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7|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偽憶錄|記憶開箱:泛黃的素描本──我的港劇時代

 

 6号羊是個標準的電視兒童。
 
 自小在台劇的環境中長大,頭一次接觸到並且著迷的外來劇種是港劇,然後是美劇,再來是日劇,間或關注一些氣勢恢宏的大陸歷史劇,近年則改追韓劇。
 
 打從香港無綫電視臺(TVB)出品的《楚留香》(1979)於1982年造成轟動,台灣的港劇熱潮大約持續了十年之久。這段時間恰好對應6号羊的初中歲月,在重見天日的泛黃素描本裡滿滿都是羊昔日的追劇足跡──

 

 素描本第一冊第二張畫,畫的是港劇《夾心人》(1983)的錄影帶封面。

 



 《夾心人》是早年香港十分擅長的都會輕喜劇,講述一名廣告創意人所經歷的各式荒唐可笑、又引人嘆息的人生際遇。

 本劇男女主角是鄭少秋及翁美玲,素描中兩人之所以少了五官,自然是6号羊畫功太差,塗塗改改、怎麼畫都不像,弄到最後「沒臉見人」,只當是臨摹人物輪廓、自我安慰一下也就草草歇筆了……

 

 說起鄭少秋,由於小五那年《楚留香》大紅,他可以說是第一位令6号羊滿懷崇拜之情的香港明星。

 記得當初那股「留香熱」,電視臺也乘勢推出一些劇照、專刊等等的周邊商品,而羊的父親出於近水樓臺、往往早在第一時間便為6号羊捧回這些影迷心中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的稀世珍寶。父親對子女的疼愛羊能清楚感受,然而羊爹在選購那些小玩意兒時內心的五味雜陳、卻不是當下欣喜若狂的6号羊所能明白體會的。

 

 原來港星大受歡迎,長遠來看、必將威脅台灣本地演員的生存空間。固然這是台灣電視圈長期故步自封所導致的積弱不振,怪不到港星頭上,但影視高層面對顯而易見的危機卻不思作為,一心只想討好觀眾以博取上級肯定,這就不能不令圈內人士憂心忡忡了。

 因目睹各家電視臺對延攬港星來台幾乎到了靦顏跪舔的地步,父親多次為演藝人員的未來向經營高層發出不平之鳴,甚至串連新聞部門另行籌組不受傀儡一般控制的工會,可惜到頭來全是狗吠火車,除了演藝圈的敬重之外什麼現狀也無力改變。

 

 沒隔幾年、鄭少秋來台主演電視劇,羊爹受邀客串其中一單元的幕後大Boss。得知父親與崇拜的港星共演,6号羊興奮地老纏著羊爹問些片場的八卦趣事。

 待到全劇殺青,某回晚餐桌前、一向不太個別評論人物的父親突然有感而發,少見地陳述了他與鄭少秋合作的看法──

 

 在父親眼中,鄭少秋是一位親切隨和、禮貌又周到的人,或許是從劇組人員的言談間察覺到父親的咖位非比尋常,鄭少秋對羊爹尤其殷勤謙遜。無論那是真情至性、或是客套奉承,對父親來說、除了精進演技之外,一個能讓工作現場所有人各司其職、無須耗費心神只為了伺候阿哥阿姐耍大牌的,就是稱職的演員。

 父親慨嘆當年台灣藝人普遍缺乏專業意識,紅了吃肉、不紅吃屎,所以人人只求紅它一票,能撈就撈、作威作福,鮮少有人將演戲當作長遠的志業,畢竟一旦過了氣就會被當成垃圾丟棄。長此以往,圈內永遠只有囂張的欺壓落魄的,沒人願意把大環境搞好,這下專業心態滿分的港星大舉襲來,只怕台灣演員大半都要沒飯吃了……

 

 此後,台灣電視圈由港星主宰了很長一段時間。當時父親一席話或許還稱不上一語成讖,但本地演藝人員親身經歷過的那場血淚斑斑的沉淪史,彼時彼刻曾經咬著牙蟄伏在這冷暖圈子裡的業界人士、想必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的。

 

 素描本的第五張畫,參照的是1983至1984年台灣播出的熱門港劇《天龍八部》(1982)的錄音帶封面。

 



