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09閱讀時間約 25 分鐘

性愛生死定價值,三觀確立度一生--李孟潮讀《榮格晚年沉思錄》

1引言

去年我拿到此書簡體中文版時,就頗為吃驚:未曾想到如此小眾之書,居然有人出版。這次拿到了心靈工坊的繁體版本,更是驚歎與佩服。

驚歎的是編輯團隊細緻入微的工作,居然可以把德語版、英語版的精華集為一生,在編者的批註中,時不時就看到一段注解,說明德語和英語版不同。

佩服的是審閱者浩威兄,居然可以在原書已經密密麻麻的注解中,再加入了一個個深入細緻的注解,讓人大開眼界,比如〈前言〉注解了羅伯特.亨蕭(Robert Hinshaw)此人經歷,我估計中文圈大概沒有人知道這些冷門知識的,哪怕放眼英文圈的同行,知道這些內容的,可能也只是少數幾人,尤其是幾個有關佛教的術語注解,讓我這個自詡資深佛教徒的人也自愧不如。

此書適合與榮格的傳記《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配套閱讀。

《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是暢銷書也是長銷書,它既是心理治療中常用的自助閱讀書籍,尤其是用於中老年個案,也是學習榮格心理學的入門教材。但是這本傳記,也留下了很多謎團。

比如說榮格,實行了事實上的多偶制婚戀關係,他如何看待他終身的情人托妮.伍爾夫?這個部分在原傳記中是慘被刪除的,就像鄧麗君的《何日君再來》在大陸曾經被列為色情歌曲禁播,而這一次我們聽到了榮格的原聲敘述,終於大白於天下。(李孟潮,2023a)

再比如說,榮格的輪回死亡觀,在看《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的時候,總讓人覺得榮格欲言又止,意猶未盡,現在才知道,原來很多勁爆內容,比如榮格認定自己是佛教徒轉世,被認為這不科學,政治不正確被刪除了。

這本書適合所有榮格研究者、榮格分析師以及榮格發燒友收藏,作為深度閱讀、深入研究的必備資料。

作為這群讀者中的一員,我認為圍繞著榮格這本傳記的寫作,發生的愛恨情仇、歷史煙雲,更應該被視為榮格及其朋友們,開展的一場自我療癒之旅。也就是說,老年的榮格,通過和同事們、出版商合作,寫作這本傳記,他試圖整合自己一生的所有記憶,達成艾瑞克森(Erik Erikson)所提出的老年心理發展目標:整合老年生活的絕望感和統整感,既能體驗到宇宙的博愛和慈悲,又能擁抱宇宙的黑暗和無情。最終是安心地做一個幸福的老廢物,擁抱死亡,揮別人間。(李孟潮,2022)

否則的話,此人衰而不退,老而不死,厚著臉皮和青年人爭名奪利,爭奇鬥豔,輕則被人恥笑,為人遺忘,就如迪士尼電影《尋夢環遊記》(CoCo,臺灣譯為《可可夜總會》)中的老花花公子,重則重複秦始皇式獨裁者的悲劇命運——在追求長生不老、千秋萬代的執著癡迷中,提前讓自己一命嗚呼,要麼死於某個術士的長生不老藥,要麼死於政變和謀殺。

下文結合本人之前在《榮格的30個夢》一書中討論過的理論框架,來詳細闡述一下這本書中,榮格如何整合了人生的三觀——生死觀、性愛婚姻觀和價值觀。

 

2 本書中涉及的生死觀、性愛婚姻觀和價值觀

從大國外交到個人生活,價值觀都觀察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榮格的晚年,就是各種價值觀塵埃落定的時刻。在這本書以及《回憶、夢境、思考》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在不斷地總結、錨定各種價值觀。

2.1 生死觀

對老年人來說,最緊急和重要的價值觀,當然就是生死觀。

在第一部〈Ⅳ關於人格與生活的體驗:宗教與鬼魂〉中,有三個小節討論了生死觀,分別是〈肯亞的鬼魂〉、〈鬧鬼現象與外化的原型能量〉、〈我是佛教徒轉世的嗎?〉。

我們不難看出,榮格本人,是非常相信神靈和鬼魂的存在的,他正在和科學主義無神論的頭腦辯論,他討論了相信「鬼」對於生命的意義,在這一節他努力想要證明相信鬼的存在,對人生的意義,他說,鬼是靈魂的現實,哪怕是錯覺,也是一種現實。

