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跟你說過那沒有甚麼,只是…而已」、「為什麼要…,我不覺得要…」、「難得…,偶爾…有關係嗎?」等等諸如此類在伴侶關係中出現的對談,出現雙方觀點不同的時候,就會落於究竟要妥協改變或堅持己見的僵局。
大道理大家都曉得,如:要尊重對方原本的樣子、要清楚兩個人是不同的個體你不等同於他、愛他就要讓他做自己、愛他就要包容他的所有… …。但其實在愛情關係中,唯一要把握的原則就是不累積不滿。不論你為對方做了甚麼事,不論是你改變或不變,當關係中有了委屈、不公平、被迫的感覺時,衝突是遲早的事。
當兩個人在一起,會開始與一個人生活的時候有所不同,思考事情的出發點也需要開始調整。如果說兩個人在一起,但雙方都不曾改變過,那可能兩個人也只是兩條不怎靠近的平行線,或者你會發現其實是其中一方獨自承擔了這個改變的責任罷了。為什麼說一定會改變呢?因為本來就沒有兩個人是價值觀完完全全相同的,只有經過不斷磨合與調整雙方才能一起走下去,就像老伴侶的價值觀到後來會變得越來越相近,而能夠到達這種理想也是因為這兩個人的心中都一直擁有「我們」這個共識。
從阿德勒心理學的角度,會假設我們人都是根據虛構的目標在前進的,而這個虛構的目標事實上我們無法證實他是否真實存在,而是一個以相信為基礎的鷹架,相信那是「好的、善的」。所以「我們」本身就是一個相信這段關係會長遠走下去的一個虛構目標;當信念中有了「我們」,自然出發點就不會是從自己而已,而是會站在維持彼此關係的角度來看事情,做決定的方式也會改變。
如果要經驗一場美好愛情,改變是必然的,那你願意嗎?
或許這會開始讓你有點猶豫、懷疑,因為我們需要從已知的安定走向未知的不安,會開始擔心改變後的自己真的好嗎?但愛情本身就是一場賭注、無法全然掌控在自己手中的事情,你願不願意試試看放棄只從自己的立場來過生活,如果你有勇氣說「我願意」,那麼你就有機會遇見愛情的美麗(但只能說有機會,因為賭注本來就不是一個絕對的概念);這也是為什麼一個人需要有勇氣才能踏上愛情的旅程。
當兩個人對一件事情的在乎程度不同,其實重點不是爭吵所謂的對錯,找到別對伴侶的規則也不見得就適用於你們,而是需要想一個你們彼此都可以同意的標準,這是需要溝通的、是別人無法插手的,因為那是「你們的關係」。
如果你在意的是對方「不行」做某件事,那麼就要問問自己「這個不行有比對方更重要嗎?」重要到如果做了就要離開他?如果答案是有,那就離開吧!這也是一條可以選擇的路;但如果答案是沒有,而對方也因為能做這件事在生活是自在的,那你願意支持他繼續用這個方式生活嗎?
或許想到這裡大家會開始想,「如果同意對方原本的生活,那自己的不舒服又怎麼辦?」坦白說這就是兩個人互動最需要溝通的地方,因為通常我們都想要一個前提保證,那就是「我要確定對方也會同樣這樣愛我,我才願意…」,那麼是否可以與對方討論:當自己感受到不舒服時,「需要甚麼」能夠讓你感覺被重視?若雙方都能為對方想,自然彼此都會稍微放棄掉一點自己原本的樣貌,因為希望能繼續維持關係。
愛情需要彼此相互信任,且常常是需要在無法在保證對方會付出多少的前提下,還願意給出100%的信任。愛情中若沒有「比較」的想法,就不會有不甘心、不公平、委屈的感覺。人都是依循著理想在努力過生活的,因為有理想所以有藍圖;因為有藍圖所以有動力。如果人失去了勇氣與希望,光憑這世界給予的訊息,確實很容易被解讀為負向的。所以,你願意在沒有保證的前提下100%的信任對方嗎?