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2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鼓盆而歌"新解

莊子妻死,惠子弔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

原文初解

「莊子喪妻,鼓盆而歌」的故事出自《莊子》〈至樂〉一文裡:

莊子妻死,惠子弔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莊子的妻子死了,好友惠子前來弔喪,卻看到莊子正分開著雙腿像簸箕一樣坐在地上,而且還在妻子靈棚前一邊敲打着瓦盆,一邊唱着歌。)"底下是惠子責備莊子沒悲傷還鼓盆而歌,有點不近情理。以及莊子解釋原本他也感到難過,後來察覺生死乃天地運行中,自然而然的變化循環,死只表示"在人世間的生命已結束了,現在安詳地長眠在更廣大宇宙之中",所以他也就不再哭泣了。

鼓盆而歌的可能心情

坊間有多則解釋這則故事者。大多認為莊子豁達,看透天地運行之道,所以才會有鼓盆而歌之舉。以往我也勉能接受這樣的說法,但或許是因總感覺此種說法九點不盡情理,因而今天突然有了一個不同的想法。請問:莊子妻死,他「箕踞鼓盆而歌」,他的心情可能是怎樣的呢?高興?悲傷?無所謂?還是激動萬分不知如何排遣?

"弔之"何解?

我不知道別人是如何想的,我個人認為應該是"激動萬分,不知如何排遣?"且容我試加說明:"莊子妻死,惠子弔之","弔之"表示有可以弔祭的場所,如果像莊子後來的解說,他看開了,他很豁達:生死是自然循環的,不必大驚小悝,那麼他大可以像回教的葬儀那樣,一天左右就挖坑掩埋,根本沒有所謂的"弔之";或者像莊子臨死對弟子所說的那樣,連葬具都不要的往野外一抛任由鳥獸啃食就好了,還要什麼"弔之"?"弔之"是有屍體置放場所和器具,而且還有儀式的,只是莊子未照其儀式而已(其儀式中應該是要表現出哀悽神色的,所以惠子才會指責他)。又,惠子在什麼地方"弔之"呢,應該是在靈棚裡。

"箕踞"何解?

莊子方箕踞鼓盆而歌"莊子是完全不顧形相的叉開雙腿坐在地上。如果莊子對妻子的死沒有什麼感情,他大概會注意自己的形相,而不會如此的肆無忌憚,可能的解釋是他因心裡過分悲痛,所以沒心情也沒氣力去保持形相,這是人在心情過激時會有的一種表現。例如平時謙恭有禮,循規蹈矩,然而盛怒之下,口不擇言之餘,甚至操起手邊器物,怒擊對方……人在氣頭上,那還顧及什麼形相?

"鼓盆而歌"何解?

"鼓盆而歌”,請問什麼狀況下人會"邊敲打著瓦盆,邊大聲歌唱"呢?當然是心情激動至極,以致需要透過如此極端方式來抒解。我還記得小時候,曾見過家父與朋友酒酣耳熱之際,有人用筷子敲著碗盤,有人大聲歌唱著,有人在旁跳著舞步的熱鬧情景。那些人平常都是彬彬有禮的,然而酒酣之時,竟然如是放蕩形骸,為什麼?不用如此方式,無法排解激盪的心情。

綜合解讀

綜合上述,我個人認為莊子雖然看來平靜且理性的闡述著自己為何在"妻死後,鼓盆而歌",但從其表現出的行為來看,顯然並非如此,他其實是心情激奮到無法顧及形相,激奮到必須邊敲瓦盆邊大聲歌唱才能排解自己的心苦。從他的解釋,我們了解到他在言語上是理性且平靜的,從他的行為,卻讓我們了解他其實還是性情中人,而也正因為他的行為,讓我們更加佩服他對妻子的至性至情。

雁未過時潭中留影

《菜根譚》中有句諺語是這樣說的「雁渡寒潭,雁過而潭不留影;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換言之,"雁未過時,潭中留影;風未過時,竹且留聲"事情到來之時,我們必然受其影響,妻死一事,必然影響到莊子了,透過他的"方箕踞鼓盆而歌",我們看到了他不止被影響到了,而且是深受影響以致無法顧及形相,且需用"鼓盆而歌"來排解激奮,也因為這樣,所以我們才更加尊敬他。

小結

坊間解讀好像他是個沒血沒淚的人,是個理性到沒有情感的人,錯了。不是這樣的,事發之初他他至情至性的表現令人不捨且敬服,但,隔段時間心情平靜下來後,他又將恢復理性和達觀。這或許才是”鼓盆而歌"的真相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