我們甚至可以說,佛洛伊德和榮格的分道揚鑣,某種程度來就是無神論和有神論的路線鬥爭。這種鬥爭之激烈,已經類似當年蘇聯共產黨和沙皇的戰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榮格之所以那麼想要非常相信有神論,究其原因有三點:

其一,就發展心理而言,青年總是樂於相信無神,而老人則傾向有神。

這是因為當這個世界沒有神的戒律和鬼的懲罰,對青年來說,我可以更加心安理得的過上縱情聲色的生活,也可以更好地把客體關係,執著於看得見摸得著的外在客體。

而這些無神論的年輕人,到了老年就會開始相信有神論。這是因為,在一個無神的世界,只有物質的成住壞空的世界,老人們,十有八九都是廢物,都是有待報廢的蛋白質複合體,應被拋棄和摧毀,他們最好的結局,好像就是自殺或者安樂死,像佛洛伊德一樣,給自己來上一針,報廢這具不能繼續工作的軀殼。而花費重金飛到榮格的故鄉瑞士去安樂死,似乎也因為成本太高,有中間商賺差價不符合物質主義者的節約精神而應該被放棄。

在本書〈關於自殺現象:生命的價值〉這一節,榮格也面臨著這樣的困惑。在一個被尼采和列寧宣佈「上帝已死」的世界中,醫生究竟有什麼理由來反對自殺呢?

這個反對理由就存在於有神論的宗教理念中。在宗教中,都會設定靈魂的存在,並不認為組成你身體的蛋白質腐臭了,你的靈魂也跟著香消玉殞。

相反,如果你遵守上帝的教導,你一生修行佛法,死亡,就不僅僅是肉體的消亡,而是靈魂開始星際遠航的起點。

所以,出於這種實用主義的態度,出於防禦死本能的需要,哪怕科學界給出無數的證據,證明無神論才是唯一的真理,哪怕所有諾貝爾獎科學家簽名,說馬克思、列寧、佛洛伊德才是最偉大的科學家,仍然會有大量的人會照樣在老年,不信馬列信鬼神,不念科學念彌陀。

其二,榮格之所以很想要信鬼神不信無神,是因為他自己的經驗。在本書的第一部〈Ⅵ此世與彼岸〉中,列舉了他的各種個人經驗,這些經驗大多來自夢境,結合榮格的真正的自傳和日記,《紅書》和《黑書》,我們看到了更多榮格與神鬼溝通的事件,這些事件如此栩栩如生,根據哲學界「奧康的剃刀」原則,我們似乎應該直截了當地假設,這個世界就是有鬼的!

其三,正是因為第二點的個人經驗,還有老年期的發展需要,它們共同形成了榮格的「神學家」、「煉金術修行者」這樣的認同。但是這個部分,和他年輕時期形成的人格面具,也就是「堅信科學的精神科醫師和心理學教授」形成了劇烈衝突,所以作為煉金術修行者的性格,必須被掩蓋、被隱瞞,成為陰影。

在本書的第一、第二、第三章中,有很多段落描述這種人格面具和陰影的整合,尤其是第三章,我們看到寫作回憶錄本身,成為了新一輪發展人格面具和展現真我的衝突。他的自我經驗,一次又一次地要面對市場銷量、名人效應、同行期望等等內容。

對一個要擁抱死亡的老人來說,顯然適應和發展人格面具,不應該也不可能是他本能的發展方向,所以我們在本書可以看到,榮格毫不掩飾地承認自己是有神論的。

但是榮格的有神論死亡觀中,又不完全是基督宗教的死亡觀,而是悄悄地混搭了佛教的死亡觀。我認為這是本書,乃至閱讀整個榮格作品的一個關鍵點。

下面詳細介紹一下這兩種死亡觀的整合:

