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7|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當你選擇回應「不知道」時

    曾經到高雄岡山國中演講。

        學校還蠻用心的,利用一、二個星期的時間,要求國一總共十九個班,一班一班各別到圖書館上課,老師先從網路上找了某個電視專訪我的影片,看完後討論,然後要學生提出些想問我的問題。老師再從那些問題中挑選了一些傳給我,希望我在演講時撥出一點時間回答那些問題。

        那些問題老師分類成四個面向,分別是荒野保育、閱讀生活、親子教育以及角色思考。

        看了這數十個問題,對國中生來說,程度算是相當不錯的問題,其中有一題很特別,我在禮堂中找到提問的同學,送他一個小禮物。

        那個問題是:「你提到每個答案的選擇都有它的意義,請問當一個人選擇回應「不知道」的時候,「不知道」這個詞的普遍意義,您覺得會是什麼呢?」

        其實在這個知識爆炸,複雜多變的時代裡,面對絕大部分的現象,我們通常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甚至往往連那「其然」也看得模模糊糊,而且不要說「隔行如隔山」,有時候連自己本行專業的東西也因為變化太快而屢屢有追趕不及之歎!

        所以假如我們誠實的話,我們回答不知道的機會很多。重點在於回答之後,我們選擇的態度是什麼?是消極地拒絕進一步討論,用「不知道」築起一道牆封閉自己的世界。

        還是回答不知道之後,態度積極地去探尋追尋進一步的答案?文明進展的最大動力就是,因為我們回答不知道之後引發的好奇心與想像力!

        過去我很排斥到學校的大禮堂演講,因為場地太大,學生太多,若音響效果不好,空氣太悶熱,學生很難專心聽講,坐在後頭的學生連你的臉孔都看不清楚,如何讓他們保持專注?

        我喜歡的場地是音響效果很好的視聽教室,位子150人至250最適合,人數足夠形成一股「現場氛圍」,但是我還看得到每個人的眼睛。總覺得能夠看得到每個人,彼此能注視得到彼此,演講的效果才會好。   

        當然,到學校演講,除了場地之外,最重要的是老師事前的準備。如果像這次岡山國中,老師在演講前已針對主講者做過討論,看過他所寫的文章,學生的熟悉感會讓彼此的互動更順暢有效。

        若是學校完全沒做事前準備,鬧哄哄的大禮堂裡,搞不好七八成的學生在主講者講完之後,連他叫什麼名字都搞不清楚,這樣的演講就會是一場災難。我也曾經遇過幾次類似情況,老師邀請你來,只是因為需要找個人來講一場演講,當老師沒熱情時,學生當然也會如不生波的古井,彼此都是浪費時間。

        這些年走過不計其數的學校後,深深體會到,一個熱情的老師是多麼難得,這些老師往往也會成為孩子一生當中,第一個生命的貴人。

        老師這個行業是個志業,是個可以改變別人生命的最棒的行業。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