了,在臺灣的平均月薪是3萬元,發生了職業災害,喪失了50%的勞動能力,他可以請求賠償多少的勞動能力減損呢?

A.在臺期間:

該名勞工如果沒有發生職業災害,依照就業服務法第52條第4項還可以在臺灣工作10年,這邊的勞動能力減損,比照上面的計算方式:平均月薪3萬元×12個月×減損的50%勞動能力=180,000元,再以司法院霍夫曼一次給付試算系統計算如下圖,小計1,490,091元

raw-image

B.返國期間:

假設他在臺灣工作待滿12年,返國時是40歲,而越南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齡是60歲,也就是說他到退休前還有20年,假設越南國人年平均所得為美金2500元,以訴訟時的美金換算新臺幣的匯率是30元,那依照上面的計算方式:平均年薪2500美元×匯率30元×減損的50%勞動能力=37,500元,再以司法院霍夫曼一次給付試算系統計算如下圖,小計529,353元

raw-image

C.最後將兩個時期的金額相加在一起,就是雇主須要賠償勞工的金額,也就是1,490,091元+529,353元=2,019,444元

【小結】

職業災害涉及的賠償與補償制度往往複雜,若您遇到勞動糾紛或賠償問題,尋求專業法律協助是保障自身權益的關鍵。王瀚誼律師事務所擁有豐富的勞動法經驗,隨時準備為您提供最適切的解決方案,歡迎與我們聯繫了解更多。


更多文章可以到我們的各大平台觀看,如果有幫助到您,還請不吝按讚👍、追蹤🔔、分享🚀讓其他好朋友知道♥♥:

舊家https://www.wlaw.tw/case-list.asp

新家https://wanglaw.tw/cas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anglawoffice/

Line https://lin.ee/5Q4k6H8


相關文章連結:

1.   勞工權益|(上集)職業災害之補償及賠償權益

2.   關於勞工在發生職災後的三種「補償/賠償/補助」規定!

3.   職災發生時,在勞基法第59條部分,有哪些權利可能需要注意呢?

4.   工程案件發生職災,勞工向雇主請求補償時,需要注意什麼嗎?

5.   職場霸凌致精神疾病而屬職業災害時,可向雇主請求補償嗎?

6.   小心談職災和解,以避免無法向雇主求償的狀況!

7.   雇主除有特定狀況外,並不得將職災勞工解僱!

8.   職災受領原領薪資補償後,能否再請求不能工作之損失?

相關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109年度勞上字第172號

臺灣橋頭地方法院109年度重勞訴字第2號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108年度勞訴字第196號