基督宗教的死亡觀,根據歷史演進,大概有兩種,第一種是「末日救贖觀」,就是認為人在死後沉睡,等待末日救贖,而末日審判之時,上帝是要對人進行道德審判的。這種觀點中,人死後的靈魂,是沒有什麼活動的,大概率是處於一種沉睡的狀態。另外一種叫做「天堂地獄觀」,也就是人死之後,要麼立即就接受審判,上天堂或下地獄,要麼在末日審判後,根據一生的功過,上天堂和地獄。

而佛教的死亡觀,則是至少有四種,分別是累劫輪回說,涅槃解脫說,人天福報說,輪涅不二說。

累劫輪回說和涅槃解脫說,是配套的,它認為一個人如果活著的時候堅持修行,則在死亡來臨之時,它有七種選擇機會。

第一種選擇是涅槃解脫,如果修行內觀達到最高功夫,和佛一樣的功夫,則可以選擇這種涅槃,從此不再進入輪迴,這被稱為阿羅漢。

剩下的六種選擇就是繼續進入六道輪回,一個人如果修行得比較好,則進入輪迴中較好的三種生命狀態(三善道),否則則進入較差的三種生命狀態(三惡道)。

其中大乘菩薩道的修行者們,則是能夠涅槃不輪回,而故意選擇了繼續輪迴,來救助眾生的,尤其是選擇了回到人間。

累劫輪回說的一個版本,就是人天福報說,也就是一個人人通過修行,死後進入一個天堂般的極樂世界(淨土),彌勒佛淨土、阿彌陀佛淨土,藥師佛淨土等等。

涅槃解脫說的一個發展版本,在禪宗和大圓滿中,發展為「輪涅不二說」,也就是體悟到輪迴和涅槃是二元對立,所以修行者安住於一種不分別的心態,面對死亡。

榮格,之所以要吸收佛教的累劫輪回說,從有神論的觀點來看,是因為如他所說,他的前世中某一世曾經是佛教修行者。

從他這一世的心理發展來看,我想這是因為在佛教的死亡觀中,沒有一個威嚴的、道德審判、全能掌控的上帝存在,而是每個人都具有選擇的自由,根據他這一生的記憶形成的業力,走向不同的時空,甚至有些人死後會變成動物,比如本書中「死者透過動物的形象來顯現」,似乎就很能佐證六道輪回觀。而在基督宗教的死亡觀中,基本不存在這種可能性:你爸你媽死後投身為你家貓貓狗狗,來和你再續情緣、相親相愛。

而且,輪回觀,也消解了道德次序、人類秩序的神聖性。因為六道眾生,各有各的道德,而且有些眾生似乎是沒有道德這種概念的。而根據傳統基督宗教,榮格是一個罪人,末日審判即便不下地獄,至少也要面對柯文哲級別的牢獄之災、無妄之災。

然後,榮格顯然不想要全盤拋棄基督宗教,變成一個佛教徒。這當然有很多現實因素,比如佛教當時並沒有大規模地進入西方,而且榮格的家庭和朋友也大多是基督宗教的信奉者。

從心理上來說,他不想接受照單全收的「空性見」,這是隱藏在佛教死亡觀之後的核心教義,空性見消解了人類所有的意義。

而榮格學說是執著於意象的。比如〈心靈意象的存在:意象是死後的歸所〉一節中提到,他相信人在死後會進入各種意象世界中,這表面上看起來,和《西藏度亡經》裡面的死亡觀類似,但是實際上根據佛教九乘教法等判教系統,這種情況是修行者執著與外相的表像,被認為並非究竟的解脫。

在〈空虛與直覺〉這一節中,他對於人們體驗到空性的結果也不樂觀,認為這種空虛感大體上是有害。當然後榮格學派的分析師,對待空性的態度要友好很多。

所以,榮格調製了一盤半佛半耶的死亡觀沙拉,他保留了基督宗教中的「上帝」,這在〈Ⅶ人的意象,上帝意象,世界觀〉表現得很明顯,上帝既是死神,又是生命之神。上帝給了人一個固定的意象,讓人可以得到穩定的皈依。榮格並不想要擺脫整個宇宙,進入進入無相世界,他心中的上帝,更接近於佛教中欲界天的梵天王。

