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16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可能錯了」這本書,教我的3件事

會閱讀「我可能錯了」這本書算是個意外,前陣子對於要不要離職很困擾,不想放棄薪水,但又知道處在工作環境上很不舒服。

每天當頭腦有喘息時間時,就會開始陷入過度思考的循環,但不管怎麼想,也不知道哪個選擇是對是錯。

記得剛好有人在Fb上推薦這本書,看了簡介、還有內容後,覺得作者超級古怪。

怎麼會有人願意在2x歲,正值飛黃騰達時,自願放棄所有一切,只為了到泰國出家,甚至一出家就是17年,最後還還俗而成為瑞典知名的演講家。

當然對書名也很有興趣,好奇這個書名「我可能錯了」代表著什麼含義?可能錯了是指做錯什麼?

總之,看完這本書後,覺得非常棒!

雖然作者曾經有出家過,但整本書的內容,並不會有艱澀或宗教氣息很重的氛圍,而是單純以作者的角度分享他自己的人生,以及分享他所學到的任何人事物,可以想像成是有一位好久不見的朋友,跟你分享他這一生的經歷。

這本書教會了我不同層面的思考方向,以及心境上的改變,最後我總結3個讓我非常受用的觀點,與大家分享!

1.我可能錯了

有沒有一種可能,主管今天請你將辛苦做了2個禮拜的報告,換個主題重新做一份,然而你準備跟主管理論時,卻意識到這可能是老闆臨時做的決定?

又或是另一半跟你討論事情,但雙方觀點不合時,你會怎麼做呢?是堅持己見,繼續爭論到底,還是試著跟自己說:他說的可能是對的,我可能錯了,我應該試著去聽聽看他怎麼說?

人們在自己熟悉的領域中,若遇到對方觀點與自身不同時,總是會變的堅持己見,不願意聽別人說,也不願意試著去理解,因此很容易與他人起爭執。

然而若能在陷入爭吵的情緒前,理解自己可能是錯的?也許事情不是我想的這樣?其實就能很輕易的避開衝突,畢竟認錯是違反人性的,大多數人都無法輕易做到。

「我可能錯了」這句話不管在職場、朋友,家庭上都讓我非常受用,體認到自己其實一無所知,是非常謙虛的行為。


2.學會喜歡對方原本的樣子

寺院生活與我們一般平常人生活,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在我們的生活中,遇到不喜歡或討厭的人,我們可以很簡單的走掉,且永遠不跟這些人接觸;但在寺院中可沒那麼簡單,而是必須跟討厭的人朝夕相處。

面對這種情況,作者提到一個方法:「學會喜歡對方原本的樣子」。

我們應該試著去喜歡對方原本的樣子,而不去控制對方,使對方變成你心目中的樣子。

對我來說,這套觀點很適合用在另一半、以及朋友身上。

剛開始跟另一半住在一起,什麼生活習慣都沒差,沙發上摳腳覺得超正,鼻屎亂丟還覺得好可愛,反正住在一起就是開心。

相處的時間久了,挑惕性格開始冒出來,遇到看不順眼的事直接開飆,吃完飯碗盤不洗是怎樣?鞋櫃門都不用關的哦?各種管教說教、控制欲開始出現。

朋友也是一樣,說好出國你查餐廳我查景點,結果全部變成我弄,你負責耍廢。吵得雙方直接爆氣,回國互相封鎖說掰掰。

如果說,我們減少對別人太多的意見,讓他們做自己,欣賞他原來的樣子,這麼一來,相處時會更和諧,也更加開心。


3.不要相信你的每個念頭

現在是資訊爆炸的時代,資訊隨手可得,如何獲取正確的資訊非常重要。

腦袋也一樣,我們的大腦每天會創造成千上萬的念頭:

這女生喜歡我嗎?我剛是不是說錯話了?剛剛跟老闆這樣報告有清楚嗎?寫這篇文章這個角度好嗎?

而這些念頭會開始影響我們的情緒,讓我們感受到痛苦、無力,開始出現掌控欲,並開始責怪別人,覺得別人「應該」這麼做。

作者提到:「大多數的痛苦都是自己所造成,不要相信自己的念頭,學習放下,學會不要怪罪他人。」

當我們出現這些痛苦的念頭時,可以做一件很簡單的事,來將注意力轉向別處,因為念頭唯一的養分,就是我們的注意力。

  1. 首先,將手握拳頭,接著慢慢放開,變成張開的手掌。
  2. 念頭跟著放開,委屈、擔心、孤獨、憤怒也都自然飛去。
  3. 在放手的過程中,可以跟自己說:謝謝你的反饋,我們再聯絡。

為什麼放下這麼重要?因為我們最難放下的念頭,最後傷害自己最大。

在人生的路上,大多數的事情,我們沒辦法掌握,然而不確定性愈高,我們愈想去掌握,但也變得更加焦慮。

唯一能確定的事情就是:我們都會死。

因此在人生路上,心胸就放開吧,讓自己活在當下,不讓自己迷失在念頭中。


結論

以上三點是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一些觀念,希望對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們能有所幫助。

我自己再看這本書時,有種愈看心境遇開的感覺,一切如浮雲,情緒變得更加溫和。

從一本書學到17年的出家經驗,非常推薦你們也找來看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