臺灣桃園地方法院109年度勞訴字第33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瀚誼律師事務所的沙龍
23會員
168內容數
王瀚誼律師事務所是一間位在高雄,由王瀚誼律師主持,具有專業的律師團隊及保險、勞資、會計等周邊團隊所組成,擅長商務合約處理協商、不動產相關爭議、銀行法、幫助詐欺、吸金、網路機房等刑事案件。 立基於只做能幫助到人的事,定期更新法律文章,供民眾參考,讓民眾在即使未聘僱律師,也能自行處理所遇到的問題,以維護自身權益。
2025/04/11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你知道嗎?雇主想要解僱表現不佳的員工,不能說開就開,還得符合勞動基準法的相關規定,尤其是所謂的「最後手段性原則」。本文將透過實務見解與法律原則,深入解析「不能勝任工作」與「最後手段性原則」的真義。
Thumbnail
2025/04/11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你知道嗎?雇主想要解僱表現不佳的員工,不能說開就開,還得符合勞動基準法的相關規定,尤其是所謂的「最後手段性原則」。本文將透過實務見解與法律原則,深入解析「不能勝任工作」與「最後手段性原則」的真義。
Thumbnail
2024/12/13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在經濟波動與市場挑戰中,企業面臨虧損是常見情況。然而,雇主是否能以虧損為由單方面終止勞工的契約?本文透過案例分析,探討雇主在面對虧損時的法律選擇與責任。
Thumbnail
2024/12/13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在經濟波動與市場挑戰中,企業面臨虧損是常見情況。然而,雇主是否能以虧損為由單方面終止勞工的契約?本文透過案例分析,探討雇主在面對虧損時的法律選擇與責任。
Thumbnail
2024/12/06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之前有跟各位介紹雇主的調動五原則,但如果僱傭契約中,本來就已經有約定好工作地點,雇主還可以隨意調動勞工的職務到其他縣市嗎?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
Thumbnail
2024/12/06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之前有跟各位介紹雇主的調動五原則,但如果僱傭契約中,本來就已經有約定好工作地點,雇主還可以隨意調動勞工的職務到其他縣市嗎?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在經濟波動與市場挑戰中,企業面臨虧損是常見情況。然而,雇主是否能以虧損為由單方面終止勞工的契約?本文透過案例分析,探討雇主在面對虧損時的法律選擇與責任。
Thumbnail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在經濟波動與市場挑戰中,企業面臨虧損是常見情況。然而,雇主是否能以虧損為由單方面終止勞工的契約?本文透過案例分析,探討雇主在面對虧損時的法律選擇與責任。
Thumbnail
職業災害補償制度主要是由勞動基準法第59 條所定雇主之職業災害補償責任以及依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之職業災害保險給付所構成,亦即我國就職災補償的部分主要是採取勞基法與災保法之雙軌制。 民事賠償的部分則依民法之規定為之,請求權基礎可能為民法上的侵權行為責任,也可能為債務不履行的損害賠償責任。 換
Thumbnail
職業災害補償制度主要是由勞動基準法第59 條所定雇主之職業災害補償責任以及依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之職業災害保險給付所構成,亦即我國就職災補償的部分主要是採取勞基法與災保法之雙軌制。 民事賠償的部分則依民法之規定為之,請求權基礎可能為民法上的侵權行為責任,也可能為債務不履行的損害賠償責任。 換
Thumbnail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上集我們講到勞工發生職災時,可以先向勞保局申請相關給付,再向公司要求職災補償及相關損賠。那如果勞工也有操作不當,賠償範圍及勞動能力減損將如何計算?可能影響因素又會有哪些呢?
Thumbnail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上集我們講到勞工發生職災時,可以先向勞保局申請相關給付,再向公司要求職災補償及相關損賠。那如果勞工也有操作不當,賠償範圍及勞動能力減損將如何計算?可能影響因素又會有哪些呢?
Thumbnail
雇主保薪資金額以多報少或以少報多者,勞工得否請求失業給付差額? 答案:是可以的。 《就業保險法第38條第3項》 投保單位違反本法規定,將投保薪資金額以多報少或以少報多者,自事實發生之日起,按其短報或多報之保險費金額,處四倍罰鍰,其溢領之給付金額,經保險人通知限期返還,屆期未返還者,依法移送強制執行,
Thumbnail
雇主保薪資金額以多報少或以少報多者,勞工得否請求失業給付差額? 答案:是可以的。 《就業保險法第38條第3項》 投保單位違反本法規定,將投保薪資金額以多報少或以少報多者,自事實發生之日起,按其短報或多報之保險費金額,處四倍罰鍰,其溢領之給付金額,經保險人通知限期返還,屆期未返還者,依法移送強制執行,
Thumbnail
員工發生通勤職業傷害,雇主沒有過失就不用補償嗎? 民法參考法條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 民法§184第1項:「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 2. 喪葬費用 民法第192條第1項:「不法侵害他人致死者,對於支出醫療及增加生活上需要
Thumbnail
員工發生通勤職業傷害,雇主沒有過失就不用補償嗎? 民法參考法條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 民法§184第1項:「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 2. 喪葬費用 民法第192條第1項:「不法侵害他人致死者,對於支出醫療及增加生活上需要
Thumbnail
【問題】 勞工上班途中(沒有過失),經人撞傷無法出勤,雇主得否依侵權行為規定向肇責第三人請求損害賠償? 【有效思考】 勞工受傷而無法履行勞動契約之工作義務「雇主受益權」是「侵害」的態樣嗎❓ 第三人「受有利益」嗎❓ 職災薪資補償與雇主受益權受侵害因果關係嗎❓ 裁判字號: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111 年度勞
Thumbnail
【問題】 勞工上班途中(沒有過失),經人撞傷無法出勤,雇主得否依侵權行為規定向肇責第三人請求損害賠償? 【有效思考】 勞工受傷而無法履行勞動契約之工作義務「雇主受益權」是「侵害」的態樣嗎❓ 第三人「受有利益」嗎❓ 職災薪資補償與雇主受益權受侵害因果關係嗎❓ 裁判字號: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111 年度勞
Thumbnail
勞工疑遭受職業災害時,雇主未依法給予罹災勞工「普通傷病假」或「公 傷病假」,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第 88 條相較勞動基準法第 43 條 為特別規定,依特別法優先適用原則,應回歸災保法相關規定處理。 〈關鍵點〉 勞工疑遭受職業災害時,雇主要依法給予罹災勞工「普通傷病假」或「公 傷病假」。 問題是怎
Thumbnail
勞工疑遭受職業災害時,雇主未依法給予罹災勞工「普通傷病假」或「公 傷病假」,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第 88 條相較勞動基準法第 43 條 為特別規定,依特別法優先適用原則,應回歸災保法相關規定處理。 〈關鍵點〉 勞工疑遭受職業災害時,雇主要依法給予罹災勞工「普通傷病假」或「公 傷病假」。 問題是怎
Thumbnail
對於車禍事故有過失的那一方,必須負擔賠償責任,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很多情況是─肇事者口袋空空,根本沒錢賠!為了避免被害人求償無門,民法有規定,若肇事者是因為工作而發生車禍的話,可以把肇事者的老闆拉進來一併求償,這篇文章有詳細說明!
Thumbnail
對於車禍事故有過失的那一方,必須負擔賠償責任,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很多情況是─肇事者口袋空空,根本沒錢賠!為了避免被害人求償無門,民法有規定,若肇事者是因為工作而發生車禍的話,可以把肇事者的老闆拉進來一併求償,這篇文章有詳細說明!
Thumbnail
車禍事件不論是要討論「薪資損失」或是「勞動能力減損之損失」,都必須要證明被害人的薪資收入,究竟要如何證明、該準備什麼資料? 律師來詳細解說!
Thumbnail
車禍事件不論是要討論「薪資損失」或是「勞動能力減損之損失」,都必須要證明被害人的薪資收入,究竟要如何證明、該準備什麼資料? 律師來詳細解說!
Thumbnail
公司可以認為員工造成損失就直接從薪水扣錢嗎? 1. 公司認為員工造成損失可以直接從員工薪水扣嗎? 2. 損失與賠償比例的認定?
Thumbnail
公司可以認為員工造成損失就直接從薪水扣錢嗎? 1. 公司認為員工造成損失可以直接從員工薪水扣嗎? 2. 損失與賠償比例的認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