而上帝所規定的人類生命的核心意義,就是愛,從愛上帝到愛自己的家人和鄰居。其中最核心的愛,就是夫妻之愛。

精神分析的鼻祖佛洛伊德,雖然是無神論者,反對上帝,但是在性愛婚姻觀方面,他還是繼承了基督宗教的社會規範,這也深深影響了榮格。而榮格這一生,在性愛婚姻方面可以說跌跌撞撞、波瀾起伏,性愛婚姻這個價值觀,也是他在晚年,在本書中不斷反思和整合的人生觀。

2.2性愛婚姻觀

基督宗教的性愛婚姻觀,可以簡略地總結為身心靈三合一的靈魂伴侶觀。

首先,夫妻關係是上帝安排的,是神對亞當和夏娃的恩賜,其次,夫妻關係被認為是最親密的人際關係,遠勝於親子關係,是「骨中之骨,肉中之肉」,《聖經》的《創世紀》二章二十四節明確宣告:「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聯合,二人成為一體。」《聖經》裡面甚至規定夫妻之間必須有充足的性生活,保羅說:「夫妻雙方都應當履行自己的義務,過正常的夫妻生活。妻子無權支配自己的身體,丈夫才有權;丈夫也無權支配自己的身體,妻子才有權。夫妻不可虧負彼此的需要,除非雙方同意,才可以暫時分房,以便專心祈禱。以後,二人仍要恢復正常的夫妻生活,免得撒旦趁你們情不自禁的時候引誘你們。」(林前7:3-5,《當代譯本修訂版》)

最後,正因為前兩點,所以基督社區,在大多數時候嚴禁出軌、嚴禁離婚,離婚後也很難再婚。時至今日,基督宗教也是鼓勵人們性壓抑、性克制的,比如看色情錄音帶,手淫,在很多教會中也仍然被認為是不好的行為。

越是性壓抑,越是嚮往性放縱。所以榮格也罷,他的個案也罷,在夢中的現實生活中,都會對曾經如商紂王一般性放縱、性狂歡的羅馬念念不忘。

本書〈古代的古樸和粗俗〉這一節中,我們就可以看到,一位羅馬的導遊和皮條客,給榮格留下了深刻印象,看到遍地西門慶企業家們吃喝嫖賭的中國人可能會覺得奇怪,嫖娼這種事何以會如此深深印刻在記憶中,但是基督宗教的單偶制婚姻觀,已經貫穿到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本書〈黑暗所啓示的〉一節中記錄「糞便母豬夢」,大概就是榮格在面對基督宗教的性壓抑的時候,產生的一種「嗜淫癖」、「嗜髒癖」。

榮格實際上,過上了一種多偶制生活,他正在尋找的,是一種能夠理解、甚至支持他這種多偶制生活的價值觀。

在本書〈關於托妮.沃爾夫〉、〈論生存空間在婚姻中的重要性〉、〈更多的夢,在托妮.沃爾夫與艾瑪.榮格陸續離世以後〉這三個章節,都表達了他的這種掙扎。

我們看到,他喜歡的東方和原始社會,大多數都是實行多偶制的國家。他對這些國家的瞭解,也幫助他修通了基督宗教國家的陰影,也就是單偶制不是天經地義的神聖秩序,只是基督宗教社會的習俗。而且哪怕是基督宗教內部也發展過多偶制婚姻,更不用提與它相愛相殺的伊斯蘭教文化。

「夫妻關係六門課,錢性孩子身心靈」,靈魂伴侶觀要求六合一。

而在性愛生活這門課,榮格夫妻大概是不及格的,在本書〈來世與性〉這一節中,我們看出,他隱約地期望著一種「性愛雙修,性愛合一」的性愛婚戀觀。這當然是在單偶制關係中調整性本能最佳方案,在道教中稱之為「神仙伴侶」,但是這種昇華性本能的性愛雙修、性力瑜伽,在當時還沒有廣泛傳播到西方,榮格可能是第一個練習昆達里尼瑜伽來調整自己性本能的精神分析師。

我們有理由懷疑,是否這種對性本能的昇華會影響到他和托妮的關係。比如在〈關於托妮.沃爾夫〉這一節中出現過的「托妮消失夢」與「女人下半身石化夢」不由會讓人假設,榮格的內心,是否會暗自希望托妮消失,是否在托妮反對他研究煉金術、要求他繼續強化他的人格面具後,他們的性生活是不是也逐漸減少,托妮的下半身是否如同石頭一樣,失去了交歡功能?

