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設計,4個法則就夠了》,簡單的設計法則讓作品變得更美觀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如何讓我的資料視覺化作品看起來更加美觀且專業?

這個問題經常在我製作統計圖表時,躍上心頭。對平面設計一竅不通的我在追尋這個問題的答案時,《好設計,4個法則就夠了》(The Non-Designer`s Design Book, 4th Edition)這本書吸引了我這個Non-designer的目光,我毫不猶豫地翻開了它。這篇文章中,我將會分享在書中學到的概念,並展示如何將其應用到我的資料視覺化作品上。


鍛鍊你的設計眼光

Few people realize that exceptional outcomes are almost always achieved by people with higher-than-average standards.

Shane ParishClear Thinking


此書在介紹設計法則時,會以大量的實例展示如何應用設計概念,實際的展現這些設計概念的效能。在實例中,時常伴隨著一個小區塊,寫著「鍛鍊你的設計眼光」,其中的文字會提醒你去主動的觀察設計法則是如何被應用,有意識的去觀察應用了設計技巧後作品是如何變的優秀。

對優秀的作品一無所知,要怎麼設計出優秀的作品?對自己作品所應達到的標準如果很低,怎能產出傑出的作品?作者Robin Williams想告訴讀者,培養對設計作品的品味,了解傑出作品所應具備的特質,應是從Non-designer前進Designer的旅途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因此,我決定將「鍛鍊設計眼光」的練習融入日常生活。舉例來說,當很多人漫無目的滑著Instagram或Threads時,我會在社群網站上追蹤資料視覺化設計師或相關的主題:

raw-image

希望能透過不斷的接觸設計作品來培養自己對視覺化作品的眼光。




4個設計法則

就如中文書名所提示的,本書的主軸放在4個設計法則,分別是相近(proximity)、對齊(alignment)、對比(contrast)、重複(repetition)。


相近(Proximity)

「相近」指的是將相關的物件放在一起,揭示它們是屬於同一個群體,組成視覺單元,用以顯示出你作品中的結構。如果只是隨意的將各種物件放在一起,會看起來毫無章法,缺乏專業感。更嚴重的是,若將不相關的物件放得太近,會給讀者它們有關聯的錯覺,傳遞錯誤的資訊。

用下面我做的這張圖表為例:

raw-image

透過把相關的元素靠在一起,可以很明確的看出來有兩個大區塊,分別說明2023年的發電結構及歷年四種能源的發電量。在右邊這個區塊,我也使用相近原則區分出不同的能源。


對齊(Alignment)

「對齊」則是要我們注意文字或圖形對齊的方式,增加作品的整齊感。作者提到,初學者常在整個作品中都使用置中對齊,因為文字長短不一,容易在文字左右兩邊產生錯落感,看起來會比較雜亂。使用一致的對齊方式,能讓畫面上產生一條隱形的線,讓整體畫面顯得更井井有條。

以下面這個長條圖為例:

raw-image

你可以看到,類別標籤和圖中的其他文字對齊的方式不同,而且因為各種類別的字數不同,所以類別標籤的錯落感很強烈。

調整對齊方式後:

raw-image

因使用與標題和註解相同的對齊方式,你可以感受到左側有一條隱形的線,使得整體畫面變得更加和諧一致。


重複(Repetition)

「重複」指的是在作品中多次使用相同的視覺元素,以強調結構,增加一致性。可以使用重複的顏色、形狀、自型、大小等元素,提高整體作品的一致性,提升視覺吸引力。

舉例來說,下面的這兩張圖表,我都用了同樣的顏色來代表男性及女性的資料:

raw-image
raw-image

你可以看到,有兩種類別的長條我用了不一樣的顏色,這是用來強調數量特別多的兩個類別。透過突出的顏色能加深讀者的印象,更能傳遞資料中所隱含的資訊。


身為設計門外漢的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驚呼連連。因書中許多作品,在應用設計原則後,真的變好看許多。希望我也能朝著Designer前進一點,做能令人驚呼的作品。