 自《楚留香》席捲全台,老三臺輪播港劇、皆以古裝俠義劇為主。若說第一部翻拍古龍武俠小說登上台灣螢光幕的港劇是《楚留香》,那麼改編金庸武俠小說首次現身在觀眾眼前的港劇便是《天龍八部》。

 附帶一提,為人津津樂道的「射雕三部曲」《射雕英雄傳》(1983)、《神雕俠侶》(1983)、《倚天屠龍記》(1978)其實均未躬逢昔日三臺輪播的盛事,而是廣大港劇迷透過「年代影視・歡樂無線」的出租錄影帶一卷一卷耐心加以補完的。

 

 素描中出現的人物,左邊是飾演木婉清的楊盼盼,右邊是飾演段譽的湯鎮業。與上一張「夾心人」相隔五個月,雖說6号羊總算「勇於見人」,老實講實在畫得不太像。尤其楊盼盼小家碧玉,一不小心卻被羊畫成了大餅臉,真是罪莫大焉。

 至於和苗僑偉、黃日華、劉德華、梁朝偉並列「無綫五虎將」的湯鎮業,因為日後連累翁美玲香消玉殞,6号羊對他半點好感也沒有,所以畫不像也就罷了,反正羊還把他那張輕浮的軟爛嘴臉畫得稍嫌端正了三分。

 

 早年港劇將武俠小說搬上螢光幕有個特色,就是經常腦洞大開地魔改結局。這其中偶爾也有不錯的點子,例如1978年鄭少秋、汪明荃的《倚天屠龍記》,最終女主角趙明(趙敏)因為明教起兵抗元,一面是愛侶、一面是父兄,男人們拚得你死我活,女性無論如何卻得成為輸家,於是選擇自盡。張無忌精神崩潰,明教群龍無首,因而給了朱元璋奪權的機會──這倒是滿有意思的改編。

 但1982年《天龍八部》或許是掉入「精彩大結局」的執念裡,莫名其妙弄出了一招虛竹、段譽兄弟大戰魔性慕容博的正邪對決,6号羊年方中二、看了禁不住大呼過癮。直到長大後拜讀小說,始知劇中種種譬如昨日死,頓時只覺內心大澈大悟,從此再也不迷信電視圈鬼扯的原著翻拍……

 

 時隔半年多,素描本的第十四張畫、出現了劉德華首度擔綱主角便一炮而紅的香港警匪劇《獵鷹》(1982)。

 



 這張畫是根據《獵鷹》的錄影帶封面手繪,可惜網路上已找不到相同的圖片。6号羊對人像的掌握還是不太行,假若有人能認出畫中人物是劉德華,如果不是中文太好、恐怕是視力太差。

 必須承認,《獵鷹》在演些什麼、6号羊早就忘得一乾二淨,想來當時對這部戲也沒什麼特別的喜好。之所以挑《獵鷹》畫下這張圖,想都不用想也記得是為了劉德華手中的那把狙擊槍,包括槍的外形、舉槍的姿勢,以及人物手指按在槍枝上該有的樣子。

 

 最初在香港「四大天王」中,6号羊獨獨欣賞張學友,對黎明並無好惡,而看劉德華、郭富城則不免有些遺憾。這主要是基於兩人年輕時,經常扮演一些耍帥耍酷、外型重於內涵的角色,實在與6号羊的審美偏好相去太遠。

 然而,隨著歲月的淬鍊,正彷彿美味熟成,步入中年以後的劉德華、郭富城皆散發出令人難以抵擋的迷人魅力。比起《獵鷹》時期的劉德華,《賭俠》、《雷洛》時期的劉德華,《無間道》、《大隻佬》以後的劉德華顯然更加沉穩老練,也更能展現大器風采。

 

 6号羊回想起父母親偶然閒聊,一個好的演員、即使年紀輕輕便顯露光芒,但總要到了四十歲上下,累積相當程度的閱歷,才能漸漸收放自如,進入「不需要太用力,也不像在演戲」的安定狀態。這就是為什麼西方影壇許多巨星能揚名於中壯年,而台灣演員只要過了青春盛開的賞味期、就等著淪為陪襯新秀的配角。

 

 2011年,劉德華年過半百,6号羊觀賞了他與耳順之齡的葉德嫻合作的《桃姐》,不由得對往昔羊爹羊媽的那場對話感觸良多……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6号羊の三流世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