在〈更多的夢,在托妮.沃爾芙與艾瑪.榮格陸續離世以後〉一節,出現了榮格太太艾瑪死後變成了義大利農村婦女的夢,這似乎也反應了榮格對理想伴侶的嚮往,他好像期望一個農村婦女,也許是具有典型賢妻良母特徵的女性。

這似乎提示著榮格對自己農民子弟的身份認同和婚戀價值觀的回歸,而托妮和艾瑪都是貴族小姐,這種階層錯位的婚姻,往往都會有重大的價值觀衝突。我們發現,他們三個人,最終都變成了分析師,共同建立了榮格分析。榮格分析和佛洛伊德分析一樣,都形成了家族企業一般的社團,加入這種精神分析社團需要付出高昂的代價,而且它是受到明確的價值觀驅動。所以我們看到本書中無處不在反思萬事萬物的價值。

2.3價值觀

除了整合生死觀和性愛婚姻觀外,這本書及《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的其他部分,可以說都是圍繞了「價值觀」開展的。

甚至可以說,生死觀和婚姻觀,也是價值觀的一種形式。因為我們所說的價值觀,就是一個人的自我認同了超我所形成的價值判斷。

比如生死觀中,就會確定,什麼樣的死亡,是非常有價值的,什麼樣的生命,是價值很低的。

性愛婚姻觀也一樣,它確定什麼樣的性愛婚姻是人生的理想,而什麼樣的性愛婚姻是沒有價值的。

根據本文附錄〈表1 自性化歷程與情結、原型發展表〉,在人的一生中,如果在你的記憶中,你有51%的時間是處於充滿愛的自體-客體關係配對中,也就是,回想起自己的小時候,你大部分處於「聖母-寵兒,規訓父母-自主幼兒,相愛父母-主動小兒」的關係記憶中,憶起少年時,你處於「民主老師-勤奮少兒,欣賞長輩-浪漫少年」的記憶中,青年時期,你自己是「有為青年」而你心中的社會,主要是「關愛社會」,中年時期,你感受到自己是具有繁衍力的中年人,你感恩家國,願意紮根這個家國,那麼圍繞你這一生的主流記憶,就是安全感、自主感、主動感、勤奮感、穩定感、親近感和繁衍感等等積極的、充滿愛的情感,你也就更加容易接受人生的苦難,感受到自己做為一個人的價值,從而接納自己做為老人的無價值感,悅納自己是一個幸福的老廢物。

每個階段的生命的價值觀,都是根據這些自體-客體關係配對來塑造的。榮格本人,認為人生最有價值的事情,也是榮格分析的目標——自性化,或者說個性化(individuation)。總結起來,這個自性化過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自成一體,自得其樂,自由自在和自成一體。

本書很多篇幅,都是在試圖整合他自性化過程中的各種價值觀。

比如〈個體化過程與聖誕樹〉和〈早期的閱讀經驗〉、〈小孩子和普累若麻〉這幾個小節,都是在展現他對於自性化的嚮往和追求。但是顯然,這種歷程是受到很多阻礙,我們從書中這些小節可以看出來:〈真正相遇的人〉,〈洞察力,神祕與社群〉、〈回憶錄工作計劃中相關的思考:一號人格及二號人格〉、〈回憶錄工作計劃中相關的思考:關於出版商的要求〉、〈回憶錄工作計劃中相關的思考:對這本書所獲得之理解與認可的想像〉。

他如何艱難地在整合名利情結,也就是人格面具和真實自我的張力,如何一方面能夠最大限度地保持真實,面對批評不再偽裝;另外一方面也不要傷害家人朋友的情感,以及造成出版者的虧損。

