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2|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時間的效用遠比時間的長短要來得重要

    這幾年從事博士後研究的工作,才深刻地注意到一個簡單的道理:把生活過好,才能為做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礎。

    以前常因要趕著完成報告或論文,容易將大多數的時間投注進去,讓自己花更多的時間待在圖書館或家裡,嚴重一點的就是熬夜,甚至日夜顛倒。許多時候,我們耗費整天的時間,結果只寫了數百字,同時感覺精力枯竭。暫且不論是否是因精雕細琢而只寫了數百字,常見的狀況是:「一整天下來,我不知道該怎麼寫,覺得非常累。」在心態上,我們希望可以「趕快完成」,但卻似乎怎麼樣也快不起來。於是我們直覺地認為「應該投注更多時間」。

    在接觸到GTD這套方法後,才理解到,「合理地分配精力」幫助我們更好地完成事務,一件繁雜的或長時間才能完成的事務,被「拆解」為許多環節,我們就能「利用零碎的時間來持續地推進事務」。

    一份報告或論文,是長時間構思的產物,預先設定夠長的時段(如一個月),拆解相關的面向或線索,零散但卻持續地保持思考,然後紀錄下來,寫成筆記。這遠比枯坐在圖書館一整天要來得好。關鍵不是時間長短,而是時間的效用。

    當我們以零散但持續地思考報告或論文的主題,我們得到的會更多、更豐富,也更有餘裕去經營生活的其他維度。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