avatar-img
0會員
4內容數
介紹關於資料視覺化的一切.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圖表的設計及運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eiyi.H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雙軸折線圖是在一個圖表中,呈現兩種尺度差異很大的數值時,常有的選擇。但它也常讓讀者讀不太懂或是傳遞不正確的訊息,這篇文章將帶妳看看一個這樣的例子,並著手去做改造。
提到視覺化佔比,很多人腦中第一個蹦出來的圖形應該都是圓餅圖(pie chart)或者環圈圖(donut chart,也就是中間挖了孔的圓餅圖)。這兩種圖形想要用的好,不是很容易,堆疊長條圖或許可以更加直觀的呈現佔比。
這是第1篇統計圖表改造系列,我會在系列文中將我在各處看到的差勁統計圖表重新製作。這一篇,我利用了坡度圖取代難以理解的立體長條圖,讓圖表更美觀、更容易理解!
雙軸折線圖是在一個圖表中,呈現兩種尺度差異很大的數值時,常有的選擇。但它也常讓讀者讀不太懂或是傳遞不正確的訊息,這篇文章將帶妳看看一個這樣的例子,並著手去做改造。
提到視覺化佔比,很多人腦中第一個蹦出來的圖形應該都是圓餅圖(pie chart)或者環圈圖(donut chart,也就是中間挖了孔的圓餅圖)。這兩種圖形想要用的好,不是很容易,堆疊長條圖或許可以更加直觀的呈現佔比。
這是第1篇統計圖表改造系列,我會在系列文中將我在各處看到的差勁統計圖表重新製作。這一篇,我利用了坡度圖取代難以理解的立體長條圖,讓圖表更美觀、更容易理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對於《創造思考的教室--概念為本的課程與教學》一書進行深入的文獻筆記整理,重點整理出13條教師在設計概念為本的課程時的重要提醒。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些商業書籍的選書技巧,並和作者對於娛樂性閱讀和投資性閱讀的看法進行了比較。除了推薦了幾本書籍,還對讀者提出了一些投資性閱讀和消費性閱讀的觀點供讀者自行判斷。
Thumbnail
這篇整理了我這個月讀到一些不在我分類中但很不錯內容,我也都有附上來源,如果你想了解我這個月發現了什麼不錯的內容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而且我還會加上我的一點個人回饋 另外每月資訊量不同,造成每一類的內容不一,有的內容會比較多,如果你只想看精選,我會在每一類中都挑出 3 篇我最推的,前面會有星號
Thumbnail
善用好讀的排版指南,提高使用者持續閱讀的意願。主軸將圍繞於好讀,雖與視覺排版相近,卻有些許的不同;本文所提及到的任何觀念,來自於經驗或是過去所學,不須奉為圭臬,而是理解與體會。
Thumbnail
一本好書在讀了第二次、第三次後還能帶給你更多,而一本爛書連被讀完的時間都不配。
Thumbnail
如果你討厭制式,卻希望有系統的整理自己的讀書心得的話,這本書的確可以提供一些方法,讓你跟著他的步驟,慢慢將思緒整理清晰、表達完整。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為什麼以及如何培養品味,從認識何謂普通到預測未來,從預測未來到提高行銷精準度。最後也評論了日本品牌失敗的原因。
Thumbnail
這本文章介紹了一本探討快速學習的方法的書籍。從制定學習地圖、建立可擴充式筆記系統、設定功利目標,以及進行強化練習等多個方面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
Thumbnail
讀過蠻多商業、自我成長的書,有些書裡作者已提供明確的步驟與方法,有些則以原則或概念為主,但對讀者來說,沒有去實作/執行/運用,讀完能產生對自己的助益有限。 打算建立一個「不只是讀過就算了」的書單,挑些主題來規劃自己的實作計畫,也會找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成立實作支援社群。
Thumbnail
生活中的資訊充盈,獲得並背誦知識並不合哩,將自身經驗進行反思後運用才是有效用的方法。
Thumbnail
本文對於《創造思考的教室--概念為本的課程與教學》一書進行深入的文獻筆記整理,重點整理出13條教師在設計概念為本的課程時的重要提醒。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些商業書籍的選書技巧,並和作者對於娛樂性閱讀和投資性閱讀的看法進行了比較。除了推薦了幾本書籍,還對讀者提出了一些投資性閱讀和消費性閱讀的觀點供讀者自行判斷。
Thumbnail
這篇整理了我這個月讀到一些不在我分類中但很不錯內容,我也都有附上來源,如果你想了解我這個月發現了什麼不錯的內容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而且我還會加上我的一點個人回饋 另外每月資訊量不同,造成每一類的內容不一,有的內容會比較多,如果你只想看精選,我會在每一類中都挑出 3 篇我最推的,前面會有星號
Thumbnail
善用好讀的排版指南,提高使用者持續閱讀的意願。主軸將圍繞於好讀,雖與視覺排版相近,卻有些許的不同;本文所提及到的任何觀念,來自於經驗或是過去所學,不須奉為圭臬,而是理解與體會。
Thumbnail
一本好書在讀了第二次、第三次後還能帶給你更多,而一本爛書連被讀完的時間都不配。
Thumbnail
如果你討厭制式,卻希望有系統的整理自己的讀書心得的話,這本書的確可以提供一些方法,讓你跟著他的步驟,慢慢將思緒整理清晰、表達完整。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為什麼以及如何培養品味,從認識何謂普通到預測未來,從預測未來到提高行銷精準度。最後也評論了日本品牌失敗的原因。
Thumbnail
這本文章介紹了一本探討快速學習的方法的書籍。從制定學習地圖、建立可擴充式筆記系統、設定功利目標,以及進行強化練習等多個方面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
Thumbnail
讀過蠻多商業、自我成長的書,有些書裡作者已提供明確的步驟與方法,有些則以原則或概念為主,但對讀者來說,沒有去實作/執行/運用,讀完能產生對自己的助益有限。 打算建立一個「不只是讀過就算了」的書單,挑些主題來規劃自己的實作計畫,也會找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成立實作支援社群。
Thumbnail
生活中的資訊充盈,獲得並背誦知識並不合哩,將自身經驗進行反思後運用才是有效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