一個人的價值觀,在青年成人期後,就兵分兩路,一路形成了性愛婚姻觀,另外一路形成了金錢觀、名利觀、事業觀。

所以有一種說法,說佛洛伊德認為,人類的愛的本能,在解放出來後,應該投注為「愛與工作」。這反映了人們心中,覺得生命的能量,至少有一半應該投資到事業和工作中。

本書有不少章節,也表達了榮格的事業觀和名利觀,比如整個第五章〈Ⅴ精神醫療實務與分析工作〉,還有〈婚前工作暫停的休息時間:巴黎與牛津〉、〈在耶魯與哈佛的經歷〉這兩個小節。

我們看到榮格期望的理想事業是心理治療師,但是他更注重心理治療的屬性,是一種人本主義的工作,而並非不僅僅是一個科學工作者。

他的工作成就和婚姻生活,讓他從農家子弟上升到了上流社會,在〈貴族最後的絕望嘗試:蓋沙令伯爵〉這一節,他記錄了自己在面對上流社會,尤其是面對頂層富豪的瘋狂之時,那種進退兩難又覺得滑稽荒謬的心態。

我懷疑這種階層躍升,對榮格的自我療癒產生了重大的阻礙作用。因為農家子弟鳳凰男,哪怕進入城市後,都容易自卑,出現替代者症候群。而榮格的冒名頂替感長年揮之不去,當然也離不開他從小到大一直伴隨自己的母愛創傷,在〈我母親的第二種聲音〉這一節我們看到,哪怕榮格已經成年了、名滿天下了,仍然逃不過來自母親的差評和質疑,就像伯格曼電影《秋日奏鳴曲》中的那個自戀人格媽媽,會把複雜性創傷和人格障礙代代相傳。(Schwartz, 2023)

階層躍升後,高處不勝寒,面臨各種外在差評者,他們又不斷啟動複雜創傷留下的內在批判者,榮格最終選擇了隱居塔樓,自我療癒,在〈心理學與體驗〉,〈隱居,獨處和永恆〉這兩節中充分討論了孤獨和各性發展的關係。

 3結語

照理說,榮格這種孤身一人走天涯,笑看浮雲逐夢華的風格,榮格的後人們應該「清淨孤絕藏深山,松間月影灑寒灘」才對。但是近年來,榮格學派卻好像開始大紅大紫,先是榮格派入門書籍被韓國偶像團體防彈少年團推薦給全球樂迷,然後是滑雪選手谷愛淩坦承自己是INTJ,引發了從榮格人格類型學所衍生出的MBTI的熱潮,成為了青年們社交暗語,再然後是某Tik Tok網紅寫作的陰影工作日誌,熱銷數百萬,有逐漸升溫的趨勢。這就像伯格曼的影片,莫名奇妙地大賣於中國大陸春節檔,榮格分析師們似乎也只好轉場於取悅大眾文化,遠離「雲遊四野無塵慮,心隨流水共悠閒」的自得其樂之境。

究其根本原因,我想首先是因為榮格是受傷療癒者,他本人患有複雜創傷、分裂型人格障礙等眾多精神疾病,故而更懂受苦的人;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更是因為他經歷了多次戰亂,和這本書的每一位讀者一樣,都是大疫情後的倖存者。所以他開始思索命運和苦難這種深沉話題,就像本書開篇第一節〈接受生命走向我的一切〉所探索的「命運」和「苦難」這兩個話題,這是深層心理學之所以成為深層心理學的原因。當人們能夠瞭解命運作為客體,尤其是接納自己的厄運、逆運之時,他達到了表1所描述發展的最後一個階段,也就是自我和自性,小我和大我整合的階段。

一個人心性的成熟,是指在客體層面,他的客體世界從人類客體逐漸進展到抽象客體,比如家國、宇宙、命運這一類客體,在自體層面,他可以體驗到自體的緣起性空的特性,也就是他能夠體會到表1的所有內容,都是來自兩大本能三個我的辯證糾纏。兩大本能就是生本能和死本能,三個我就是自我、超我、本我,(李孟潮,2023b)。對老年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超我中的死亡觀的成熟。榮格本人,已經向我們展示了他如何把多種文化體系中生死觀、性愛婚姻觀等整合為一體的心路歷程,被他整合的體系包括基督宗教、密特拉教、諾斯替教、伊斯蘭教、中國的儒釋道、印度教和佛教密宗、印第安原始宗教和非洲原始宗教等。我們今天也面臨著同樣的整合任務,總體而言,我們要面臨七大文化信仰系統,分別是儒教、道教、佛教、法家、中國共產主義、耶穌基督宗教和其他西方現代文明思潮。其中儒佛道法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儒法兩家互為表裡,儒教德治、法家法治;德法共治,從秦朝和漢朝開始,奠基了中國古代大一統的文化超我格局。

哪怕時至今日,我們很多個案,尤其是中原地帶、閩越地區,農耕村落文化發達的地方,人們還是活在儒表法裡的社會文化結構下。

但是這種結構說到底,是為了維護「天地君親師」的威權體系的,猶如歐洲中世紀的神權專制一樣,個性自由無法得到伸張,所以它必須經由佛、道兩家得到補充,何況佛、道兩家在唐朝、元朝和清朝曾經成為國教,影響力不輸於儒法。佛道提供了細緻的個人主義和個性自由的解脫之路,《紅樓夢》中的富豪子弟賈寶玉,就是借用佛道得以解脫的。香港三級片《唐朝豪放女》還描述了才女魚玄機如何在道教的框架下,享受到了法國哲學家沙特和波娃的性自由。

所以類似蘇東坡這樣的人,他哪怕沒有認真學習過法家權力鬥爭的技術和藝術,僅僅憑著儒釋道三家,也構建了成熟的自我防禦機制系統,完成了榮格所說的自性化歷程。

然而,近代的中華文化圈,必須引入共耶西三家,才能轉型為工業文明下的世俗主義國家。中華民國的建國元老們就有不少基督教徒,中國大部分的現代醫院和學校都有基督教的影子。共產主義也深刻影響了中國,蔣經國和鄧小平原來也是共同在蘇聯留學的同學。共產主義雖然本來有很大一部分也來自基督教和東正教,但是在中國,經歷了毛澤東、鄧小平等人的一系列改造,逐漸形成了一種民族主義特色很強的信仰體系。應該說中國的共產主義試圖接過傳統社會的儒表法裡的政權組織結構,這方面是比較成功的,而中國的基督教試圖重構儒家文化村社,卻遭遇了很大困難。

至於西方現代文明的世俗主義思潮,包括個人主義、自由主義、人本主義、科學主義、新靈性主義等等,從新文化運動一直到今天,也都深刻影響著中國人、尤其是中國城市人口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整個心理治療業,也是建立在這樣的人本主義、科學主義、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的信仰基礎上。它們也反過來影響了傳統文化,比如正念革命,它本來起源於卡巴金、康菲爾德等人對佛教、尤其是南傳佛教和禪宗的修習,但是他們去除了傳統佛教的權威主義、集體主義的色彩,引入了科學研究,加大了自由主義的內容,尤其是探索了性愛婚姻家庭中的正念修習,從而成為了一種半佛半西的新型信仰體系。

我們每個人也面臨著這樣的身心靈煉金任務——儒佛道法共耶西,七家共煉成一體。於此過程中,我們轉身走入歷史的蒼茫。火車遠去鐵軌延伸著漫長的傷悲,斷牆斑駁泥土沉默,先祖之碑於曠野中驚動,在所有時間之外的織錦上翩然起舞,編織出一段段隱喻與啟示。集體口誦的超我信條,被智慧之火的舌尖來回舔舐,畫出人生難以規避的旅程。情結的炮彈呼嘯而過,在自性的天空綴滿黑洞。人們喝完剛柔得道通權達變那明晃晃的陽光,又有精力再次吸收工業革命LED燈留下的文化陰影,從而領悟恒於時而非恒於心,恒於道而非恒於事的至理,時間留給人類的,除了愛便是生死。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心靈工坊文化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